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chèn三国时期吴国天玺元年(276)所立的刻石。根据年号,也称作天玺纪功碑,又因破损为三截(罗振玉认为是以三石垒成[1][注 1]而被称为“天玺断碑”“三段碑”“三击碑”。吴末帝孙皓暴虐无道,为稳定人心,迎合所谓祥瑞改元天玺[3],并编造上天降示谶言,刻石纪功[4]。原石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5],今只存拓本。

上海图书馆赵烈文旧藏明拓本《天发神谶碑》

碑文阴刻在一巨大圆幢形石头上[注 2],石顶原有纽[6]。刻字面略呈四方,正面、背面稍阔(约八字宽)而侧面稍狭(约六字宽)[7],文字三面环绕[8]。书体为篆书,笔法在篆隶之间,起笔方而收笔尖,转折处方圆兼施,风格独特,为书法史上的特例。或归于“倒薤书”[9]“悬针篆”。旧传为东观令华核撰文、皇象苏建书写,然皆无确证[10][11]

同年孙皓于离墨山封禅[12],刻立禅国山碑,同为篆书刻石,记载祥瑞百余种。然而仅四年以后,东吴便为西晋所灭。

原石流传

 
《天发神谶碑》上段拓本
 
《天发神谶碑》中段拓本
 
《天发神谶碑》下段拓本

原刻石最初在秣陵县南之岩山[13][14]段石冈[15](今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东北[16][17]),传[18]断为三截[注 3]。后不知何人移至江宁天禧寺(今大报恩寺原址[20])门外。宋元祐六年(1091),转运副使胡宗师于寺门外发现“半埋于土”的石碣,为加保护,移至转运司后圃筹思亭(今瞻园一带)[21]。元代,转运司变为行御史台台治所在[22][23]至治二年(1322)[24],台掾杨益“得之台廨草间”,乃募民夫移至庙学(今南京夫子庙)门内[25][26]。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学宫失火,石碣又移至尊经阁[27]。清嘉庆十年(1805)五月二十八日[28][29],校官毛藻聚集工匠刷印《玉海》,工匠煮饭致尊经阁失火[30][31][32],书版与石碣俱焚毁,残片埋于卫山(尊经阁后小高地)下[33][34]

原石上段尾部有宋元祐六年(1091)转运副使胡宗师[21]。宋崇宁元年(1102),转运判官石豫刻跋于上段顶部之右[35]。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耿定向又刻跋于上段顶部之左[35]。清代金石学翁方纲乾隆四十四年(1779)到江宁府学尊经阁测量原石[36],见中段顶部有一大过手掌的“乔”字[37],又在下段之下加刻“北平翁方纲来观”七字[38]。另据元代张铉《至正金陵新志》等记载[39][40],中段碑阴刻有“襄阳米芾”四字,当时已“磨砺几尽”。

前人著录往往逐段释读文字,连缀不成文。今存碑帖亦有逐石剪裱而成者,不可通读。康熙二十年(1681)春,祥符周在浚(字雪客,周亮工长子)首次将三段石碣联合释读[41],作《天发神谶碑考》一卷,并附整篇释文。

原石尺寸

根据乾隆四十四年(1779)翁方纲测量原石的数据[42],以清代营造尺1尺折合今32㎝[43],视截面为圆形推算直径,可得下表:

天发神谶碑三段原石尺寸推算(单位㎝)
上围 下围 推算直径(围/π
上段 三尺五寸 八尺九寸 -
112 284.8 90.65
中段 二尺三寸三分 八尺六寸 -
74.56 275.2 87.6
下段 二尺六寸二分 六尺八寸三分 六尺三寸七分 -
83.84 218.56 203.84 69.57 64.88
累计 270.4 - -
平均 - 257.07 81.83

第二段每行残存七字,可推算单字高度在10.6㎝左右。加上测量时已缺失两排字,推算原石整体高度在290㎝上下。再计入石顶部原有而后断裂的穿孔[6],原石高度为“一丈”的记载较为合理。

释文与补字

原碑文字

 
《天发神谶碑》补字、复原碑式图


根据旧拓本及历代文献记载,可基本恢复原碑版式,并补充部分摩灭文字。

碑文二十一行(第十八行后空一行无字),行十八字(第十二行“诏”字单抬头,第十七行“大吴”二字双抬)。

碑文共三部分:一至五行为神谶内容,六至十八行为神谶释读经过,末三行为碑文作者、书者、刻工等。下为释文,补充文字以粉红背景粗体标注——

上天帝言天……下步于日月……帝曰:大吴一万方,甲午丙日……才仁中平予□人元示于山川……天发神谶文。

天玺元年桼己酉朔十甲子,□□武中郎将丹□□□□□□,□然发刻,广省□,是天谶,广多□解,解者十二字。以桼月廿三日,□□文字,令史、建忠中将会稽陈□□,□十三字。治复有□[注 4]未解,以八月一诏遣中书郎、行将军、裨将军、关内侯九江费宇行视,更得卅二字,合五十桼。宇与西部校尉姜□、络、典校皋仪、备□、梅胤、章咸、李楷、贺□[注 5]、吴宠、建业丞许□、番约等十二人吏,并共观视,深甄历数,永归大吴,上天宣命,诏告太平,文字炳朖,天在诸石上。故就[注 6]□,□□铭,敷垂亿

兰台东观令□□□□□□吴郡□□□巧工九江朱□□□□□□江陈□□□功东海夏侯……

增刻文字

 
《天发神谶碑》胡宗师跋文拓片

宋元祐六年(1091)胡宗师跋[21],楷书,刻于上段石碣文字之后——

予因游府南天禧寺,寺门之外有石三段,半埋于土,窃疑以为天玺元年岩山纪吴功德段石冈之碣,因观之,果耳。人多传皇象书,稽之实八百十有五年。字虽损缺,而尤有完者。寺僧不知[注 7]护持,岁月之久,风雨所暴,必至泯灭,因辇置漕台后圃筹思亭。时辛未元祐六年三月二十六日,转运副使左朝请郎胡宗师题。

宋崇宁元年(1102)石豫跋[35],楷书,刻于上段石碣顶部之右(二至七行上方)——

余奉命计台侍亲游此,得天玺断碑,亲之笔力高面[注 8]雨文辞残簇不可读也。悲夫。崇宁元年中秋日,转运判官石豫[注 9]安正题。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耿定向[35],行书,刻于上段石碣顶部之左(十七至末行上方)——

人见上古残碑,只字辄珍重,以为希奇。古人之心,千载如见,独不当一仰思邪?明嘉靖甲子,督学御史天台山人耿定向识,是日南畿举人修序齿会始也。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翁方纲题字[38],隶书,刻于下段石碣之下(第八行“解解”二字下)——

北平翁方纲来观

拓本与翻刻

清代碑刻传拓的普及和流行多在金石学复兴之后,以后传拓品种渐增,后传拓数量骤增。此碑石在嘉庆十年(1805)焚毁,错过了碑刻传拓的高峯期,导致原石拓本极为罕见[45]嘉庆时售价已昂[31],而翻刻本众多。

原石拓本

故宫博物院藏有北宋拓本[46](一说旧称宋拓实为明初拓本[47],为已知传世最旧拓本,曾经罗振玉朱文钧(翼盦)递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朱氏家属捐赠[48])。朱文钧另有一部张介侯[注 10]旧藏明代拓本[49],故自署斋号“天玺双碑馆”[50][注 11],亦捐予故宫。

上海图书馆藏有赵烈文天放楼旧藏明拓本,曾经朱之赤豫立沈树镛顾增寿等人递藏[52]上海图书馆还有张廷济旧藏本[32]龚心钊旧藏清乾隆整拓本[53]

安思远旧藏明拓本,曾经周亮工曹仲经张燕昌刘喜海等人递藏,2018年同其他十种碑帖一起拍卖,总成交价逾1.9亿元人民币[54]

