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移動請求/2010年4到6月

由Gakmo在話題2010年6月28日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4 年前

2010年4月1日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16日 (五) 15:24 (UTC)

2010年4月4日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16日 (五) 15:24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16日 (五) 15:24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16日 (五) 15:24 (UTC)
(+)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始至終沒有控制過臺灣臺灣省所指的自然是中華民國的臺灣省中華民國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從未放棄中國大陸地區(包含蒙古)之主權,且確實曾經領有大部分省份。若真要如此,難道廣東省浙江省等也應該改為消歧義頁嗎?Ernestnywang (留言) 2010年4月4日 (日) 18:55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5日 (一) 10:49 (UTC)
  • 北欧理事会(簡體)→北歐理事會(正體):根據修訂歷史,正體字條目於2005年建立,但後來被人以剪貼方式移到簡體,故請求移回條目創建者使用的字體。--Nthgd 2010年4月4日 (日) 16:50 (UTC)

2010年4月5日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16日 (五) 15:24 (UTC)
(!)意見:那個「里」字出現轉換錯誤而變成「裡」了。Rantooya (留言) 2010年4月5日 (一) 17:29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16日 (五) 15:24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16日 (五) 15:24 (UTC)

2010年4月7日

 完成Iokseng留言2010年4月8日 (四) 05:32 (UTC)

* 蘿洛娜工坊~阿蘭德的鍊金術士~蘿洛娜的工作室~阿蘭德的鍊金術士~:合併編輯歷史。—Chief.Wei 2010年4月7日 (三) 03:06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16日 (五) 15:24 (UTC)

2010年4月8日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16日 (五) 15:24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16日 (五) 15:24 (UTC)

星光下的人留言2010年4月8日 (四) 02:36 (UTC)

(!)意見;「項目生命周期」,此中文名詞從何而來?若其意指ISO 12207,此條目名稱與內容確實不符。--Rantooya (留言) 2010年4月9日 (五) 22:34 (UTC)
若是去看該篇歷史中最早的連結的話,跨語言的部分有引用(根據google語言偵測為)立陶宛文的lt:Programų kūrimo gyvavimo ciklo modelis(google翻:應用開發生命週期模型),隨後增加了其他的跨語言連結, 依序 en 的 en:Programų kūrimo gyvavimo ciklo modelis->en:Project Lifecycle, jp jp:ライフサイクル (心理學方面) -> jp:プロジェクトライフサイクル (此頁面不存在),在後續修訂者的修改中 en:Project Lifecycle->en:Project lifecycle (從小條目換成SDLC的轉定向)。接下來就被一群bot (bot結尾的使用者) 依據 lt 的跨語言連結把 en 與 jp 還有其他語言的都換成軟體開發過程相關的跨語言連結了。所以現在有幾種可能,
1.原先他是根據 lt 翻的, 但是他漏翻 modelis, 本意上他還是軟體開發過程, 所以要做移轉.
2.雖然他是根據 lt 翻的, 或者 lt 只是路過看到就掛上去了, 但是他想寫的是 software lifecycle, 隨後連結被 bot 洗掉, 那就不該做移轉, 而是要去修改跨語言連結.
但是具體是哪一種, 就希望有原先條目編修的人員或其他專家提供意見. ─Anghualee (留言) 2010年4月10日 (六) 10:15 (UTC)
根據其目前內容判斷,的確指「軟件開發過程」。就移動吧。--Rantooya (留言) 2010年4月10日 (六) 11:25 (UTC)
 完成─已移動。--Rantooya (留言) 2010年4月10日 (六) 11:29 (UTC)

2010年4月9日

(!)意見;該重定向似乎不妥。修訂做消岐義亦可。--Rantooya (留言) 2010年4月9日 (五) 22:27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16日 (五) 15:24 (UTC)

