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王權

大和王權(ヤマト王権)又記倭王權,是日本古墳時期,以大和地區(奈良縣)為中心君臨於西日本各地豪族聯合之上的聯合政權,在中國史書中被稱為倭國;其正式建國時期乃存在爭議。大化革新後大和王權從中國吸收律令制度蛻變成為中央集權國家,並在同時期更改國號為日本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ヤマト王権
假名ヤマトおうけん
平文式羅馬字Yamato ōken
大和王權,約7世紀

大和王權指的是從4世紀左右以奈良地區(大和國)為基盤逐漸擴張的政權,但這並不一定意味着日本作為國家的起源是4世紀。同世紀末建造的大仙陵古墳覆地面積和體積匹敵埃及古王國時期胡夫金字塔,這意味着這個時期的日本近畿地區很可能已經存在着足以支撐強大生產力廣域王權國家。但關於橫跨九州-東海的統一政權何時成型還有較大爭議。在大和王權興起的同時,日本列島還大概存在數個乃至十數個權力中心。這是日本學術界所重視的問題。

最新研究推測,在2世紀到3世紀之間,各地酋邦從分立狀態向統一方向發展的過程中,大和政權已經成為各酋邦的中心。王權為了確立聯合盟主的地位,重視對外關係,向東晉南朝宋朝貢,並竭力與朝鮮半島上的國家(百濟伽倻)壟斷渡來人傳入的各種技術。

歷史

王權的形成

諸小國的出現

彌生時代根據中國史書記載日本列島出現許多小國,小國的特徵為考古發掘的環濠集落日語環濠集落,以及銅製器物,另外在中國東漢時期開始有日本列島上的小國,如:奴國,向中國朝貢,藉此壟斷與中國的往來,並尋求中國對此一地位的肯定。

大和王權與邪馬台國的關係

在中國三國時代的同期,日本出現邪馬台國,邪馬台國為一個小國共主,並曾向朝貢。對於邪馬台國的位置以及其與大和王權的關係,目前學界並沒有定論。一部份學者認為邪馬台國位在近畿,並且逐步演化為大和王權;另一部分則認為邪馬台國位在北九州,之後被近畿的大和王權擊敗。

古墳出現

從西元250年開始,日本列島上的統治者開始大量營建「古墳」。古墳的分佈遍及日本本州島的南部,以奈良大阪為主,北海道則未發現。此一時期的墳墓為巨大的穴式土堆,四周有壕溝,「前方後圓」形式的墓制最具代表性,墳的周遭圍繞着中空的黏土塑像,這些筒狀土製人偶有可能是殉葬用,稱之「埴輪」。

建築這些古墳須花費大量財力,只有少數的統治階級能夠負擔,也代表出現動員群眾修建大型建築的力量,因此古墳被視為大和王權出現的象徵。目前發現古墳有七十一座,以鑰匙孔形的古墳最常見,大阪堺市大仙陵古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墳。古墳裏通常有許多銅鏡、珠寶等陪葬品,到了後期還有兵器和鎧甲。

王權的發展

大和王權形成初期,倭王名為大王,大王與各地豪族形成聯盟,大王對各地僅能間接統治,在各豪族之下人民被編為部民,稱為部民制,部民地位形同同一時期中國的部曲,隸屬於豪族大和王權無法直接統治。

古墳時代前期

266年邪馬台國最後一次向中國遣使後,中國史書關於日本的紀錄消失約150年,期間的歷史只能依據考古資料得知。[1]4世紀中期從東北地方南部到九州的古墳形制逐漸統一,這意味着日本多數地區被納入以大和王權為首領的政治聯盟。各地的首領承認大和王權的宗教權威,建造了與大和王權相同類型的鑰匙孔形墳墓。[2][3]對外往來則由大和王權以「倭」的名稱獨佔對外貿易的權利,並以鐵礦原料等重要物資進口控制各地的首領。