吴湖帆藏有明代拓本[55],精心装帧,作校碑图、碑式图,以双钩法补缺字,后归收藏家孟宪章妙鉴斋,2023年3月以1260万元人民币拍出[56]

陈郁嘉树堂藏明拓本[57],有褚德彝张祖翼杨澥吴志恭钱步文陈景陶秦淦[注 12]题签、题跋[58]

孟宪钧小残卷斋藏有三种:何焯何元锡(梦华)、朱为弼何绍基递藏,启功等题跋明初拓本,2023年6月以近403万元人民币拍出[59]孙星衍伍诒堂沈肇年旧藏清初拓十四字残本,2023年6月以近15万元人民币拍出[60];罗振玉旧藏、邵锐(茗生)题跋明拓本(存半)。

端方藏明拓本,陈宝琛曾题咏[61]。其中还有当时名流如吴锡永余明震张祖翼杨守敬李维翰吴学廉李葆恂俞陛云龚锡玲章钰朱益濬陈伯陶郑孝胥[9]陈三立[62][63]张謇沈曾植叶德辉何维朴汪咏沂严复等人题咏、赋诗、观款,今藏日本藤井有邻馆[64]

刘世珩藏明拓本[65]陈三立曾观赏并题咏[66]。前有罗振玉题字《斠碑图》一幅,由七人合作完成:周梓画松、陶瑢补石、吴观岱画人并补石桌、贺良朴画鹤、田步蟾缀蒲草、金城缀竹、那晋补山[67]。后有罗振玉所赠合装之吴玉搢《天发神谶碑考》手稿。刘氏还请当时诸多名家题签、题跋、释文,其中包括徐树钧汪嘉堂罗振玉罗福颐程颂万柯逢时郑孝胥吴昌硕吴郁生王季烈王崇烈汪洵张謇章钰赵世骏褚德彝叶昌炽沈曾植樊增祥李详冯煦杨守敬黄葆钺[65]。刘世珩之子刘之泗亦有题跋,并邀袁克文同观留跋。民国十七年(1928),刘之泗将该本影印,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刘之泗在抗日战争期间去世,家人变卖藏品,该部拓本原件如今不知所踪[68]

此外还有蒯光典本(整拓),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沈树镛本,藏北京文物商店。王耤、冯汝玠、李棪、陈庆龢等题跋,以后拓本,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69]

翻刻本

清嘉庆十四年(1809),阮元曾摹刻《天发神谶碑》于北湖家塾[70]。又以北京林曙生摹刻东云本(俗称“黄泥墙本”)为佳,不久即毁。此外还有江宁知府余霈元摹刻本[71]道光二十年(1840)张容园重刻本、咸丰十年(1860)俞文诏(字麟士)广州重刻本、清末民初北京琉璃厂富华阁刻本[72]

光绪三十四年(1908)前后,两江总督端方桐城张祖翼推荐,命张之门人姚京受(字巨农)根据端方自藏明拓本摹刻,含上、中、下三段及胡宗师跋,并刻端方题记一篇[73],嵌入两江总督署(今南京总统府煦园的夕佳楼廊道墙壁。今尚存其上段、中段。

南京夫子庙尊经阁后小高地“卫山”上的敬一亭[74]前东侧立有当代复制石碑。

2023年,阮元后人在扬州邗江区公道镇阮氏祠堂旧址内复刻了《秦泰山刻石》《天发神谶碑》《华山庙碑[75]

书法风格

 
徐三庚的篆书深受《天发神谶碑》书法的影响

历代书家评论多赞碑文风格“奇”“古”“雄”“伟”。金农邓石如[76]六舟吴让之徐三庚李叔同等名家皆曾临习取法,赵之谦黄牧甫齐白石[77]锺以敬钱瘦铁篆刻作品多从中获取养分[78]。篆刻代表作有:上海博物馆赵之谦刻“丁文蔚”印[79][80]齐白石受此启发,开创单刀冲刀直入面目;故宫博物院陈介祺所用“海滨病史”印,王石经[81]

 
赵之谦刻“丁文蔚”印。上海博物馆藏。

然亦有人予以恶评,明郭宗昌《金石史》斥之为“牛鬼蛇神”[82]启功谑为“三段妖书”“六朝俗书戎首”[83]

《天发神谶碑》书法通常被视为独一无二之存在。21世纪以来绍兴地区出土凤皇三年(274)同坑砖三种[84][85],砖铭曰“凤皇三年太岁甲午造作”“凤皇三年六月儿氏造增”“会稽山阴儿建立葬”,字体与《天发神谶碑》风格极近,造砖年代亦接近碑刻立的天玺元年(276)。另有铭文为“黄龙元年(229)宋氏作”“永安元年(258)六月造”“永安桼年(264)二月造作”“凤皇初年(272)六月造”等的三国吴砖[86],皆悬针篆,亦似之,或可说明此类书风当时在吴地流行[87]

陆心源《千甓亭古塼图释》[88]收录部分吴地出土西晋砖,如乌程所出“太康二年(281)九月八日章士康造”[89]、武康所出“元康元年(291)宋氏造”“元康七年(297)宋氏造”,铭文仍可视为此类书风余韵。

2009年方正字库发布的“方正悬针篆变”字体,设计灵感即源于此碑[90],不过字体结构是楷书,且只支持GB2312-80字符集的简化字

历代集评(正面)

  • 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91]:“书人间殊少,惟建业有吴时《天发神谶碑》,若篆若隶,字势雄伟,相传乃象书也。张怀瓘目以沉着痛快,真得其笔势云。 ”
  • 宋代姜夔《绛帖平》[92]:“……南方一体,则吴《天发神谶碑》是也。盖……吴人杂用篆法,奇古无伦。”
  • 明代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三十四》[93]:“吴时《天发神谶碑》,若篆若隶,字势雄伟。……大抵与汉隶殊异,亦不用批法,而挑跋平硬,又尽去碁筭㪷环之累。”
    《弇州山人四部稿续稿·卷一百六十六》[94]:“吴《天玺碑》,出篆入隶,高古雄逸,要当与蔡中郎抗衡。”
  • 清代杨宾《大瓢偶笔》[95]:“古朴类石鼓,而书亦奇奥绝伦。”
  • 清代王澍《竹云题跋》[96]:“书法铦厉奇绝,于秦汉外别构一体,然是篆书之变。……此书如龙蝮蛰起,警屈腾踔,一一纵横自然,比于江瑶蝤蛑,信为味中珍品。然不可多食,恐发风动气,此碑亦然。学之不成,便堕恶道,此不可不知也。”
  • 清代翁方纲安思远藏本跋)[97]评价:“吴《天玺纪功碑》,弇州所谓挑拔平硬者,信有之。然实是篆书,谓八分者,未必然也。”
  • 清代张廷济《清仪阁金石题识》[98]:“《天玺纪功碑》,雄奇变化,沉着劲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弟一佳迹。”
  • 清代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99]:“予观其书,方折盘旋,以隶笔而行篆体,戈长剑利中,实乃弓燥手柔。”
  • 清代杨守敬《书学迩言》[100]:“至三国之《天玺纪功》,自创体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郭宗昌《金石史》嗤为‘牛鬼蛇神’,真所谓见骆驼谓马肿背也。”
  • 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本汉第七》[101]:“又有皇象《天发神谶》,苏建《封禅国山碑》,笔力伟健冠古今。”
    《广艺舟双楫·宝南第九》[102]:“吴碑四种,篆、分则有《封禅国山》之浑劲无伦,《天发神谶》之奇伟惊世……”
  • 马宗霍《书林藻鉴·卷五》[103]:“今所传《天发神谶碑》,以秦隶之方,参周籀之圆,势险而局宽,锋廉而韵厚,将陷复出,若郁还伸。此则东都诸石,犹当逊其瑰伟。即以此偏师,足以陵轹上国。徒以壁垒太峻,攀者却步,故嗣音少耳。”

