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努語
艾努語(拉丁化:Äynu, Aini, Aynu, Ainu, Eyni, 俄語:Эйну́, Айну),或稱阿布達里語(維吾爾語:ئابدال, Abdal, 俄語:Абдал)是一種使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語言,是中國未識別民族艾努人的母語。「艾努」 (Äynú (ئەينۇ, [ɛjˈnu])) 來源於艾努人的自稱,其他民族稱他們為「阿布達里」[1]。
艾努語 | |
---|---|
Äynú/ئەينۇ | |
母語國家和地區 | 中國 |
區域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母語使用人數 | 6,570 |
語系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2 | tut |
ISO 639-3 | aib |
ELP | Ainu (China) |
艾努語用於艾努人內部交流,也具有家庭秘密語言的性質,因而其始終未徹底被維吾爾語同化。在文法上它與維吾爾語差別很小,但有着大量的伊朗語族來源的詞彙[2],因此艾努語的歸類也存在爭議,有的人將其視為突厥語系語言,也有人將其視為一種混合語或者伊朗語族語言[1]。
族群、歷史及現狀
艾努語是艾努人或稱阿布達里人的母語。艾努人主要生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一帶。他們聚群而居,具有很強的族群意識,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蘇菲主義[3],從事手工業、割禮、占卜以及乞討等活動,不與外族人通婚。由於信仰以及所操職業的不同,歷史上艾努人長期受到維吾爾人等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的族群的長期歧視,維吾爾將他們稱為「阿布達里人」,意為「乞丐」。在這種情況下,艾努人實行完全雙語制,即同時掌握和使用艾努語與維吾爾語兩種語言,他們對外(維吾爾人以及其他族群)使用維吾爾語,對內使用艾努語,艾努語作為族群交流語言和家庭秘密語言。艾努人能聽懂維吾爾語,但外人通常聽不懂艾努語[4][5]。
艾努人並非新疆原著居民。艾努人的具體起源有不同的說法,根據民間傳說、宗教信仰及比較語言學、歷史語言學研究,可以判斷今天的艾努人來自於伊朗,說伊朗語族的一種語言[6],並非于闐等說伊朗語族的土著居民的後裔[7]。艾努人最晚應該在十八世紀中葉進入新疆[8],進入新疆之後,艾努人的語言逐漸被維吾爾語同化,在音系、語法方面發生變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發生質變,變成了混合語或者突厥語族語言,音系和語法與維吾爾語已經很接近。由於族群保密等緣故,艾努語中仍保留了大量的與維吾爾語完全不同的詞。
由於艾努語作為對內語言,而且艾努人都會說維吾爾語,因此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沒有人發覺這一語言的存在。20世紀初期,有西方學者前往新疆進行考察,當有學者發現艾努人之間使用一種「秘密語言」,學者斯坦因都認為這可能是一種伊朗語族的語言[9]。20世紀70年代,艾努語才在田野調查中得到了中國語言學者的關注[3]。至今,艾努語仍然被艾努人廣泛使用着,但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大規模推廣普通話加上現代維吾爾語的強勢影響,艾努語的使用範圍正在逐漸減少[10][11]。
音系
根據趙相如等(2011)的描述,艾努語的語音狀況如下。
元音
艾努語有八個元音,這八個元音與維吾爾語相同。舌位圖如下:
艾努語有元音和諧律,但通常僅在維吾爾語詞綴成分中起作用。/ɑ/和/ɛ/可以分別弱讀為/e/和/i/,這也是波斯語、維吾爾語和艾努語共有的特徵。艾努語的/i/、/u/、/y/在非重讀音節的兩個清輔音之間時也會清化變成清化元音,這點和維吾爾語類似(參見維吾爾語#元音)[12][13]。
輔音
艾努語中有22個輔音,與維吾爾語口語輔音音位的數目相當。這些輔音如下表所示[14]。
雙唇音 唇齒音 |
齒齦音 | 齦後音 硬顎音 |
軟齶音 | 小舌音 | 喉音 | |||||||
---|---|---|---|---|---|---|---|---|---|---|---|---|
塞音 | p | b | t | d | k | ɡ | q | |||||
塞擦音 | t͡ʃ | d͡ʒ | ||||||||||
擦音 | (f) | (v) | s | z | ʃ | χ | ʁ | ɦ | ||||
鼻音 | m | n | ŋ | |||||||||
閃音 | r | |||||||||||
邊近音 | l | |||||||||||
近音 | j | w |
艾努語塞音有清濁對立,清塞音和塞擦音通常送氣[15],但是在詞尾,/b/、/d/、/g/等濁塞尾很罕見,音結尾的清濁音可以自由變讀。艾努語中詞語末尾的/r/,有時會讀作/j/,這是維吾爾語和田方言影響所致[16]。大多數輔音既可以做詞首、也可以做詞尾,也可以出現在詞中,只有/ŋ/不能出現在詞首[17]。
老人所操的艾努語輔音系統與年輕人有所不同。艾努語中原來有豐富的複輔音,複輔音數量可達二十餘種,這些複輔音來自於伊朗語族[18],但是在年輕人的語言中,許多複輔音往往通過插音或者省略輔音變成單輔音,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維吾爾語影響的結果。艾努語中原有音位/f/和/v/,但在維吾爾語的影響下已經逐步消失,在年輕人的語言中被/p/和/w/所代替。總而言之,老年人的輔音音系更接近伊朗語族、而年輕人的輔音音系更接近維吾爾語,這也反映了艾努語的發展趨勢[19]。
音節和重音
艾努語的讀音有六種類型,在一個音節中,元音前最多有一個輔音,元音後最多可以有兩個輔音。雙音節的詞重音位置不確定,多音節有時落到倒數第二個音節上,詞彙接詞綴時重音會向後移動,通常落在最後一個音節上[20]。