2010年4月10日

(-)反對:應用最常用的名字而不是全名,有且只有這一個Andersen被翻譯為安徒生,完全不需要「全名」。這個話題3月份討論過了。 這裡。-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0年4月10日 (六) 01:38 (UTC)
(!)意見:如果安徒生的爹娘有名的話,而且又有名字的話,才疑寫名字,不過好像找不到他爹娘的名字。還有當時是誰翻做安徒生的啊!這中間的音一點也不像,如果當時翻做安德生的話,我想現在看到此字的人,都會翻做安德生了。第一次見到這翻譯,還以為此名字寫作Anturson,結果不是,真是討厭。--111.185.66.164 (留言) 2010年4月10日 (六) 02:00 (UTC)
明白了。撤銷移動請求。--Bcnof (留言) 2010年4月12日 (一) 09:07 (UTC)
(-)反對,命名常規明確規定了可以使用已經熟知的簡稱,兩者常用性有天壤之別。你聽說過有誰問別人「國際英語測試系統」考了幾分的嗎?—Msuker (留言) 2010年4月14日 (三) 12:47 (UTC)
未有共識。--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日 (日) 15:24 (UTC)

2010年4月11日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28日 (三) 10:23 (UTC)

2010年4月14日

目標條目?--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28日 (三) 10:28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28日 (三) 10:28 (UTC)
(!)意見--人大常委其中一個職能是"解釋《憲法》...",使用"人大釋法"會否產生歧義?--Gakmo (留言) 2010年4月25日 (日) 17:42 (UTC)
未有共識.--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2日 (三) 10:03 (UTC)

2010年4月15日

  • 討論黑之契約者DARKER THAN BLACK:「黑之契約者」只是DARKER THAN BLACK第1季的副標題,雖然有先入為主的因素,但並不能作為整個系列的統稱。官方以「DARKER THAN BLACK」為統稱,而「DARKER THAN BLACK」的中文譯名也不是「黑之契約者」。日文wiki採用了第1、2季條目分開的做法。個人認為中文wiki沒必要如此,但相對的條目名稱就要保證廣泛適用性,以免有不規範之嫌和造成誤導。-KyoUK (留言) 2010年4月14日 (三) 16:30 (UTC)
( ✓ )同意:--Rantooya (留言) 2010年4月15日 (四) 14:43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4月24日 (六) 18:40 (UTC)
已暫移到胡人.--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3日 (四) 05:27 (UTC)

2010年4月16日

2010年4月17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日 (日) 16:44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日 (日) 17:03 (UTC)

2010年4月18日

已由Istcol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日 (日) 16:08 (UTC)

2010年4月21日

參考如玉樹地震、海地地震等條目,建議做此移動。--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4月21日 (三) 10:24 (UTC)
條目廣受關注,建議先到互助客棧/求助提出並討論,謝謝。--Gakmo (留言) 2010年5月3日 (一) 15:56 (UTC)
未有共識.--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2日 (三) 10:03 (UTC)
沒有共識的情況下隨意移動,非常憤怒,請求移回。—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0年4月21日 (三) 08:19 (UTC)
請到Talk:中國君主世系表討論,謝謝。--Gakmo (留言) 2010年4月30日 (五) 17:27 (UTC)
根據討論將採用"世系圖"。--Gakmo (留言) 2010年5月5日 (三) 16:19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4月30日 (五) 16:47 (UTC)

2010年4月22日

 完成:由Ws227完成。—Iokseng留言2010年4月23日 (五) 08:23 (UTC)
已被重定向到實用日語檢定考試。--Gakmo (留言) 2010年4月29日 (四) 13:28 (UTC)

2010年4月23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4月30日 (五) 16:38 (UTC)

2010年4月25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3日 (一) 17:12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3日 (一) 17:12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3日 (一) 17:12 (UTC)
未有共識,見User_talk:Gisbrother.--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2日 (三) 10:03 (UTC)

2010年4月29日

似乎"新馬華語"不等於"馬來西亞華語"(若有錯請更正),故將前者重定向到後者不太適合.已回退IP用戶的移動,請大家完善"新馬華語"和"馬來西亞華語"條目,謝謝.--Gakmo (留言) 2010年5月3日 (一) 17:34 (UTC)