历代集评(负面)

  • 明代郭宗昌《金石史·卷一》[82]:“吴《天发碑》,人皆慑于怪诞,始不能无疑。……余直以为牛腹书耳。彼秦汉之迹所不论,上之岐阳石三代彝器,其文非不奇古,皆尔雅典则,何曾为牛鬼蛇神耶?……吴不前于汉、秦、三代也,古疏昭然可镜,何遽迷源忘本,为怪诞所慑?……赵明诚以为妖[注 13],其知言哉!”
  • 启功《论书绝句·三十九》[83]:“六朝别字体无凭,三段妖书语莫征。正始以来论篆隶,唐人毕竟是中兴。”
    又注云:“六朝俗书,以《天发神谶》为戎首。扁笔作隶,曹魏已肇其端。其笔毫绝似今之扁刷,而三段神谶碑则以扁刷作篆。车轮四角,行远何堪,况其事其文,俱属吴国之妖孽,不谓为俗,殆不可焉。”

诗文吟咏

  • 宋代杨备(字修之)[注 14]《金陵览古诗·段石冈》[108]:“孙吴纪德旧刊碑,埋没蟠螭与伏龟。惆怅石冈三断在,至今犹似鼎分时。”
  • 宋代梅尧臣《丫头石》[19]:“丫头石虽断,文字未全讹。年筭赤乌近,书疑黄象多。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更与千秋看,松煤定费摩。”
  • 宋代曾极《金陵百咏·三段石》[109]:“凛然皇象法书存,重屋应无野火焚。割据英雄余一念,断碑千载尚三分。”
  • 清代王槩《天发神谶碑赋》[110][111]:“丁酉秋,余以校书宿尊经阁。夜辄有声,剽若骤雨。上薄承尘,渐触屏庑。揽衣起瞩,迺插架经史镂板,螙类穿穴,相腒䐹之不止也。时霜月入户,可鉴毫发,徬徨徙倚,见石三段,蹲处阁下扪辨之,天发神谶碑。是碑始吴天玺,断于晋宋,坚黝逾铁,何复刚而折。嘅叹久之,作《天发神谶碑赋》,其辞曰——
    钟𥲤曷存,书册尘土;屃屃遗文,多寘学庑。岳麓院学,勤摹大禹岣嵝之碑;成均戟门,倦卧周宣岐阳之鼓。鸿都石经,移永兴之校舎;益礼殿记,寄成都之艺圃。𧒘匾[注 15]鹰跱,文字祖篆隶以相生;圭首觚棱,体制推秦汉之奇古。
    汉至蜀纪,吴魏并兼。吴则孙氏,割据江南。夫何立石以表异,乃亦踣晰而为三。繄感鼎折以从类,咎属星陨而地残。其书则龙蠖蛰启,伸盘腹行。琴师合轸,剑舞抟风。驾瓘轶度,隶纬篆经。沉着痛快,皇象是称。其文则称天假帝,盛言符瑞。步弓日月,意蒙语昧。盘庚较艰,汲冢等晦。曰东观令,疑华核是。其质则匪铜匪鑐,礣砎坚凝。属镂锈紫,大砺赢青。粽黥深朏,坎窦叠承。手抚蜿蟤,物扣琮琤。其形则如权斯鼻,如镛斯钮。始用垂絙,久脱其首。文绕三方,特虚厥后。首段寘中,次左次右。合而观之,凸凹相凑。
    方其始立,体势完好也。俨伟丈夫,峩冠切云,卓立霞表。赤藤作袂,风动而远骇麕獐;紫莓侵肌,影移而下惊乌鸟。逮乎雷轰鬼劈,𬴃然参駮也。是则天折武丁之担,水界石犀之脑。岩岩长狄,倏短缩为僬侥;莽莽北平,镞蹲虎于浅草。尔乃数经辇置,旋即委弃也。则又金盘露折,仙人辞汉而涕零;石破天荒,娲皇束手而伎穷。童敲牛砺,石不能言兮玉碎;剔金刳臼,势何能挽乎土崩。不知几烦考古之士,问荒涂,识藓封,冒榛棘,披蒙茸。摧颓刺目,太息临风。筹江滣之息壤,畀稳处于頖宫。是何异乎子路珮剑,先折行行之气;澹台貌寝,蔚为多士之雄。岂六鹢所化,而仅获其半;抑连山之象,而适当乎其中。于焉摩挲俛仰,中怀𬺈□欪重[注 16]
    嘅吴人崇尚鬼谲,动言祯祥,辄假巫祝。胡祯祥叠奏者,国益弱;巫祝大兴者,祚尤蹙。时则黄龙赤乌,屡见之不异乎鸡犬;立后改年,大事也必殉乎神欲。皓之末造,颇负瑞征。爰咨卿尹,爰命巧工。丰碑爰二,䫉鼓与钟。先建业而后阳羡,跨江海而若掖庭。恃为山岳之不拔,曰赖钟鼓之式灵。窃幸刘禅既卒,而不知晋祚已成。嗟尔吴年之天玺兮,早入典午之咸宁。悼惜不已,歌以抒情。
    歌曰:峄山勒铭兮,瞒则踣之。瞒尚踣峄兮,神讵无知。钟其陨矣,鼓则奚搘。诡曰天发,其智实□。锓愚惑庸,为百世嗤。”
  • 清代林侗《绝句》[114]:“江东鼎峙奠王基,千载空传天玺碑。缓带轻裘功已就,龙盘虎踞不胜悲。”
  • 清代黄任《吴文薮太守以天发神谶碑本见贻题于其后(三首)》[115]:“符瑞争夸记诵才,东吴功德格天开。独怜段石岗头字,曾见降幡一片来。”
    “临春玉树散无踪,天玺金题土尚封。一种销沉亡国恨,岩山还胜景阳钟。”
    “劫墨丛残霸业空,夜灯遗恨满江东。米家船上生光怪,片纸金陵气未终。”
  • 清代王友亮《天发神谶碑》[116]:“摩挲三段石,犹屹孔庭除。神谶词空侈,雄图迹已虚。鼎分追汉季,隶古地秦余。有客携毡蜡,争橅皇象书。”
    《又次梅宛陵〈丫头石〉韵》[116]:“赤乌留断碣,颇讶俗称讹。坐阅市朝变,独禁风雨多。形奇堪列𥲤,字古尚存戈。移置黉宫好,锺彝共抚摩。”
  • 清代唐仲冕《题吴天发神谶碑》[117]:“峄山碑经野火焚,泰山刻石亡斧斤。祖龙文字虽奇古,遗壁空说滈池君。吴淫虐浮于政,小国亦侈封峦文。国山未禅岩山刻,上天帝言山出银。天玺元年桼月朔,费雩行视华核闻。其年阳羡表石室,明年天纪纪功勋。是时临平湖开石印发,一千二百八十符瑞何纷纭。五稔青盖已入洛,三段残碣徒埋云。独有皇休明小篆妙入神。此碑险劲复沉着,一洗东京软美气习追先秦。历千五百有余载,自山转徙亲香芸。筹思亭后几再砺,尊经阁下宜三熏。如何岁在乙丑之皋月,嘻嘻出出起束缊。圣人意盖诛矫诬,燔之俾与臣斯泯。日余宰临津,善卷洞侧摩米囤。今得此碑火前拓,犹识竹根钗股春潮纹。惜哉如此笔,胡弗写皇坟。诗题烱戒忽发嘅,若令长在山谷今犹存。”
  • 清代陈文述《天玺元年纪功碑》[118]:“楚九州渚,汉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注 17]。太平之主非孤谁,大帝逮孤四世矣。临平湖边石函启,天册改元作天玺。历阳山石灿文理,天玺改元作天纪。十五年中八改元,童昏作事乃如此。君不见代汉者当涂,高石马文大讨曹。西京谶纬此流弊,古来符瑞皆言妖。乃祖远迓罗阳王,乃孙亦设平虑郎。作法于凉古所训,赤乌之赤黄龙黄。阿童战舰方龙骧,明年青盖入洛阳。”