古墳時代中期

 
大仙陵古墳

古墳時代中期為4世紀末到5世紀之間,最顯著的趨勢之一是古墳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5世紀上半葉修建的大仙陵古墳。另外由於中國地區動亂,渡來人增加,推動日本政治制度、器物、文化的發展,渡來人氏族組成陶作部、錦織部、鞍作部等技術性集團,漢字佛教儒家思想便在此時期傳入。

王權的動搖和變質

古墳時代後期

5世紀末到6世紀初古墳的建造進入衰退期,同一時期日本書紀也記載雄略天皇死後,短時間內接連經歷清寧顯宗仁賢武烈四位天皇,史學界認為此時大和王權陷入內亂,原因與大和王權提升,導致地方反對有關。在內亂過程中,彥太尊於6世紀初取得大王地位,是為繼體天皇

繼體天皇死後,日本再次陷入動亂,史稱繼體・欽明朝內亂日語継体・欽明朝の内乱,在克服了6世紀前半期的繼體.欽明朝內亂,以及平定了筑紫君磐井的叛亂 (磐井之亂)後,大和王權形成以倭王為首。與畿內豪族葛城臣、平群臣、蘇我臣、大伴連、物部連等豪族聯合組成的統治集團,豪族的同族集團叫做氏,臣、連、君、直、造、首等姓,則表明該氏的地位,該制度稱為氏姓制度。豪族分掌國家的祭祀、軍事、外交、財政等職權,在朝廷內有較大的權利。

在地方也有地方豪族存在,並擔任地方首長。大和王權的地方設國(以國造為長)、縣(以縣主為長)、村(以稻置和村主為長),地方豪族多為公、直、首等姓的豪族,地位比臣、連等中央豪族低下,然而地方豪族才是直接控制地方的掌權者,大和王權僅能透過豪族間接統治,直接統治權尚未確立。

蘇我氏掌權

隨着中國文化傳入,渡來人氏姓與日本本土氏姓出現對立,其中最顯著的便是蘇我氏物部氏針對佛教接受與否的政爭,最終蘇我馬子在587年丁未之亂擊敗物部守屋,隨後又在592年殺死崇峻天皇,擁立外甥女為推古天皇,進入蘇我氏掌權的時代,另外該年也被視為飛鳥時代的開始。

聖德太子改革

6世紀後期統一中國,受到隋帝國強盛影響,大和王權開始效法隋朝進行改革,改革推動者為推古天皇姪子廄戶王 (聖德太子),廄戶王在600年遣使隋朝,使節回國後日本制定冠位十二階十七條憲法,首次打破氏姓制度,使官吏能憑藉才能在朝廷晉升,建立官僚體制,並按照儒家思想制定「憲法」,規範政治、社會秩序。

大化革新

 
乙巳之變發生地板蓋宮遺址

聖德太子改革時期,大和王權由推古天皇、聖德太子、蘇我馬子三人掌權,620年代三人先後逝世,此後蘇我氏的蘇我蝦夷蘇我入鹿父子掌權,然而蘇我氏的專橫愈演愈烈,還殺死了廄戶王之子山背大兄王與白髮部王兄弟,導致皇族和其他氏姓對蘇我氏的強烈反感。645年,中大兄皇子、神祗官中臣鎌足等人聯合反蘇我氏諸勢力發動乙巳之變,推翻蘇我氏。

中大兄皇子掌權後在646年頒佈《改新之詔》,表示大化革新的開始,《改新之詔》宣示大和王權將仿效唐朝建設律令制 (日本律令制),但實際上《改新之詔》頒佈後改革沒有馬上進行,直到663年日本在白江口之戰戰敗,國家受到唐朝直接威脅,才加速大化革新的實施。668年中大兄皇子即位為天智天皇,670年制定日本首個戶籍即庚午年籍,671年頒佈日本第一個成文法令--近江令

國名改為日本

671年天智天皇駕崩,其子即位為弘文天皇,但天智天皇弟弟大海人皇子發動壬申之亂奪權,大海人皇子即位為天武天皇,天武天皇繼續大化革新的改革,689年天武天皇頒佈《飛鳥淨御原令》將國名從倭國改成日本,君主稱號從大王改成天皇,學界一般認為國號「日本」至此誕生。[4]701年文武天皇頒佈第一部正式律法《大寶律令》正式將國名改成日本,日本此後進入中央集權的律令時代。[5]

