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Dzlot/農曆
農曆,又稱夏曆、陰曆、舊曆,是東亞傳統曆法之一。農曆屬於一種陰陽曆,其平均曆月等於一個朔望月,以陰曆成分為主;但又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曆年為一個迴歸年,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故又有陽曆的成分。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及朝鮮、韓國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國家,仍使用農曆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歷史
農曆作為中國傳統曆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但在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中已多有記載。
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曆法和太陰曆法。而如今的陰陽合一的曆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
從黃帝紀年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曆(格里曆),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曆法,這些曆法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曆、商曆、周曆、西漢太初曆、隋唐大衍曆和皇極曆等,有的曆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有所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曆和唐朝的皇極曆法等。
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曆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曆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曆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余」,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曆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曆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曆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曆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曆法,曆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編寫了《太初曆》,之後劉歆作《三統曆》,這兩曆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是之前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週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曆法。之後中國歷朝頒布的曆法,均與太初曆大同小異。
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採用西曆或民國紀年並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時,繼續使用西曆,以公元紀年;但中華民國曆仍以1912年為元年使用中華民國紀年,目前尚在臺灣、澎湖、金門、馬祖使用。
夏曆、殷曆和周曆的分別
夏曆、殷曆和周曆的主要區別是以不同的月份作為一年之始:夏曆以寅月為正月(今農曆1月)、殷曆以丑月(今農曆12月)為正月、周曆以子月(今農曆11月)為正月,所以又叫三正(zhēng)。由於歲首不同,這三者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定義也不同。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改正朔」,以建亥之月(夏曆十月)為歲首,但不改正月,四季完全和夏正相同。漢初沿秦制,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此後兩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
公轉、自轉與四季
地球以橢圓形的軌道繞日公轉。地球的赤道面與它的公轉軌道面成23度26分的夾角(黃赤交角)。四季由此角產生。因此,在北半球可以觀測到:
春分 | 夏至 | 秋分 | 冬至 | |
---|---|---|---|---|
公曆 | 3月21日(約) | 6月22日(約) | 9月23日(約) | 12月22日(約) |
白晝 | 12小時 | 最長 | 12小時 | 最短 |
黑夜 | 12小時 | 最短 | 12小時 | 最長 |
正午影長 | HtanΦ注1 | Htan(Φ-23.5o) | HtanΦ | Htan(Φ+23.5o) |
日出 | 正東 | 偏北 | 正東 | 偏南 |