  • 清代刘寿曾《天发神谶碑歌》[120]:“神谶古碑不可见,尚于摹拓存微茫。朅来字画逞怪伟,想像完好舒锋铓。天玺纪年溯降谶,黍月己酉日则良。上帝宣命迓休祉,大吴一统远拓疆。奇哉神灵若告语,赤文丹篆何辉煌。五十余字辨波磔,费宇陈治参稽详。华核撰文说传异,兰台东观侪班扬。书圣高名仰皇象,妙参逋峻陈与张。分篆之间别结体,广陵艺事谁颉颃。九江巧工朱姓刻,镌剔鸟迹分毫芒。惜乎昏皓多失德,苟安江表资酣荒。谀颂初开奏符瑞,争言甘露兼凤皇。临平湖开石函启,书岩有字夸历阳。显明宫拟望仙观,侍芝平虑皆为郎。国山封禅诩雄略,妄思蕞尔希皇王。黄旗紫盖亦妖语,空思西上迁武昌。此碑建造甫三载,九州未一吴先亡。楼船戈舰下西蜀,降旗归命迎龙骧。丰碑不足掩惭德,空寻叚石来高冈。宋代忽移漕圃置,更迁县学安南厢。碑形如臼列三段,既非圆式仍非方。苦心雪客劳贯缀,金石虽寿悲沧桑。眼前安得见古本,购藏何惜千金装。云篆蟠胸荡奇气,考文辨字稽凡将。”
  • 陈三立《题陶斋尚书陶公亭雪夜评碑图,图后为天发神谶精拓本》[62][63]:“天玺纪功碑,夸示追秦烈。秦文照百世,吴碑颇剥缺。书亦俦,其力可屈铁。自从燔宫墙,存者宝补截。赵宗之所藏,迄未亲几列。阮刻溷坊迹,世或讥跛鳖。吾乡刘舍人,所蓄号匪劣。要其精完处,视此恐难埒。尚书笼万有,嗜异甘饕餮。东搜扶桑制,西摹埃及碣。三代遗法物,奥窈充阃𫔶。是拓虽瓌奇,于公例旒缀。独念雪亭人,各有肝肺热。梁李尤好事,目眵掉笔舌。江山冻酒痕,胜赏了一瞥。公证汗漫游,四洲入鉴别。持贯金石心,回数济时杰。天演人尸之,今古赴呜咽。还期发幽情,保粹启来哲。”
  • 郑孝胥陶斋尚书属题陶公亭雪夜评碑图》[9]:“天玺遗文窥倒薤,昔尝遇之。陶公亭上有新评,完本神明遂无对。我从黄鹄山头来,披图读碑怀暂开。太真未敢轻江左,绝叹夷吾是霸才。”
  • 柯逢时刘世珩藏本跋)[65]:“山环建业群峰青,嵯峨何处筹思亭。孙吴段石野火𣀤,世间拓本希晨星。檵葊嗜古过,汉砖秦镜罗阶庭。此编入手宝鼎重,太乙宵爥光荧荧。碑经三折复五徙,风雨剥蚀逾千龄。字存二百十有二,珊瑚冷月森沧溟。国初诸老精考证,郭公夏五搜麟经。涣庄摹本最后出,鱼虎未免讹真形。善书皇象著吴录,立说无敢开畦町。禅文定为建一手,要令醉眼从今醒。吁嗟后主肆淫虐,矫言新命诬苍冥。改元天玺协符瑞,岂知真帝为咸甯。当时群臣骨体媚,神功圣德劳鑴铭。峄山石刻李斯笔,祖龙万古留余腥。家法人或咎讨虏,赤乌翔集夸神灵。西都旧说武昌胜,郊坛夜半飞秋萤。”
  • 叶昌炽(刘世珩藏本跋)[65]:“梁甫恨逋并恨峻,八绝允推广陵郡。持向中原比梁鹄,吴魏森森抗笔阵。岩山石室天玺年,筹思亭后经再迁。此本如睹崇甯前,毡椎不损戈铓全。校雠本为刘氏学,慈民䓗石相后先。诸家图释析芒芴,考文可证飞龙篇。昔从蒯异度,荆州获借睹。人言苏建我朱育,新说在前各自护。同时作者墙东翁,说经硁硁援考工。墓艸虽已宿,家有浑濬冲。父书能读并好写,纸上光气尤熊熊。嗟余童乌三叹息,酱瓿元文自收拾。摩挲老眼认旧题,恍惚非熊梦在侧。海上新春雨复晴,饤盘鳢鱼兼梅羹。太子屏风候已久,老来文字今渐平。碑末初不署姓名,广川东论论足征。文为华核撰,书者皇休明。”
  • 沈曾植(刘世珩藏本跋)[65]:“鬼目化为芝,苦荬生平虑。石印三郎字填朱,天玺封发九州都。唇齿已亡鼎足势,封禅忽侈妖言余。吴人好谶复好书,归命骄笔齐人如。国山属建历山象,妙选政尔名无虚。休明书源史阙疏,得非远祖中郎乎。当年避怨适吴会,顾侯从学兼琴书。江南笔髓有系统,譬犹易说荀为虞。我尝察精兼拟似,证之篆势论奇觚。扬波振撆状明白,短身纾体情揅摹。从悬衡编各翾跂,不方不圆眇斜趋。诘屈诚非研桑计,棼缊或会苍沮初。兹非斤权诏板体,亦异三体传经儒。傥复斯文采斯喜,所谓古今杂形欤。散盘盂鼎象分布,元初延光变形模。周铭钟彝汉铭石,要从九派寻归墟。中郎篆沉赤水珠,冥求象罔悬踌躇。休明焕然隆准在,排空𫘧耳开通涂。叶侯新论朱育摅,我感奇字窥关枢。荒荒海日暾瓜庐,上规姚姒旁梵佉。百二十体纷爬梳,道有因增无破除。卮言存为通人储。”
  • 樊增祥(刘世珩藏本跋)[65]:“天玺纪功仿秦皇象书配华核辞。张勃吴录足征信,怀瓘书评弗我欺。后儒考据出异论,谓不逮归命时。我生道光念六载,宣统国变尤孑遗。何况赤乌天玺,数十寒暑白驹驰。此书雄怪入老境,苏建何人敢妄希。魏晋毡椎世罕觏,穹碑三段薶山茨。元祐辇运入漕署,古苔辬驳荒天禧。万钧北挟猛簴出,数驼捆载石鼓移。佳拓向推合肥蒯,此增五字尤瑰奇。世人时或诮牛鬼,传刻失真来诋諆。此拓具有十二字,外方内圆无险巇。发端锟铻截生铁,住笔虿尾悬尖锥。诘屈不失平正軆,刚劲亦具骫骳姿。休明屏风书早轶,传世惟此复奚疑。参议亦沿秀水误,必以小星替娥羲。江东诚有归命日,书家奚以禅代为。鳢鱼梅羹及初熟,吾将举酒一酹之。”
  • 李详(刘世珩藏本跋)[65]:“临平湖开天谶发,残石岩山剥寒月。尊经一炬六丁收,旧本悬酬金数笏。贵池刘受南丰刘,珍之不异琅玕璆。昔交慈叟未睹此,玉海堂上张双眸。石墨区区数番纸,檵弇弆臧逾一纪。征题遍集东南英,八十老公安办此。山夫考订覃溪题,上虞赠入伙赫蹄。棐几对勘辨跟肘,应烦太乙窥然藜。体参梁鹄宜官外,奇恣森森树旌斾。渊源下逮邓怀甯,纵横子母相钩带。书人聚讼如香察,叶翁孤证聊分别。吾终左袒皇休明,敬谓郡贤此雄拔。君摹蒯本我欷歔,山邱甫掩出臧书。渊如子幼同悼叹,恐此亦被偷儿胠。南丰得主君堪重,物色装池割清俸。岂知天玺换咸甯,九州今复非宣统。图谶纷纷剧可哀,历山阳羡等尘埃。胡僧若话吴归命,试认昆明此劫灰。”
  • 冯煦(刘世珩藏本跋)[65]:“蒯侯旧拓东华意[注 18],善本重逢感逝波。旧雨凋零云物换,当年亦无多。陶斋昔写评碑卷,五字诗成一絫歔[注 19]。凄绝川东啼鴂里,苌宏碧血半模餬。刘叟斋中曾一见,摩挲残印猷[注 20]堪哀。风流歇绝图书散,等是昆明劫后灰。蛮触纷争莽南戒,侈陈符瑞复何为。断颅绝脰将三段,黄帝云礽视此碑。”
  • 朱文钧《题宋拓〈天发神谶碑〉绝句四首》[121]:“临平石室语荒唐,莫漫兰台费考量。自古撰书无姓字,纷纷聚讼蔡中郎。”
    “天谶敷垂日月光,玉符金册炳朖朖。太平文字从声侈,青盖依然入洛阳。”
    “风雨岩山段石冈,建平射雉宋诸王。谁知寂寞千年后,移置漕司旧圃旁。”
    “太息臣斯未易才,碧霞宫畔重低回。可怜一炬尊经阁,依样穹窿付劫灰。”