外交

中國

魏晉南北朝

266年邪馬台國最後一次向中國遣使後,中國關於日本的紀錄消失約150年。413年開始大和王權屢次向中國東晉和南朝派出使節,請求中國給與封號以增強對外影響力。中國史書記載,派出使節的倭王是贊、珍、濟、興、武,被稱為倭五王。有人將其比作仁德反正允恭安康、雄略五代天皇。倭王武向宋帝上表自稱:「使持節都督倭、百濟新羅任那、伽耶、秦韓、慕韓七國諸君事、安東大將軍、倭王。」宋順帝削去百濟,改為六國,其餘爵號照封。倭五王朝貢持續約100年,最後一次朝貢為502年,此後中 (南朝)、日雙方都陷入動亂,大和王權的朝貢因此中斷。

隋唐

6世紀後期統一中國,受到隋帝國強盛影響,大和王權開始效法隋朝進行改革,600年大和王權開始向隋唐派遣遣隋使、遣唐使,通過留學生、留學僧學習中國制度、文化,並大和王權推動大化革新貢獻極大。[6]。600年大和王權首次派遣遣隋使,607、609年又派小野妹子出使,[7]但因國書寫有:「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導致隋的不滿,不過隋朝為了征伐高句麗,遣裴世清赴日,避免大和王權與高句麗結盟。

進入唐代後大和王權繼續向唐朝派遣遣唐使,但是由於唐朝介入朝鮮三國爭鬥,唐朝支持新羅,導致與百濟結盟的大和王權與唐朝走向對立,660年唐朝與新羅聯軍發動唐滅百濟之戰消滅百濟,為了協助百濟復國,大和王權於663年派軍前往朝鮮半島,但被唐朝與新羅聯軍擊敗,史稱白江口之戰。戰後大和王權於665~669年派遣唐使,試探唐朝、祝賀唐朝滅高句麗,669年之後大和王權停派遣唐使戮力改革,直到701年《大寶律令》頒佈,才再次派出遣唐使,像唐朝宣告大和王權已完成改革成為日本。

朝鮮半島

4-5世紀

 
廣開土王碑

266年邪馬台國最後一次向中國遣使後,中國史書關於日本的紀錄消失約150年,期間唯一關於日本的紀錄是高句麗留下的廣開土王碑[1]據碑文記載大和王權發動高句麗與倭的戰爭,被高句麗擊敗。[8]4世紀開始大和王權以「倭」的名稱獨佔對外貿易的權利,並以鐵礦原料等重要物資進口控制各地的首領。

百濟是大和王權在朝鮮半島南部最重要的盟友,從百濟於西元369年贈與的七支刀象徵兩國的結盟友好的開始。百濟與大和政權的同盟是互惠的,百濟希望從大和政權獲得軍事支持,大和政權則希望藉由百濟的實力,他們得到了各種外部的文物和鐵礦石等。同一時期與高句麗與百濟發生衝突,大和王朝開始支持盟友百濟。391年高句麗從海上入侵百濟。396年高句麗好太王吞併百濟眾多城池後,直逼百濟首都,百濟王投降並成為高句麗的藩屬,好太王隨後挾持百濟王子和貴族為人質返國。[8]

隨後百濟向倭求援,並且聯合攻打當時高句麗的藩屬-新羅。新羅派特使到高句麗的平壤城請求援助。由於新羅是高句麗的藩屬,高句麗決定出兵援助。400年,高句麗發兵5萬援助新羅。高句麗的軍隊到達新羅首都之際,倭國即撤兵,404年,倭國再次攻打高句麗,最後被高句麗擊敗。[8]該次戰役可能是日本首次見到騎兵作戰,開始日本引進、使用馬匹的歷史,引進馬匹的渡來人在日本有極高地位。

