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校史

清華大學擁有百年歷史,所在地清華園原為康熙帝皇三子胤祉園林(熙春園)。1909年,清政府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留美預備學校「遊美學務處」及附設「肄業館」。1911年,改肄業館為「清華學堂」,不久易名「清華學校」。1925年始設大學部。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接管並建立「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清華與北大南開三校南遷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易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復校。1948年,國立清華大學校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接收,次年改為「清華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則於1956年在臺復校

清華學堂清華大學早期建築之一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清華由全科性綜合大學轉為多科性工業大學,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文革期間,紅衛兵運動從清華附中萌生,清華「井岡山」兵團聯合各高校掀起文革群眾運動浪潮,並因內部分歧引發北京最嚴重武鬥。改革開放後,清華大學逐步恢復理科人文社科經濟管理類學科,先後制定實施「211工程」「九五」「985工程」和「十五」規劃,確定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百年校慶之後,制定「雙一流」建設方案[1]

清華園前身

 
水木清華荷塘,明代即建樓閣、台榭
 
水木清華全景
 
近春園
 
荷塘

1958年,清華大學東主樓建設時曾挖出墓,2008年修繕東區八飯廳時挖出遷葬墓志銘石碑,為「皇明誥贈榮祿大夫前軍都督府同知原任誥封懷遠將軍錦衣衛指揮同知管南鎮扶(撫)司少溪田公暨原配淑人贈夫人黨氏遷葬墓志銘」,「皇明誥贈」表示為明朝皇帝所賜[2]。明代萬曆年間,在今圓明園南、北京大學西位置,為神宗外祖父武清侯李偉建別墅,名為清華園,又名李園,曾有「京國第一名園」稱號[3],舊址於清朝改建暢春園[4][5]

清華園前身為熙春園,始建於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3月,初為康熙皇三子誠親王胤祉的園林[2],為圓明園屬園。道光二年,被一分為二,西為春澤園(後更名近春園),東為涵德園[6],分別授予皇四弟瑞親王綿忻、皇三弟惇親王綿愷。綿忻無子,皇五子奕誴過繼於綿忻,繼承熙春園,俗稱「小五爺園」。皇四子奕詝繼承帝位為咸豐帝,為五弟奕誴親書匾額,改名為「清華園」。奕誴死後,長子載濂繼承。庚子之亂義和團曾集於園中設壇,事後載濂被削職,賜園為內務府收回,荒廢。[7]

清朝歷史學家陳夢雷曾在描繪熙春園所寫《水村十二景》中說:「村在城西北,河流環繞,榆柳千株。舊有監司建樓,其地俗呼『一間樓』,後入貴戚,而台榭增設矣。」表明明朝監司在此建立「一間樓」,後為貴族購買[2]。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長春園等,近春園遭到部分破壞,但核心區完好。1874年1月(同治十二年底),為慶祝慈禧四十大壽,同治帝拆毀近春園200餘殿宇,木料用於重修圓明園,從而形成今日「荒島」[注 1][8]

清華園前身
年代 西元年 名字 事跡或園子所有者
康熙四十六年 1707年 熙春園 初建,康熙皇三子誠親王胤祉園林
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 康熙帝在此過60大壽,題「熙春」園匾額[9]
雍正八年後 1730年後 歸屬康熙皇十六子莊親王胤祿[10]
乾隆三十二年 1767年 乾隆帝弘曆御園[11]
嘉慶元年 1796年 嘉慶帝顒琰御園[11]
道光元年 1821年 道光帝旻寧御園[11]
年代 西元年 名字 事跡或園子所有者 名字 事跡或園子所有者
道光二年 1822年 涵德園 道光三弟惇親王綿愷 春澤園 道光四弟瑞親王綿忻
道光八年 1828年 綿忻卒,收歸內務府
道光十六年 1836年 綿忻子奕誌及福晉
道光二十六年 1846年 綿愷嗣子、皇五子奕誴
道光三十年 1850年 綿忻福晉、奕誌福晉
咸豐二年 1852年 清華園 咸豐帝題匾額「清華園」 近春園
咸豐十年 1860年 奕誌嗣子、奕誴次子載漪
同治十二年前 收歸內務府
同治十二年十一月 1874年1月 同治帝諭令拆毀
光緒十五年 1889年 奕誴長子載濂
光緒二十六年 1900年 載濂革爵,收歸內務府
宣統元年 1909年 劃歸遊美學務處
民國二年 1913年 近春園長春園等併入清華學校[12][13]

