众赞歌前奏曲

众赞歌前奏曲,是指在教徒们集体合唱众赞歌(四聲部聖詠)之前,由管风琴师演奏的前奏曲,在其中管风琴师需要演奏众赞歌的旋律,以帮助那些教徒们回想起来,保证大家能够都跟着唱后面的众赞歌。众赞歌前奏曲最初只是简单的演奏众赞歌旋律,后来管风琴师往往在其中加入很多的对位声部,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体裁。

众赞歌前奏曲常见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区别在于对于原众赞歌旋律的引用。一种众赞歌前奏曲完全引用众赞歌旋律,并且多次重复,在此基础上,以其他的旋律编织成复杂精致的对位结构;另一种只是引用众赞歌开头的几个小节,起到提示会众的作用,而真正的旋律则由这几个小节发展而来。另外巴赫早期的众赞歌前奏曲有一些写成较为少见的“众赞歌帕蒂塔”的形式,这里的帕蒂塔指的是一组变奏曲,每一次的变奏都是使用主题的一种变形,来解释众赞歌的一个诗节,或者再现诗节描写的意象,所有的变奏加在一起,恰好是诗节的数目,例如他为《耶稣躺在枯骨堆中》写的BWV.718。

歷史

聖詠前奏曲主要在德國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回16世紀,管風琴本為教堂聖歌之詠唱而服務,但新教教會的儀式使得人聲與風琴的關係慢慢分離,造成17世紀初時,風琴使用著跟人聲一模一樣的樂譜,卻要分開輪流演奏的窘況。而有些管風琴家如夏伊特(Samuel Scheidt 1587~1657),為了追求風琴獨立的發展,開始脫離聲樂風格的單純模仿,進而探討更自由的形式和技法。聖詠前奏曲便是此後風琴聖詠曲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在巴赫以前,則有北德的布克斯特胡德與中德的帕海貝爾為代表,以截然不同的風格寫作;雷因肯伯姆等人也做出諸多贡献,但是巴赫的成就超越了他所有的前辈,把众赞歌前奏曲推上了空前绝后的高峰,在他之后,勃拉姆斯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11首众赞歌前奏曲,在英国也有一些作曲家曾创作众赞歌前奏曲。

参考文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