2010年5月1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8日 (六) 17:30 (UTC)
已由Nthgd移動--Gakmo (留言) 2010年5月8日 (六) 17:04 (UTC)

2010年5月2日

  • 貓空空中纜車貓空纜車:在臺灣當地從來沒有使用過「貓空空中纜車」作為稱呼,政府官方文宣、官方網站、新聞媒體、大眾稱呼...等都是使用「貓空纜車」。—Jack Tao留言) 2010年5月2日 (日) 3:56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1日 (二) 11:08 (UTC)

2010年5月3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2日 (三) 16:18 (UTC)

2010年5月4日

  • 討論閩南民系河洛人相關條目內載明盧德嘉考究清代文獻,指出Hō-lóh在清朝時多表記為「福佬」,而User:Iokseng(爭議方)由自收錄之2篇文章之1已知『福佬』是蔑稱(另1指出與光州(豫東南)、河洛(豫西北、豫北至豫東北)和楚地(豫西南)交流淵源),『學老』、『鶴佬』、『賀佬』皆為借音,且已另有福佬之條目供說明;(二)福佬之客家讀音為Fuk-ló,說明這不是其他的族群予此一族群之別稱,亦非類於Hō-lóh/Hō-ló;(三)閩南尚有其他族群,若稱閩南民系,實際上則包括了客家人及其他居於閩南者;(四)除了閩南、台灣,粵東、粵西、贛東北、浙南、海南等地合計有龐大人口使用此語;此語言、文化、基因,據眾多學者考究,不是原生於閩南,而是來自楚地、光州、河洛,於兩漢至唐中葉間,融合通用千年之古漢語言;(五)復查時下多本兩岸各自出版之相關書籍,俱說明個人支持之論證乃有憑有據。(六)因此為免將錯就錯與牽就,就語言(河洛漢音)、基因、文化(中原文化)Hō-Lóh-Lang/Hō-Ló-Lang之以音對字,使閩南民系回退至河洛人更來得適宜。--Earl of China (留言) 2010年5月3日 (一) 19:47 (UTC)
  • (!)意見,提醒大家此處只作提出申請之用,相關討論請回歸該條目的討論頁。原有討論內容我轉貼過去了。—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10年5月5日 (三) 12:23 (UTC)
  • (+)支持。經搜尋,始知各地對此之各別研究及座談已有一段時日,然而未受多數維基百科編輯人的重視。故驚為新說者,有若干疑惑,實不足為怪。對於部份持中立或立場持平者,對此或有未明而不知從何問起,在下亦應當有所了解。因此而究其竟後,於以音對字、清代記載,並對照各方學術文章諸共同點後,目前就語言、基因、文化等方面之論證已趨明瞭;僅實體出版品部份未如學術論文般電子化。惟往後此類事證也將趨於一致,河洛人一詞的使用亦將趨於普遍。為持續解決疑惑,在下日前復於坊間搜尋,同樣有多位學者撰文指出河洛人的淵源,謹提供如下:河洛文化在台灣;開發河洛 回顧台灣;河洛人文 風化閩台;論閩台文化的共同本質與地域特色;廣東漢系、客家漢系、中州古韻散談-《河洛文化與漢民族散論》河南人民出版社。如果討論人已進行學術搜尋,請儘早提供事證以利各方徵詢,以便各方加緊討論。或者以上諸要點,已解決了諸君裹足不前的疑惑,對此有趨於一致的體認後,請容在下再次促請各位前往移動請求頁面表示贊成。台灣話、閩南語等留於現狀。部份對條目名影響不大之消歧義等,可於條目名完成回退後,進一步圓滿解決。--Earl of China (留言) 2010年5月13日 (四) 10:05 (UTC)
  • (-)反對,「河洛起源論」仍是爭議學說,中立的維基百科不應向其傾斜。Luuva (留言) 2010年5月13日 (四) 10:45 (UTC)