清朝

 
庚子賠款債券
 
咸豐帝御筆親書之清華園匾額,位於工字廳正門

清華歷史源於1901年清政府八國聯軍所簽訂辛丑條約中約定的庚子賠款。到1904年,各國談判要求以折算賠款,同時價下跌,清廷需支付更多銀兩,財政極為困難。外務部於11月30日指示大清駐美公使梁誠與美國交涉用銀賠款問題。繼12月1日的第一次會晤後,12月5日上午,梁誠再次就用銀賠款問題會晤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期間海約翰提出「美國所收庚子賠款原屬過多」,兩方協商並確定核減賠款[14]。之後經過梁誠的努力溝通,老羅斯福於1905年5月2日同意重核,中間雖因粵漢鐵路廢約產生阻礙,但最終將商定減免賠款並將退還款項用於培養人才與赴美留學。1908年5月25日,美國國會同意將賠款處置權授予總統西奧多·羅斯福,12月28日,美國政府發佈退款命令,並於1909年1月1日生效[15]。當時對美國賠款折合24,440,778.81美元,年息4厘,羅斯福總統決定限定賠款基數為13,655,492.69美元,其餘部分從1909年1月起逐年退還清朝[16][17] 。後為紀念羅斯福總統對清華立校的貢獻,新建立的西體育館被命名為「羅斯福紀念體育館」,並在面牆上鑄其雕像[18]

 
1909年第一期留美生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7月11日,美國關於核減賠款的公文由駐華公使柔克義送達清朝,外務大臣慶親王答覆為:「體會新近貴國總統希望鼓勵我國學生赴美入學校及求高深學問之誠意,並有鑒於以往貴國教育對於我國之成效,大清帝國政府謹誠懇表示此後當按年派送學生到貴國承受教育。」同日,清朝外務部致函美國公使館,派遣唐紹儀作為特使赴美。函中稱:「從賠款退還之年起,前四年清朝將次第派送100學生;迨4年終局,我國將有400學生在美,從第5年起,直至賠款完畢之年,每年至少派送50名學生」[16]

 
1909至1911年校園規劃

1909年(清宣統元年),美國開始退還賠款。5月,美國公使館照會外務部,派漢務參贊丁家立為代表負責留美事務[19]。因美國大學9月即將開學,丁家立督促清政府:「急速選派,尚可及時。如再稍事稽延,則入學勢必逾期」[20]。5月29日,清政府外務部特派左參議周自齊處理留美事務。6月2日,外務部將《收還美國賠款遣派學生赴美辦法大綱》奏摺稿遞交學部,並未獲同意與上奏。兩部來往咨函意見不同:外務部尚書梁敦彥等人主張招收幼年生(15歲以下)留美,便於英文學習;學部聲稱幼年生「國學既乏根基,出洋實為耗費」,主張招收中年人(30歲以上)留美。最終取折中方案後,學部才最後同意與外務部會同上奏[20]

7月10日(農曆五月二十三日),外務部學部共同上奏《外務部為擬定收還庚子賠款遣派學生赴美辦法大綱事奏摺》並於當日硃批獲准,奏章中主張設立「遊美學務處」並附設「肄業館」。7月17日(農曆六月初一),遊美學務處正式建立[注 2]。8月25日,外務部、學部正式札派了外務部左丞左參議學部丞參上行走周自齊[注 3] 擔任總辦,由學部員外郎范源濂外務部候補主事唐國安擔任會辦[21]。同時,由駐公使館參贊容揆擔任駐美學生監督。最初在北京東城侯位胡同內辦公,後遷入史家胡同。9月,將西直門外「清華園」移交遊美學務處建設肄業館。[22]外務部中堂那桐選定清華園作為肄業館場地,經批准後,開始修理建築,原計劃1910年秋即可使用,不料工人罷工數月。期間建校門(現二校門)、修繕工字廳、建造一院(清華學堂西半部)、二院三院同方部北院,以及校醫院,先後於1911年前後竣工,建校時校園面積450畝(27公頃)[22][23]

1911年2月,肄業館改稱「清華學堂」(全稱為「帝國清華學堂」)[24],由軍機大臣那桐題寫校名[25]。3月,在宣武門內學部舉行入學複試,錄用全部468名學生[26]。1911年3月30日(農曆三月初一)舉行暫行開學儀式(中等科),4月1日高等科開學,4月3日(星期一)開始上課[27],教師由基督教青年會從美國聘請,遊美學務處同時也遷入工字廳辦公。學堂招收高小畢業生,學制八年,「四四」學制(中等科四年,高等科四年),同年改為「三五」學制。清華學堂的正副監督由遊美學務處總辦周自齊,會辦唐國安范源濂分別兼任[16][17][28]。10月,武昌起義爆發,舉國震動,清政府挪用本年退還賠款彌補軍費,導致清華學堂經費斷絕,原定正式開學儀式取消,校方將僅餘三千存款分發學生使之回家,11月9日起,學堂停課[17][28]