詞彙
艾努語中詞彙大多數來自突厥語族及伊朗語族。根據趙相如等人於2011年的調查,4200個艾努語常用詞彙中有2746個與維吾爾語相同,其中包含波斯語源詞也包含突厥語詞彙,約佔總數的65%;與維吾爾語完全不同的詞彙約有1400個,佔35%[21]。艾努語中的基本詞彙大多來自伊朗語族,這也表明艾努語來源於伊朗語族,經過長期的演化後轉變為突厥語族語言或是一種混合語[11]。
艾努語有單純詞、派生詞和合成詞三種詞彙構成法。派生詞的詞綴既有維吾爾語來源也有波斯語來源,老人多使用波斯語的詞綴,而年輕人多使用維吾爾語來源的詞彙和詞綴[22]。
參考資料
引用
- ^ 1.0 1.1 Johansson 2001
- ^ Bakker 2003,第107-150頁
- ^ 3.0 3.1 趙相如等 2011,第47頁
- ^ 趙相如等 2011,第6頁
- ^ Johansson 2001,第22頁
- ^ 趙相如等 1981,第12-13頁
- ^ 趙相如等 2011,第12-13頁
- ^ 趙相如等 2011,第13-15頁
- ^ 艾力·吾甫爾 2013,第68-69頁
- ^ 奇慢姑麗·依明,第1頁
- ^ 11.0 11.1 趙相如等 2011,第21頁
- ^ 趙相如等 2011,第22-26頁
- ^ 趙相如等 1982,第260頁
- ^ 趙相如等 2011,第26-27頁
- ^ 趙相如等 1982,第79頁
- ^ 趙相如等 2011,第33-34頁
- ^ 趙相如等 2011,第28-31頁
- ^ 趙相如等 2011,第31頁
- ^ 趙相如等 2011,第32頁
- ^ 趙相如等 2011,第34-36頁
- ^ 趙相如等 2011,第20頁
- ^ 趙相如等 1982,第267-269頁
來源
期刊
- 祖麗菲亞·吐爾遜. 新疆的阿布达里(Abdal)人. 西北民族研究. 2009, (3): 87–94. doi:10.3969/j.issn.1001-5558.2009.03.011.
- 艾力·吾甫爾. 新疆阿布达里人渊源考. 西域研究. 2006, (3): 64–70. doi:10.3969/j.issn.1002-4743.2006.03.009.
- 奇慢姑麗·依明. 艾努人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研究. 新疆師範大學.
- 艾力·吾甫爾. 新疆“阿布达里人”研究综述. 中國史研究動態. 2013, (4): 68–75.
- 趙相如; 阿西木. 艾努语的数词──兼论艾努语的性质. 民族語文. 1981, (2): 44-48.
- 趙相如; 阿西木. 新疆艾努人的语言. 語言研究. 1982, (1): 259-279.
圖書
- 趙相如; 阿西木. 艾努语研究 第1版.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11.03. ISBN 978-7-105-11364-4.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新疆民族语言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 北京: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02.12. ISBN 7-5619-1128-9.
- Hayasi, Tooru. A Šäyxil vocabulary : a preliminary report of linguistic research in Šäyxil Village, southwestern Xinjiang. Kyoto: Faculty of Letters, Kyoto University. 1999.
- Hayasi, Tooru. Lexical copying in Turkic: The case of Eynu. In: Asli Göksel - Celia Kerslake (eds.): Studies on Turkish and Turkic languages.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urkish Linguistics, Oxford, 1998. Turcologica 46. pp. 433-439. Wiesbaden: Harrassowitz. 2000.
- Tietze, Andreas & Ladstätter, Otto. Die Abdal (Äynu) in Xinjiang. Ö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Philosophisch-historische Klasse. Sitzungsberichte 604. Wien: Verlag der Ö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994.
- Lars Johansson. 2001. Discoveries on the Turkic Linguistic Map. Swedish Research Institute in Istanbul Publications 5. Stockholm: Svenska Forskningsinstitutet i Istanbul. Page available online
- Bakker, Peter, Mixed Languages as Autonomous Systems, Matras, Yaron; Bakker, Peter (編), The Mixed Language Debat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dvances, Trends in Linguistic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3, ISBN 3110177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