日中 | SZA=Φ注2 | 最北 | SZA=Φ | 最南 |
日落 | 正西 | 偏北 | 正西 | 偏南 |
- 注1:H為物體高度,Φ為地球緯度。即影長等於物體高度乘以緯度的正切。
- 注2:SZA為Solar Zenith Angle,即太陽天頂角。Φ為地球緯度。
二十四節氣
主條目:節氣
節氣 | 公曆 | 黃經 | 中氣 | 公曆 | 黃經 | |
---|---|---|---|---|---|---|
1 | 立春 | 2月4/5日 | 315 | 雨水 | 2月18/19日 | 330 |
2 | 驚蟄 | 3月5/6日 | 345 | 春分 | 3月20/21日 | 0/360 |
3 | 清明 | 4月4/5日 | 15 | 穀雨 | 4月19/20日 | 30 |
4 | 立夏 | 5月5/6日 | 45 | 小滿 | 5月20/21日 | 60 |
5 | 芒種 | 6月5/6日 | 75 | 夏至 | 6月21/22日 | 90 |
6 | 小暑 | 7月7/8日 | 105 | 大暑 | 7月22/23日 | 120 |
7 | 立秋 | 8月7/8日 | 135 | 處暑 | 8月23/24日 | 150 |
8 | 白露 | 9月7/8日 | 165 | 秋分 | 9月22/23日 | 180 |
9 | 寒露 | 10月8/9日 | 195 | 霜降 | 10月23/24日 | 210 |
10 | 立冬 | 11月7/8日 | 225 | 小雪 | 11月22/23日 | 240 |
11 | 大雪 | 12月7/8日 | 255 | 冬至 | 12月21/22日 | 270 |
12 | 小寒 | 1月5/6日 | 285 | 大寒 | 1月20/21日 | 300 |
上邊提及地球靠近近日點時公轉速度會比較快,所以在冬季時兩個中氣相距29.44日,而夏季時則相距31.44日。
因為兩個中氣之間的時間可以比1朔望月(= 29.53059日)的時間長,所以陰曆一個月可能只有一個節氣,而沒有一個相應的中氣。反過來說,兩個中氣之間的時間也可以比1朔望月的時間短,所以陰曆一個月可能有兩個中氣和一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歌:(採取二十四節氣各一字而成篇以方便記憶) 春雨驚春清穀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農曆規則與置閏
- 以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日。其中子時為一日之始。
- 以月亮繞地球一周為一月。
- 因一個朔望月 = 月相由新月循環到新月所經過的時間 = 29.53059日,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交替。
- 新月出現那天為一月之始,即初一,例如:
本月新月 | 下月新月 | 陰曆月長 | |
公曆 | 5月1日13時 | 5月31日01時 | 30天 |
公曆 | 5月1日01時 | 5月30日13時 | 29天 |
- 以地球繞日公轉一周為一「歲」。計算採用冬至日測量的迴歸年,即冬至至下一個冬至的時間,約有365日。
- 冬至所在月為子月,定此月為農曆十一月,進而定出正月。正月初一即一年之始元旦(現在改名為春節)。
- 因為一「歲」 = 12.37月,定12個月為平年,13個月為閏年。即一年有12或13個月。從正月初一至下一個正月初一。
- 包含了完整的十二個月的「歲」定為「閏歲」,相應這一年定為閏年,有十三個月。
- 一年有十二個中氣,定閏年中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 閏年雖有十三個月,但並沒有十三月的名稱,其中閏月名稱沿續上個月。例如,在四月之後的閏月稱閏四月。
農曆作為陰陽曆的一種,每月的天數依照月相盈虧而定,一年的時間以12個月為基準。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運行週期(1迴歸年),每隔一定時間要增加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為閏月。因此農曆的閏年為13個月。通常19年置7閏,無中氣那個月則為閏月。
十九年置七閏
陰曆一個月為朔望月,陰曆一年通常有12朔望月(= 354.36708日),比1迴歸年短了10.87512日;陰曆閏年則有13朔望月(= 383.89767日),比1迴歸年長了18.65547日。19個迴歸年的長度為6939.6018日,而19x12+7=235個朔望月(十九年置七閏)的長度為6939.68865日。可見十九年置七閏的規則是為了協調陰曆年與迴歸年日數的差。
因為1陰曆年比1迴歸年少約11日,所以在公曆中翌年的農曆正月初一比每年的早11天;如果遇上閏年,則推遲約19天。
農曆基本上以19年為一週期對應於公曆同一時間。如公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間中也有例外的例子,比如說公曆的1917年4月4日是閏二月十三、1936年4月4日是三月十三、還有1955年4月4日是三月十二。不過日子相差最多也只是一天。
閏月月份
在1645年以前,農曆採用平太陽,各月之後出現閏月的機率相等。以後採用了真太陽,各月之後出現閏月的機率就不等了。以下是1645年至2644年一千年間各閏月的統計。
閏月 | 總數 |
---|---|
閏一月 | 6 |
閏二月 | 22 |
閏三月 | 47 |
閏四月 | 60 |
閏五月 | 73 |
閏六月 | 60 |
閏七月 | 49 |
閏八月 | 29 |
閏九月 | 11 |
閏十月 | 10 |
閏十一月 | 5 |
閏十二月 | 0 |
另有計算表明,2262年將會再次出現閏一月;3358年將會首次出現閏十二月。
習俗
其他