相关条目

注释

  1. ^ 罗氏之前,吴玉搢亦曾质疑。《金石存·卷三》[2]:“山谦之丹阳记》云:‘岩山东有大石碣,长二丈,折为三段。’按,碑石非方非圆,似非一石所折,即累三石视之亦不得如许长也。”
  2. ^ 若严格定义,该刻石应属于“碣”而非“碑”。
  3. ^ 此碑断裂原因,多以为是雷击。如宋梅尧臣《宛陵集·卷四十·丫头石》[19]:“(此碑也,在金陵断石冈上,有吴文帝字焉。)丫头石虽断,文字未全讹。年筭赤乌近,书疑黄象多。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更与千秋看,松煤定费摩。”○另案,“吴文帝”或“吴大帝”之误。
  4. ^ 王蓍《〈天发神谶碑考〉附录》云:“十一行‘有’字下当是‘’字。”然而诸家未从。
  5. ^ 王蓍《〈天发神谶碑考〉附录》云:“十五行‘贺’字下当是‘’字。”然而诸家未从。
  6. ^ ”字据邵茗生. 《記宋拓三國吳天發神讖碑》. 《文物》. 1966, (4). 
  7. ^ “知”字漫漶,有释“善”者。
  8. ^ 此“面”字漫漶,有以为“而”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卷十八》注[35]云:“‘面雨’二字不可解。”
  9. ^ 前人或误断句作“石豫安/正题”,以为名“石豫安”。石豫于《宋史·卷三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十五)》有传[44],附在钱遹传后。
  10. ^ 朱氏称“杨介侯”,据陈麦青考证,实乃张澍(字介侯)[49]
  11. ^ 朱家溍女儿朱传荣则称“天玺双碑馆是因《天发神谶碑》与《禅国山碑》”[51]
  12. ^ 秦淦曾与其父秦文锦(秦祖永之孙)在上海创办艺苑真赏社,收藏、影印、出售碑帖兼作伪,知名实例为售至日本的所谓明代安国藏宋拓本石鼓文秦泰山刻石
  13. ^ 赵明诚实称碑文内容可谓“妖”,非就文字笔法而言。《金石录·卷二十·吴天玺元年断碑》[104]:“……呜呼!其言可谓妖矣。……孙皓在位凡八改元,而六以符瑞,然竟不能保其国。盖人事不脩,而假托神怪以矫诬天命,其不终宜矣。”
  14. ^ 《六朝事迹编类(四库全书本)》记载作者脱一“之”字,误为“杨修”[105]。○另案,《至正金陵新志·新旧志引用古今书目》载《金陵览古诗》作者四人[106]:朱存、陈轩、杨备、马之纯。此诗《明一统志·卷六》录为宋代朱存作[107],或误。
  15. ^ “𧒘”即“蜾”字异体。《说文解字·十三上·虫部》:“𧒘蠃,蒲卢,细要土蜂也。天地之性,细要,纯雄,无子。《诗》曰:‘螟𧕅有子,𧒘蠃负之。’从虫𩰬声。𧒘或从果。”[112]《汉语大词典》:“蜾匾,亦作‘蜾扁’。篆书的一体。形略扁,故称。”
  16. ^ 底本作“中怀𬺈欪重嘅吴人崇尚鬼谲”,而“𬺈欪”“重嘅”皆不成词。又前文多押平声“一东”韵,遂疑“𬺈”后脱一字。“欪”或为“拙”字异体“𢼍(⿰出攴)”之误,“拙重”成词,即“质朴厚重”意。“嘅”即“慨”异体。《说文解字·二上·口部》:“嘅,叹也。从口既声。《诗》曰:‘嘅其叹矣。’”[113]
  17. ^ 此二十字乃《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 三嗣主》中《孙皓传》记载“山石文理成字”[119],唯《吴书》原作“吴九州都”小异。
  18. ^ 此跋通篇枯笔小草,字尤难释。“意”或释“重”。
  19. ^ “絫歔”或释“参记”。
  20. ^ “猷”或释“剧”。