2010年5月5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2日 (三) 10:30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2日 (三) 10:30 (UTC)
建議將前者重定向(redirect)到後者,因兩條目為獨立編輯,合併歷史意義不大.--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2日 (三) 10:09 (UTC)
已重定向。--Earl of China (留言) 2010年5月12日 (三) 18:32 (UTC)

2010年5月8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3日 (四) 10:39 (UTC)
 完成:已由Gakmo完成。—Iokseng留言2010年5月10日 (一) 12:57 (UTC)
已由User:Stevenliuyi移動。—RalfX2010年5月9日 (日) 12:50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16:26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7日 (一) 11:05 (UTC)

2010年5月10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04:19 (UTC)

2010年5月11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8日 (二) 10:40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8日 (二) 15:02 (UTC)
由Mongol移到五八事件--Gakmo (留言) 2010年5月18日 (二) 10:40 (UTC)

2010年5月12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16:39 (UTC)

2010年5月14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15:06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18:33 (UTC)

2010年5月15日

(!)意見--根據優先原則,應移動到"生化危機之變種生還者"(香港名稱).--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15:05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6月5日 (六) 11:51 (UTC)

2010年5月16日

  • 禁酒令禁酒 :合併編輯歷史。--Nthgd 2010年5月16日 (日) 01:55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5月17日 (一) 10:09 (UTC)

2010年5月19日

 完成Jack Tao (留言) 2010年5月19日 (四) 16:00 (UTC)
 完成RalfX2010年5月21日 (五) 22:20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18:32 (UTC)

2010年5月21日

已由Shizhao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15:01 (UTC)

2010年5月22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6:29 (UTC)

2010年5月23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6:29 (UTC)

(+)支持Chunchun2345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11:54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6月7日 (一) 11:11 (UTC)

2010年5月24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6:29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6:29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6:29 (UTC)

2010年5月26日

 完成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0年5月31日 (一) 08:49 (UTC)

2010年5月27日

已由Gakmo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6月5日 (六) 11:52 (UTC)
您不是一向很重視繁簡字體的移動,怎麼這回會反對?—Iokseng留言2010年5月27日 (四) 14:17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6月5日 (六) 11:52 (UTC)

2010年5月28日

已由Iokseng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6月5日 (六) 11:53 (UTC)

2010年5月30日

2010年6月3日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6月5日 (六) 11:55 (UTC)
希望專家用機械人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6月6日 (日) 17:11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6月19日 (六) 10:53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6月6日 (日) 17:09 (UTC)

2010年6月7日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6月30日 (三) 15:18 (UTC)

2010年6月8日

  • 討論基督新教新教
    • 「基督新教」是文理不通的生造之詞,地方色彩較濃重。
      • 漢語全稱應該是「基督教新教」(The newer churches/教會/教派 of Christian religion/宗教)
      • 也不是外文詞源的意譯。
    • 「新教」是社會上最常用的對該教派的規範稱謂。
    • 中文維基百科裡一般內部連結到「新教」。—Miffy bunny (留言) 2010年6月8日 (二) 14:34 (UTC)

完成—Miffy bunny (留言) 2010年6月22日 (二) 23:37 (UTC)

2010年6月10日

如題,原因如下:

  1. 新馬華語是新加坡華語和馬來西亞華語的合稱,本條內容實為馬來西亞華語。
  2. 條目內容原來自馬來西亞華語,IP用戶在未經討論的情況下合併到新馬華語。
  3. 已有新加坡華語一條。

O-ring (留言) 2010年5月1日 (六) 22:06 (UTC)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7月6日 (二) 06:34 (UTC)

ws亂搞,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剛換瀏覽器忘了登錄。--刻意 2010年6月10日 (四) 10:47 (UTC)