- 農曆的第一個月,按照習慣稱為正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別稱為冬月和臘月。表示氣候寒冷的成語「十冬臘月」就是從此得來,字面意思即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 農曆的一個月的前十天按順序習慣上稱為初日,如農曆的一月二日稱為正月初二。後十天按順序習慣上稱為廿日,亦有些通勝將之說成念日;如農曆的一月二十二日稱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 農曆的每個月份都有不同的別稱。由於它和農業生產緊密的聯繫,所以從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來表示,下面是農曆十二個月的別稱:
- 一月:孟春、正月、端月、元春
- 二月:仲春、杏月、花月
- 三月:季春、桃月、桐月、蠶月
- 四月:孟夏、陰月、梅月
- 五月:仲夏、榴月、毒月、蒲月
- 六月:季夏、荷月、荔月
- 七月:孟秋、蘭月、巧月、瓜月
- 八月:仲秋、桂月
- 九月:季秋、菊月
- 十月:孟冬、良月、陽月
- 十一月:仲冬、冬月、葭月
- 十二月:季冬、臘月
農曆紀年
歷代曆法
- 古六曆
- 顓頊曆 - 秦朝、西漢(? - 公元前104年)
- 太初曆(三統曆) - 西漢、新朝、東漢(公元前104年 - 84年)
- 四分曆 - 東漢(85年 - 220年)、曹魏(220年 - 236年)、東吳(222年)、蜀漢(221年 - 263年)
- 干象曆 - 東吳(223年 - 280年)
- 景初曆 - 曹魏、西晉、東晉、劉宋(237年 - 444年)、北魏(398年 - 451年)
- 元嘉曆 - 劉宋、南齊、南梁(445年 - 509年)
- 大明曆 - 南梁、南陳(510年 - 589年)
- 三紀曆 - 後秦(384年 - 517年)
- 玄始曆 - 北涼(412年 - 439年)、北魏(452年 - 522年)
- 正光曆 - 北魏(523年 - 534年)、東魏(535年 - 539年)、西魏(535年 - 556年)、北周(556年 - 565年)
- 興和曆 - 東魏(540年 - 550年)
- 天保曆 - 北齊(551年 - 577年)
- 天和曆 - 北周(566年 - 578年)
- 大象曆 - 北周(579年 - 581年)、隋朝(581年 - 583年)
- 開皇曆 - 隋(584年 - 596年)
- 大業曆 - 隋(597年 - 618年)
- 皇極曆
- 戊寅元曆 - 唐朝(619年 - 664年)
- 麟德曆 - 唐(665年 - 728年)
- 大衍曆 - 唐(729年 - 761年)
- 五紀曆 - 唐(762年 - 783年)
- 正元曆 - 唐(784年 - 806年)
- 觀象曆 - 唐(807年 - 821年)
- 宣明曆 - 唐(822年 - 892年)
- 崇玄曆 - 唐(893年 - 907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8年 - 955年)
- 九執曆
- 符天曆
- 調元曆 - 後晉(939年 - 943年?)、遼朝(961年? - 993年)
- 大明曆 - 遼(994年 - 1125年)
- 欽天曆 - 後周(956年 - 960年)、北宋(960年 - 963年)
- 應天曆 - 北宋(963年 - 981年)
- 干元曆 - 北宋(981年 - 1001年)
- 儀天曆 - 北宋(1001年 - 1023年)
- 崇天曆 - 北宋(1024年 - 1065年;1068年 - 1075年)
- 明天曆 - 北宋(1065年 - 1068年)
- 奉元曆 - 北宋(1075年 - 1093年)
- 觀天曆 - 北宋(1094年 - 1102年)
- 占天曆 - 北宋(1103年 - 1105年)
- 紀元曆 - 北宋、南宋(1106年 - 1135年)
- 統元曆 - 南宋(1136年 - 1167年)
- 干道曆 - 南宋(1168年 - 1176年)
- 淳熙曆 - 南宋(1177年 - 1190年)
- 會元曆 - 南宋(1191年 - 1198年)
- 統天曆 - 南宋(1199年 - 1207年)
- 開禧曆 - 南宋(1208年 - 1251年)
- 淳祐曆 - 南宋(1252年)
- 會天曆 - 南宋(1253年 - 1270年)
- 成天曆 - 南宋(1271年 - 1276年)
- 大明曆 - 金朝(1137年 - 1181年)
- 重修大明曆 - 金、元朝(1182年 - 1280年)
- 授時曆(大統曆) - 元、明朝(1281年 - 1644年)
- 時憲曆 - 清朝(1645年 - 1911年)
名稱考訂
民間
常用的名稱包括農曆、陰曆和夏曆三種,其中前兩者較爲常用。
學者
由於夏曆實際是一種陰陽曆,而非如伊斯蘭曆一樣的太陰曆,因此稱為陰曆並不準確[1],但因民間多把公曆稱為陽曆,而農曆也就相應稱為陰曆。而夏曆相對於地球繞太陽公轉來說,只有節氣按照公轉週期,而日期游移可達一個月,並不很適宜農業生産,因此農曆一名也不很恰當。而目前使用的曆法因使用夏正,稱夏曆比較妥當。
參見
註解與參照
外部連結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授時中心農曆陽曆對照(1800至2100年)
- 香港天文台1901至2100年公曆與農曆日期對照表(繁體、簡體)
- The Mathematics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 農曆月曆&世界時間 DHTML 程式 [作者:Sean Lin (林洵賢)]
- 農曆月曆 (附黃曆)
- 現成或自製有農曆的日曆(PDF,JPG, PNG 等多樣格式)
- 中國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