参考资料

  • 翁方纲. 兩漢金石記. 1786. 
  • 罗振玉. 吳天發神讖文補考. 东方学会. 1926. 
  • 邵茗生. 记宋拓三国吴天发神谶碑. 文物. 1966, (4). 
  • 方若 原著;王壮弘 增补. 增補校碑隨筆.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6789629. 
  • 天發神讖碑(中國碑帖經典).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1. ISBN 9787806720943. 
  • 天發神讖碑(中國碑帖名品 20).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7903940. 
  • 宋拓吳天發神讖碑(歐齋石墨系列). 故宫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13407007. 
  • 上海图书馆 编. 上海圖書館善本碑帖綜錄.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47913833. 
  • 桑椹 编纂. 近代影印善本碑帖録.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2. ISBN 9787547927694. 
  • 黄濬. 花隨人聖庵摭議. 中华书局. 2008. ISBN 9787101060874. 
  • 清晨笛声行走天下. 金陵拾遗:吴天玺纪功碑. 
  1. ^ 罗振玉. 《吳天發神讖文補考》:「石既久燬,無從目驗,而據諸籍所記,尚有可徵,知其形制本壘三石而成。……自《丹陽記》已有折而爲三之語,後人沿襲其誤。今吾鄉禹陵有窆石尚存殘字,有玉石、天文等語,亦記符瑞,書體在《天璽》《國山》兩刻石之間,蓋亦吳刻,亦合二石而成。《一統志》謂此石如鐘形,有紐;《紹興府志》言窆石頂上有穿,狀如秤錘,爲兩石形制相似、同出孫吳之確證。……此刻上截行八字(連擡頭者計之),中截行七字,此二截今均最下一列文字損泐。下截行三字,則上一列損泐。皆橫列整齊,每行字數並無參差,足見其爲本合三石而成。使一石而折爲三,文字行列斷無如此整齊之理。……而定此刻乃壘石而非中折,則自予始也。」. 东方学会. 1926. 
  2. ^ 吴玉搢. 《金石存·卷三》.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陈寿.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 三嗣主》:「天璽元年,吳郡言臨平湖自漢末草穢壅塞,今更開通。長老相傳,此湖塞,天下亂,此湖開,天下平。又於湖邊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長四寸,廣二寸餘,刻上作皇帝字,於是改年,大赦。」.  维基文库链接
  4. ^ 许嵩. 《建康實錄·卷四》:「又於湖邊得石函,……於是又改元爲天璽元年。立石刻於巖山,紀吳功德。」.  维基文库链接
  5. ^ 天发神谶碑#原石流传
  6. ^ 6.0 6.1 翁方纲. 《兩漢金石記·卷十八》:「其頂宛然鐘形截去上甬者,截痕尚可辨也。」.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张铉. 《[至正]金陵新志(中華再造善本)·第十二卷 古蹟志·碑碣·吳後主紀功三段石碑》:「其石四方,面背闊,書各八行;兩傍狹,書六行。其文滿三方而虛其一。」.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01333233. 
  8. ^ 王澍. 《竹雲題跋·卷一》:「其石面闊旁狹,文四面環之,而虛其旁之一。」.  维基文库链接
  9. ^ 9.0 9.1 9.2 郑孝胥 著;黄坤、杨晓波 校点. 《海藏樓詩集(增訂本)·陶齋尚書屬題陶公亭雪夜評碑圖》:「天璽遺文窺倒薤,昔嘗遇之聚卿禮卿各有一本)陶公亭上有新評,完本神明遂無對。我從黃鵠山頭來,披圖讀碑懷暫開。太真未敢輕江左,絶歎夷吾是霸才。」.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32564859. 
  10. ^ 朱彝尊为周在浚(雪客)《天发神谶碑考》作序:“是碑相传为皇象书,其文指为华核所作,盖本张勃《吴录》,而许嵩建康实录注》、戚光《集庆续志》因之,以尝为东观令,而碑后有‘兰台东观令’字,遂以实之也。考核为东观令时,犯颜数谏,号称直臣,又其免官在天册元年,核既免官,又素抗直,必不复藉符瑞取媚。然则碑之所云兰台东观令,别是一人,未可遽信为核之文矣。”
  11. ^ 朱彝尊. 《曝書亭集·卷四十八》:「相傳文出華覈,予爲雪客撰《〈碑考〉序》,已辨其非矣。觀其字,在篆隸之間,雖古而近拙,亦未必定出於皇象手蹟也。《金陵瑣事》謂是蘇建書,不知何據。」.  维基文库链接
  12. ^ 陈寿.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 三嗣主》:「天璽元年,……又吳興陽羨山有空石,長十餘丈,名曰石室,在所表爲大瑞。乃遣兼司徒董朝、兼太常周處至陽羨縣,封襌國山。明年改元,大赦,以協石文。」.  维基文库链接
  13. ^ 永瑢纪昀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八十七》:「《天發神讖碑釋文》一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國朝周在浚撰……是碑本在江寧城南之巖山,後在天禧寺門外。至宋,胡宗愈移置轉運司後圃,元楊益又移置府學中。」○另案,「胡宗愈」係「胡宗師」之誤.  维基文库链接
  14. ^ 周应合. 《景定建康志·卷十七》:「紫巖山,在城南一十五里,高三十八丈(舊志)。事跡:陳軒《金陵集》載李建勲《春日紫巖山期客不至》詩,巖山在城南周迴一十五里,有吳紀功德石。○山謙之丹陽記》曰:『秣陵縣南有巖山。山西有石室。山東大道左有方石,長一丈,刻勒銘題,贊吳功德,孫皓所建也。』」.  维基文库链接
  15. ^ 周应合. 《景定建康志·卷十七》:「段石岡,在城南二十里,長十二里,髙二十二丈。《丹陽記》云:『巖山東有大碣石,長二丈,折爲三段,因以名岡。』」.  维基文库链接
  16. ^ 王焕镳. 《民國叢書 第5編 76(歷史·地理類)首都志(上)·卷四 山陵下》:「由牛首(山)而東北,曰巖山。」. 正中书局 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 1935: 405. 
  17. ^ 明一統志·卷六》:「段石岡,在府南三十里,西接牛首山。有大碣石,長二丈,折爲三段。吳後主立碣,紀吳功德。」.  维基文库链接
  18. ^ 张铉. 《至正金陵新志·卷十二下》:「據《丹陽記》,晉宋時己折爲三段。」○另案,該書名《四庫全書總目》誤作《至大金陵新志》.  维基文库链接
  19. ^ 19.0 19.1 梅尧臣.   梅堯臣集/卷40#○丫頭石(此碑在金陵斷石岡,上有吳文帝字焉). 维基文库. 
  20. ^ 葛寅亮. 《金陵梵剎志·卷三十一》:「聚寶山報恩寺:天禧間,改天禧寺。」.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21.0 21.1 21.2 翁方纲. 《兩漢金石記·卷十八》.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 张铉. 《[至正]金陵新志(中華再造善本)·第十二卷 古蹟志·碑碣·吳後主紀功三段石碑》:「轉運司在府治,此石在紬書閤前,後又徙錦繡堂前碑亭中,歸附後改臺治。」.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01333233. 
  23. ^ 张铉. 《至正金陵新志·卷十二下》.  维基文库链接
  24. ^ 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秦淮區志·第四編 秦淮風光帶·第三章 夫子廟·第一節 學宮》:「【天璽紀功碑】……元至治二年(1322)移至學宮門內。」. 方志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1920720. 
  25. ^ 张铉. 《[至正]金陵新志(中華再造善本)·第十二卷 古蹟志·碑碣·吳後主紀功三段石碑》:「至治二年,臺掾楊益得之臺廨草間,與教授湯彌昌,訓導李東、戚光言於中丞石公珪、治書郭公思貞,募民舁至廟學門內之左。」.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01333233. 
  26. ^ 张铉. 《至正金陵新志·卷十二下》.  维基文库链接 ○另案,《四库全书》本此篇多有缺字、误字,《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元至正四年(1344)集庆路儒学、溧阳州学、溧水州学刻本”文本完整无误。
  27. ^ 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秦淮區志·第四編 秦淮風光帶·第三章 夫子廟·第一節 學宮》:「【天璽紀功碑】……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秋八月學宮發生大火,遂移至尊經閣下。」. 方志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1920720. 
  28. ^ 莫祥芝甘绍盘. 《同治上江兩縣志·卷八 學校》:「自嘉慶十年(乙丑五月二十八日)尊經閣燬於火,各書版及吳天璽紀功碑(俗曰天發神讖碑,又曰三段碑)燼焉。」.  “中华古籍资源库”数字方志链接[失效链接]
  29. ^ 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秦淮區志·第四編 秦淮風光帶·第三章 夫子廟·第一節 學宮》:「【尊經閣】……尊經閣及其閣內文物於嘉慶十年(1805)五月二十八日毀於大火。」. 方志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1920720. 