6-7世紀

另一方面六世紀中葉,新羅聯合百濟擊敗高句麗,又背叛百濟奪取漢江流域之行為,使高句麗和百濟結盟對抗新羅,同時高句麗因為與隋帝國交惡,因此改善與大和王權的關係,新羅因此在東北亞被孤立,與唐帝國結盟成為新羅的選擇。

由於唐朝介入朝鮮三國爭鬥,唐朝支持新羅,導致與百濟結盟的大和王權與唐朝走向對立,660年唐朝與新羅聯軍發動唐滅百濟之戰消滅百濟,為了協助百濟復國,大和王權於663年派軍前往朝鮮半島,但被唐朝與新羅聯軍擊敗,史稱白江口之戰。668年高句麗被唐朝消滅後,唐與新羅對朝鮮半島領土展開爭奪,即唐羅戰爭,擔心唐朝威脅的大和王權於是與新羅交好,兩國互派遣新羅使新羅遣日使,大和王權繼續透過新羅獲得唐朝情報,學習唐朝制度、文化,直到701年再次派出遣唐使為止。

同時期日本列島上的其他族群

在大和王權興起的同時,日本列島還大概存在數個乃至十數個權力中心。大和王權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吞併周邊的其他權力中心,被吞併的族群逐漸被同化為大和民族。到大和王權後期日本列島被明確視為外族的族群有東北的蝦夷九州南部熊襲

蝦夷在日本歷史上是一變動概念,泛指日本控制以外的地區中,位於東北方面的民族,因此隨着日本控制範圍的擴大,蝦夷所指範圍也逐漸向東北地方、北海道後退。古墳時代以古墳北界作為大和與蝦夷分界,該分界在新潟岩手南部,他們與大和人進行貿易,獲得米、布匹、鐵器、工藝品等,出口海帶、馬匹、毛皮、羽毛等特產。大和王權從建立開始不斷向東北擴張,隨着大和王權擴張,蝦夷經常為防禦而戰,襲擊大和人修建的城柵;大和方面也透過在秋田等城柵舉行祭祀、提供物資等方式籠絡蝦夷臣服。但由於蝦夷地區沒有中央政府,很難徹底降伏所有蝦夷人。5世紀時中國史書記載大和王權向中國南朝宋介紹蝦夷,658年《日本書紀》記載大和王權發動蝦夷征討,659年的遣唐使向唐高宗介紹蝦夷。

熊襲是古代日本南九州地區的原住民,多次出現在日本神話時代的記述中。目前較普遍的觀點認為,熊襲族即是日後的隼人。另外位於日本列島南部的琉球群島在日本史書中的首次記載出現於飛鳥時代,《日本書紀》在657年稱奄美群島為「海見嶋」。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野呂肖生・笠原一男『史料による日本史』山川出版社、2007年1月1日、4-5頁。
  2. ^ 都出比呂志「日本古代國家形成論序説-前方後円墳體制論の提唱-」『日本史研究』第343巻、日本史研究會、1991年3月、5-39頁。
  3. ^ 白石太一郎、佐川正敏、泉拓良、設楽博己、岡村秀典、辻誠一郎、中橋孝博 著、白石太一郎 編『倭國誕生』 1巻、吉川弘文館〈日本の時代史〉、2002年6月。
  4. ^ 熊谷公男 『大王から天皇へ 日本の歴史03』(講談社、2001年)、吉田孝 『日本誕生』(岩波新書、1997年)等。
  5. ^ 神野志隆光『「日本」とは何か』(講談社現代新書、2005年)。
  6. ^ 石井正敏他(編) 2011, p. 35、森公章「朝鮮三國の動亂と倭國」
  7. ^ ベン・アミー・シロニー(著) Ben‐Ami Shillony(原著)『母なる天皇―女性的君主制の過去・現在・未來』大谷堅志郎 (翻訳)、79頁。 (第2章5『日本で最初の「天皇」』)。
  8. ^ 8.0 8.1 8.2 井上秀雄『古代朝鮮』講談社〈講談社學術文庫1678〉、2004年10月、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