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股潟湖
七股
七股潟湖 Qigu Lagoon | |
---|---|
位置 | 中华民国(台湾) 台南市七股区 |
坐标 | 23°07′25″N 120°04′42″E / 23.123745°N 120.078335°E |
类型 | 潟湖 |
最大长度 | 6.6公里 |
表面积 | 约1600公顷 |
位置 | |
特色
- 南北长约6.6公里,为台江内海最大的遗迹。
- 拥有两个出海口,水循环佳。
- 潟湖内密布定置渔网、蚵架,其使用权一如海田般可交易。
- 潟湖和海水一样,都有涨朝和退潮,但因为潟湖较平静,比较有盐田、蚵架等等。
- 七股潟湖为台湾最出名的潟湖,也是观光景点。
历史
- 原本郑成功以鹿耳门攻向荷兰热兰遮城,
- 原本的台南都还是一片汪洋,称为台江内海。
- 后来堆积作用形成台南以及沙洲,
唯一留下就是七股潟湖。
地理环境
功能
生态资源
鱼种
在七股潟湖里有很多高经济价值的鱼种,包括有乌鱼、虱目鱼、黑鲷、灰鳍鲷鱼、黄鳍鲷、点蓝子鱼(星臭肚子鱼)、褐蓝子鱼、玛拉巴石斑、竹针鱼(竹梭)、黑星银(边身鼓)、火斑笛(赤笔仔)、单斑笛鲷(黑点仔)等,这些都是在七股潟湖里面属于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鱼种。
渔业活动
- 牡蛎养殖:在1959年时,一般还是以插竹式为主,养殖面积已经到达六千两百公顷,年产量到达四千四百公吨。到了1960年以后,养殖技术发展成平挂式,然后慢慢的再改竹架垂下式跟竹棚垂下式养殖。在1970年,养殖面积已经到九千七百公顷,年产量已经到达一万三千公吨。1971年以后,台湾水产试验所,曾在澎湖试验深水延绳法跟深水竹筏法在水深6公尺以上的海区,将蚵串挂在浮筒之间或浮竹管及塑胶管架上养殖。在七股潟湖中的蚵架又是另一种风情,随著水深的不同发展出浮棚、吊棚、倒棚三种养蚵的方式。
- 定置网:定置网是早期渔民捕鱼方式之一,目前在台南县境内的排水沟渠、溪流、七股潟湖内及沿岸海域,都可以看到。但因沿岸资源减少,鱼货量减少,除近海使用的新型与大型定置网之外,沿岸定置网已大幅衰退。七股潟湖定置网捕获的鱼种较多,但经济性的鱼类出现比例则较低,由潟湖出海口处捕获具有成熟腺之母鱼,如乌鱼、灰鳍鲷、黑鲷及环球海鲷等,显示七股潟湖为重要经济型鱼类产卵场所之一;冬季之捕获则以鳗鱼为主。[1]
生态旅游资源
- 七股潟湖因位于环境敏感区域,适合发展有别于一般观光活动的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