  30. ^ 陈郁 编. 《天發神讖碑(嘉樹堂藏善本碑帖叢刊)》楊澥題跋:「嘉慶初年,府學教官毛藻聚匠於閣下,刷印《玉海》。匠炊失火,尊經閣焚,碑遂遭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ISBN 9787208168701. 
  31. ^ 31.0 31.1 上海图书馆藏“张廷济跋本”中有嘉庆十六年(1811)张氏抄录其《清仪阁笔记》中相关记述,其二:“庚午十一月十九日,吴江翁海村广平自乍浦徒步到篁里来访,余云戊辰乡试时到南京,碑刻店中尚有《三段碑》,索价十金。去年到金陵,访之肆中,虽悬数十金不可得。其碑之焚也,由教官毛藻聚印书匠于尊经阁,刷印《玉海》,打火鬻饭,以致延烧,宋版汉石,尽付六丁。广文一席,即时褫去。千百年古物,坏于此老,可叹可叹。”陈麦青. 陳麥青讀「嘉樹堂藏善本碑帖叢刊」|欣於所遇,樂在談碑論帖. 澎湃新闻. 2021-07-23 [2023-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9). 
  32. ^ 32.0 32.1 上海图书馆 编. 上海圖書館善本碑帖綜錄.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47913833. 
  33. ^ 莫祥芝甘绍盘. 《同治上江兩縣志·卷八 學校》:「閣後有苑,有土山曰『衛山』,故尊經閣燼餘、三段碑碎石及聖賢舊象所藏也。上有敬一亭。」.  “中华古籍资源库”数字方志链接[失效链接]
  34. ^ 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秦淮區志·第四編 秦淮風光帶·第三章 夫子廟·第一節 學宮》:「【天璽紀功碑】……清嘉慶十年(1805)尊經閣毀於火,此碑隨同瓦礫被埋入地下。」. 方志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1920720.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翁方纲. 《兩漢金石記·卷十八》.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6. ^ 翁方纲. 《兩漢金石記·卷十八》:「乾隆四十四年秋九月十五日,方綱親到江寧府學尊經閣下手量是石。」.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 ^ 翁方纲. 《兩漢金石記·卷十八》:「今驗其東段弟二石之頂,爲人磨平,刻一『喬』字,字大於掌,而不能泯其鏟鑿之痕跡。」.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 ^ 38.0 38.1 翁方纲. 《兩漢金石記·卷十八》.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 ^ 张铉. 《至正金陵新志·卷十二下》:「其第二段處有『襄陽米芾』四字,亦爲人磨礪幾盡矣。」.  维基文库链接
  40. ^ 李光暎. 《金石文考畧·卷三》:「吳後主紀功三段石碑,傳是皇象書。其二段之陰有『襄陽米芾』四字,亦爲人磨礪幾盡。——《米海岳志林雜記》」.  维基文库链接
  41. ^ 周在浚. 《天發神讖碑考》:「攷之諸志乘,皆逐段讀之,絶不成文。今年春,與孫子凱之摩挲碑下,以三段參差合之,斷處顯然,其原文具在,因爲釋之。……康熙辛酉春,祥符周在浚識。」「天璽碑,吳時立,晉宋時斷,宋元祐六年移置漕臺,……予始爲復合全文而釋之。……在浚又識。」. 
  42. ^ 翁方纲. 《兩漢金石記·卷十八》:「第一石,高三尺五寸,圍八尺九寸。……第二石,高二尺三寸三分,圍八尺六寸。……第三石,高二尺六寸二分,其圍則上濶下束,亦以削去之故,側出方稜耳,上圍六尺八寸三分,下圍六尺三寸七分。」.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3. ^ 中国度量衡#度
  44. ^ 脱脱 等.   宋史/卷356#石豫_〈附〉. 维基文库. 
  45. ^ 仲威. 《碑帖鑑定概論(增訂版)·第六章 碑帖名品鑑定案例·二 魏晉篇·(六)〈天發神讖碑〉》.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3. ISBN 9787573203878. 
  46. ^ 宋拓三国天发神谶碑. 故宫博物院. [2023-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6). 
  47. ^ 仲威. 中國碑拓鑒別圖典. 文物出版社. 2015: 180. ISBN 9787501026531. 
  48. ^ 《宋拓吳天發神讖碑(歐齋石墨系列)》. 故宫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13407007. 
  49. ^ 49.0 49.1 陈麦青. 故宫本明拓《天发神谶碑》旧藏者“介侯”考辨. 澎湃新闻. 2020-10-08 [2023-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1). 
  50. ^ 朱家溍. 《歐齋藏碑帖目錄(六)》:「先嚴的別號很多,其中與碑帖有關的就有三個。最早爲「天璽雙碑館」,是指所藏兩本「天發神讖碑」。一本北宋拓,……一爲明拓……」. 收藏家. 1995, (6): 30. 
  51. ^ 朱传荣. 《善承嘉錫 毋墜世守·我所知道的歐齋》. 紫禁城. 2014, (8): 64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4). 
  52. ^ 《天發神讖碑(中國碑帖名品 20)》.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7903940. 
  53. ^ 仲威. 《善本碑帖過眼録》. 文物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01034383. 
  54. ^ 中国嘉德2018年秋季拍卖会 大观——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 LOT 1801 安思远藏善本碑帖十一种. 中国嘉德. [2021-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55. ^ 0020 三国吴 天发神谶碑(明早期拓本·吴湖帆旧藏). 雅昌艺术网. [2023-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3). 
  56. ^ 什袭珍重—孟宪章先生珍藏碑帖专场 三国吴·天发神谶碑 (明早期拓本,吴湖帆旧藏).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7). 
  57. ^ 田振宇. 关于天发神讖碑、瘗鹤铭等嘉树堂收藏善本碑帖. 澎湃新闻. 2021-03-03. 
  58. ^ 陈郁 编. 《天發神讖碑(嘉樹堂藏善本碑帖叢刊)》.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ISBN 9787208168701. 
  59. ^ 中国嘉德2023年春季拍卖会 小残卷斋藏善本碑帖 LOT 2245 何焯、何元锡、朱为弼、何绍基递藏,何元锡、叶志诜、严可均、朱为弼、朱善旗、启功、题跋《吴天发神谶碑》. 中国嘉德. 
  60. ^ 中国嘉德2023年春季拍卖会 小残卷斋藏善本碑帖 LOT 2246 孙星衍、伍诒堂、沈肇年旧藏,孙星衍、吴修、陈耆古、沈肇年等题跋《吴天发神谶碑残字》. 中国嘉德. 
  61. ^ 陈宝琛 著;刘永翔、许全胜 校点. 《滄趣樓詩文集·題陶齋雪夜評碑圖,圖後有天發神讖拓本》:「尚書海外訪碑回,六代江山幕府開。畫舫煙波攤卷軸,名園賓客盛樽罍。籌邊餘事知多暇,集古親編定費才。可惜不留吳石在,學宮吟賞日頻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32565047. 
  62. ^ 62.0 62.1 陈三立. 《散原精舍詩·題陶齋尚書陶公亭雪夜評碑圖,圖後爲天發神讖精拓本》.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
  63. ^ 63.0 63.1 陈三立 著;李开军 校点. 《散原精舍詩文集(增訂本)·題陶齋尚書陶公亭雪夜評碑圖,圖後爲天發神讖精拓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32572120. 
  64. ^ 朱万章. 《畫裏晴川·陳三立題〈天發神讖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59801913. 
  65. ^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天發神讖碑(中國碑帖經典)》.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1. ISBN 9787806720943. 
  66. ^ 陈三立 著;李开军 校点. 《散原精舍詩文集(增訂本)·劉聚卿觀察飲席觀所藏碑搨書畫賦貽一首》:「拂雪初升君子堂,縑囊氈搨有輝光。故家海內回頭數,遺燼兵間動念長(《天發神讖碑》《磚墖銘》各種,係吾鄉劉慈民年丈舊物,庚子之亂,其家蒼黃出售,遂爲君所購。)。圍坐歡呼虹貫酒,更衣顛倒鼠窺梁。春宵知在人間世,漫覓金門作醉鄉。(君時應徵將入都。)」.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32572120. 