  • (!)意見,輩字並非生造,我手上的《孔子世家譜續修告成紀念郵冊》便是使用「輩字」一說。不過這個條目的名稱宜使用最常用的說法。—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0年6月19日 (六) 15:11 (UTC)
    • GOOGLE了一系列常用近義詞,結果如下
      • 「輩字」,結果254,000
      • 「字輩」,結果607,000
      • 「字派」,結果70,300
      • 「行輩」,結果847,000
      • 「班派」,結果251,000
      • 「班輩」,結果166,000
      • 「派名」,結果91,900

所以建議移動至行輩。—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02:05 (UTC)

(※)注意-未有共識,請討論。--Gakmo (留言) 2010年7月27日 (二) 10:50 (UTC)

2010年6月11日

完成--Istcol (留言) 2010年7月6日 (二) 06:36 (UTC)

2010年6月13日

2010年6月15日

2010年6月18日

2010年6月20日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3:56 (UTC)
宜先在討論:星球大戰計劃討論。--Gakmo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5:23 (UTC)
  1.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約有 549,000 項結果
  2. "牛頓第一定律"約有 57,400 項結果

很明顯,兩者相差近十倍。根據Wikipedia:命名常規#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Wikipedia:命名常規#使用全稱,條目應該進行移動。—Rx5674 (留言) 2010年7月27日 (二) 10:43 (UTC)

2010年6月22日

  1. 由高麗移動到王氏高麗之時,只在小眾範圍達成共識,人數和後來的討論相比過少。
  2. 在原討論上已闡述各種理由
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6月22日 (二) 12:02 (UTC)

(※)注意-未有共識--Gakmo (留言) 2010年7月28日 (三) 11:09 (UTC)

(※)注意-未有共識--Gakmo (留言) 2010年7月28日 (三) 11:09 (UTC)

2010年6月24日

依照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人名)我們的命名常規建議使用該條目主題最常用的名字或慣稱,請移動。——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1:40 (UTC)

      • (-)反對。唐僧主要在《西遊記》中使用,其他情況下還是玄奘比較常用。下面兩個條目也是類似的情況。--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6:43 (UTC)
      • (-)反對星光兄很熱心啊!這是好事,值得認真討論。記得以前也看到過類似的提議。這個人名問題應該依照維基百科:命名常規辦理,主要須看以下幾個方面:1,命名常規里名從主人原則優於常用名稱原則,只要不是在全部中文地區里皆不常用,就當服從名從主人。按您提到的這幾位歷史人物,目前條目用的都是本名,均符合名從主人原則,也都屬常見名。比如唐僧和玄奘,兩個都是常見名,不然您也搜不出十幾萬有「玄奘」的頁面。2,即使「玄奘」等歷史人物本名不如「唐僧」等常見,那麼按照時間優先原則,也應該尊重先前的命名,後面的唐僧、姜太公只要做好重定向就好了,並不影響任何編輯和瀏覽。3,Google只是一個互聯網搜索引擎,其搜索結果只能代表其搜索能力下的網上文件。而維基要求的所謂常用並不僅限於互聯網文件,更不限於一家公司提供的搜索服務;常用指的是一個中文使用地區的名稱使用情況,顧名思義,這不僅包括互聯網文件,也包括紙本文件等,更包括非文字語言。綜合以上三條,我覺得您此議似還需慎重,值得再推敲。謝謝!Sgsg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20:07 (UTC)
你所說的一切都只是你個人意見,而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人名)則是共識。另外姜尚,姜子牙都不是本名,謝謝,我主要針對的就是這個條目。——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0年7月1日 (四) 00:21 (UTC)
這是原創研究,什麼時候有這種「可指」了?—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0年7月26日 (一) 04:54 (UTC)

(※)注意-未有共識--Gakmo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16:57 (UTC)

(※)注意-未有共識--Gakmo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16:57 (UTC)

(※)注意-未有共識--Gakmo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16:57 (UTC)

2010年6月28日

(※)注意-未有共識--Gakmo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10:26 (UTC)

(※)注意-未有共識--Gakmo (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10:26 (UTC)

2010年6月29日

2010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