  67. ^ 天發神讖碑. 中国书店. 1991. ISBN 9787805682945. 
  68. ^ 蒋招昇. 劉世珩與《天發神讖碑》.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14. 
  69. ^ 范猛. 《天發神讖碑拓本題跋輯考》. 《收藏家》. 2018, (4). 
  70. ^ 阮元. 《揅經室集·三集·卷第一·摹刻天發神讖碑跋》:「三國吳《天發神讖碑》,舊在江寧。嘉慶十年燬於火,人間拓本皆可寶貴。元家有舊拓本,合之繁昌鮑氏舊拓本,共得二百二十一字。十四年春,屬長洲吳國寶橅刻,以昭絶學。……皇象字休明,廣陵人。因刻石,置之北湖家塾《》《》雙碑之後,以存古鄉賢之矩矱焉。」.  维基文库链接
  71. ^ 陈文述. 《秣陵集·卷一·天璽元年紀功碑》:「近毀於火,江寧太守余霈元以舊搨本重摹勒石。」.  “中华古籍资源库”天津图书馆古籍链接[失效链接]
  72. ^ 方若 原著;王壮弘 增补. 增補校碑隨筆.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 122. ISBN 9787806789629. 
  73. ^ 南京大学博物馆 编著;程章灿、张学锋、童岭 解说. 《南朝氣韻:六朝石刻碑帖講演錄》收錄端方題記拓片:「吳《天發神讖碑》,舊在江寧縣尊經閣。嘉慶十年乙丑,校官毛藻命工匠刷印王氏《玉海》,不戒於火,并石燼焉。阮文達公曾摹刻兩本,分置揚州、杭州兩府學,而江寧顧闕如也。歲丙午,余奉命再督兩江,即思補刻,以未得良工而止。丁未冬,桐城張祖翼來金陵,為余言其門人同里姚京受善刻石,因屬為摹泐。凡六閱月而蕆事,庋之督署西園。二千年古物頓復舊觀,雪夜評碑與原石,不啻虎賁中郎之似。文達有知,當掀髯許為知己。宣統建元歲己酉月正元日,浭陽端方題記。」. 凤凰出版社. 2022. ISBN 9787550635067. 
  74. ^ 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秦淮區志·第四編 秦淮風光帶·第三章 夫子廟·第一節 學宮》:「【衛山、敬一亭】 衛山在尊經閣北面,系一土埠。按傳統建築佈局的一組建築羣體,南端有泮池、照壁,北端有山丘、小亭;衛山及其上的敬一亭即是按此佈局的煞尾建築。衛山是歷史遺留物,敬一亭是在1988年7月就原址復建。」. 方志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1920720. 
  75. ^ 曾让阮元倾注毕生心血的三方名碑 历时七年在扬复刻成功. 扬州日报-扬州网. 2023-03-09. 
  76. ^ 包世臣. 《藝舟雙楫·卷第六 論書二·完白山人傳》:「(鄧石如)迺好《石鼓文》、李斯嶧山碑》《太山刻石》、漢《開母石闕》《燉煌太守碑》、蘇建《國山》及皇象《天發神讖碑》、李陽冰《城隍廟碑》《三墳記》,每種臨摹各百本。」.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
  77. ^ 齐白石. 《齊白石自述·〈白石印草〉自序》:「余之刻印,始於二十歲以前。最初自刻名字印,友人黎松庵借以印譜原拓本,得其門徑。後數年,得《二金蝶堂印譜》,方知老實爲正,疏密自然,乃一變。再後喜《天發神讖碑》,刀法一變。再後喜《三公山碑》,篆法一變。最後喜秦權縱橫平直,一任自然,又一大變。」.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39648064. 
  78. ^ 西泠印社 编. 世界圖紋與印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张炜羽:《天发神谶碑》对近现代印人创作影响略论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8: 772. ISBN 9787550825185. 
  79. ^ 赵之谦 丁文蔚印. 上海博物馆 - 数字文物库. 
  80. ^ 赵之谦 丁文蔚. 上海博物馆 - 数字文物库. 
  81. ^ 青田石“海滨病史”章. 故宫博物院. 
  82. ^ 82.0 82.1 郭宗昌.   金石史 (四庫全書本)/卷1#吳天發碑. 维基文库. 
  83. ^ 83.0 83.1 启功. 啓功全集(修訂版)第二卷 古代字體論稿、論書絶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ISBN 9787303147120. 
  84. ^ 徐畅. 《天发神谶碑》的艺术特色. 书画世界. 2022, (总第249期) [2023-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7). 
  85. ^ 陈如生. 《神與物遊:二白齋金石拓片題跋·道在瓦甓·吳鳳凰三年磚》. 文汇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49614592. 
  86. ^ 叶克勤、胡斐 编;信立祥 总主编. 中國民間收藏漢畫像磚石選集 浙江漢畫像磚卷.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22. ISBN 9787564948450. 
  87. ^ 田振宇. 书史奇碑,善本典范——吴湖帆旧藏明拓《天发神讖碑》经眼记. 雅昌艺术网. 
  88. ^ 千甓亭古砖图释. 书格(旧版). 2013-06-04 [2023-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2). 
  89. ^ 陆心源. 《千甓亭古塼圖釋·卷四》.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0. ^ 方正悬针篆变. 方正字库官网. [2023-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3). 
  91. ^ 黄伯思.   東觀餘論 (四庫全書本)/卷上#皇象文武帖. 维基文库. 
  92. ^ 姜夔.   絳帖平 (四庫全書本)/卷1#史籕書. 维基文库. 
  93. ^ 王世贞.   弇州四部稿 (四庫全書本)/卷134#皇象天發碑. 维基文库. 
  94. ^ 王世贞.   弇州四部稿_(四庫全書本)/續稿卷166#呉天璽書. 维基文库. 
  95. ^ 杨宾.   大瓢偶筆#○論夏周秦漢三國六朝碑帖. 维基文库. 
  96. ^ 王澍.   竹雲題跋 (四庫全書本)/卷1#呉天璽紀功碑. 维基文库. 
  97. ^ 明拓天發神讖碑(安思遠藏善本碑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3. ISBN 9787547930618. 
  98. ^ 张廷济. 《清儀閣金石題識·卷二·吳天璽紀功碑(舊拓剪本)》.  “中华古籍资源库”天津图书馆古籍链接[失效链接]
  99. ^ 方朔. 《枕經堂金石書畫題跋·卷三·吳天發神讖碑跋》.  “中华古籍资源库”数字古籍链接[失效链接]
  100. ^ 杨守敬.   書學邇言#評碑. 维基文库. 
  101. ^ 康有为.   廣藝舟雙楫#本漢第七. 维基文库. 
  102. ^ 康有为.   廣藝舟雙楫#寶南第九. 维基文库. 
  103. ^ 马宗霍. 書林藻鑑、書林紀事. 文物出版社. 1984. CSBN 8068·1136. 
  104. ^ 赵明诚.   金石録 (四庫全書本)/卷20#呉天璽元年斷碑. 维基文库. 
  105. ^ 张敦颐.   六朝事迹編類_(四庫全書本)/卷下#三斷石. 维基文库. 
  106. ^ 张铉.   至大金陵新志_(四庫全書本). 维基文库. 
  107. ^   明一統志_(四庫全書本)/卷06#叚石岡. 维基文库. 
  108. ^ 张敦颐. 《六朝事迹編類·卷八》.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9. ^ 曾极.   金陵百詠_(四庫全書本). 维基文库. 
  110. ^ 王槩. 山飛泉立堂文稿. 
  111. ^ 周在浚、王蓍、汪照. 《天發神讖碑考》(《附錄》《續考》). 东方学会. 1926. 
  112. ^ 许慎.   說文解字/13#虫部. 维基文库. 
  113. ^ 许慎.   說文解字/02#口部. 维基文库. 
  114. ^ 林侗. 《來齋金石刻考略·卷上·天發神讖文》.  “中华古籍资源库”数字古籍链接[失效链接]
  115. ^ 黄任. 《秋江集·卷二》.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6. ^ 116.0 116.1 王友良. 《金陵雜詠·雜物類》.  “中华古籍资源库”数字方志链接
  117. ^ 唐仲冕. 《陶山詩錄·卷十一》.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链接
  118. ^ 陈文述. 《秣陵集·卷一》.  “中华古籍资源库”天津图书馆古籍链接[失效链接]
  119. ^ 陈寿.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 三嗣主》:「天璽元年,……鄱陽言歷陽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云『楚九州渚,吳九州都,揚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  维基文库链接
  120. ^ 刘寿曾. 傳雅堂詩集. 1937. 
  121. ^ 朱文钧. 歐齋石墨題跋.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4, (2): 40-41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4). 

文献著录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