民國時期

清華學校時期

 
墨菲與丹納的1914清華大學校園規劃圖
 
1918年清華學校全體赴美留學畢業生在上海登船時合影

辛亥革命後,清宣統帝退位,中華民國正式建立[29]。1912年5月1日,清華學堂重新開課,返校學生僅360人,10月改名為「清華學校」[30]。不久,遊美學務處被裁撤,清華轉為隸屬外交部[31]。10月,唐國安呈文外交部,將清華學堂改名「清華學校」。監督唐國安自然成為清華學校第一任校長,原教務長周詒春任副校長。此時期,在校生約為500人,教員最初為30餘人(其中美籍教師約佔其半),改辦大學後教師增至50餘人(美籍教師19人)。學校以「培植全材,增進國力」為宗旨培養「領袖人才」[17]。學校為擴大規模,於1913年春請求將學校西邊的「近春園」(俗稱「四爺園」,道光帝賜第四子咸豐帝奕詝的皇家園林)併入[32]長春園東南隅[33]水磨村部分地段等亦一同併入[34][35]

 
1925年,國學研究所教授合影

1913年3月初,唐國安校長病逝校內。外交部周詒春繼任,任內財政寬裕,能夠設法擴充留美人數,增加在校生數,添置設備建築等。學制重設為「四四」學制。而自1914年起,更間年選派專科女生10名(有時不足額)留美,由公開考試決定。1918年1月4日周校長以力微任重,勞頓成疾,懇請辭職,外交部批准[36]周詒春辭職後,清華校長更迭頻繁。最初北京政府教育部任命范源濂為校長,但於1月6日被美國駐華公使反對,7日趙國材副校長請辭,被挽留並命其任代理校長。4月15日,外交部任張煜全(外交部參事秘書)為校長,7月1日到任。1919年12月23日,學生會舉行成立大會,張煜全校長命巡警干涉,引起公憤,宣佈罷課。1920年1月張煜全辭職,30日,外交部批准,並派羅忠詒繼任,由於學生拒絕未上任。2月16日起,董事會主席嚴鶴齡代理校長。8月,外交部派金邦正(外交部參事)任清華校長。1922年4月18日,金邦正校長辭職,外交部派曹雲祥(外交部秘書)代理校長。1924年5月12日,曹雲祥被任命為正式校長[37]

曹校長在任約6年中,清華學術規模有了巨大突破[38],從中等留美預備學校過渡為綜合性大學,辦學目的也從從派遣留學逐步轉為培養本國人才[39]。1925年春成立清華學校研究院國學門(通稱國學研究院),聘請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李濟等為導師[40]。1925年5月,成立大學部,分文、理、法三院,並附設研究所。大學部招收的學生稱為新制生,而留美預備部學生為舊制生,至此,清華學校由留美預備部、大學部、國學研究院三個部分組成。至1926年,大學部共成立17個學系,包含中國文學系西洋文學系、歷史學系、經濟學系、教育心理學系、物理學系、工程學系、體育學系、音樂系等。至此,清華改辦大學的初步框架形成[41][42][43][44][16][17][22]。然而此階段的清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45]。1927年6月,國學大師王國維憂憤國事,於北京昆明湖自殺,震驚全國[46]梁啟超亦因病離校就醫。同月教務長張彭春遭反對勢力攻擊而辭職,校園爆發「挽張去惡」風潮,學生遊行要求改造清華[47],曹雲祥校長被迫接受「教授治校」的治校原則[45]

五四運動時期的清華
左圖:清華學生在操場焚燒日貨;右圖:清華學生市中心演講(聞一多作)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北京城內十多所學校數千人示威遊行。當日晚,高等科二年級學生聞一多岳飛滿江紅》貼至飯廳門口以示決心。5日,清華學生召開會議,一致通過三件事:(1)與北京學生採取一致行動,宣佈從即日起罷課;(2)組織成立「清華學生代表團」;(3)派代表與北京各校聯絡,互通聲氣。[48]7日,清華學生代表團成立,開始進行有組織演講、聯絡、會見各國公使、致電巴黎和會等。9日,清華校內掛半旗,張貼標語,全體同學在體育館舉行「國恥紀念會」,會後在大操場焚燒校內日貨。會上共同宣誓[48]:「口血未乾,丹誠難泯,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中華民國八年五月九日,清華學校學生,從今以後,願犧牲生命,以保護中華民國人民、土地、主權,此誓。」[49]6月3日、4日,清華組織「救國十人團」和18個宣傳隊進城開展演講,3日,百餘人演講,40餘人被捕;4日,160餘人演講,近百人被捕。學生運動獲得北京、上海工人支持,開始罷市罷工。4日下午,北京政府迫於壓力釋放學生。「五四」運動後,更多新思潮湧入清華,促進了清華學生的覺醒[50]

 
韋傑三君死難紀念碑

1926年3月13日,清華舉行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周年大會,邀請李大釗陳毅來校演講,鼓舞了同學的革命志氣[51]。3月18日,北京民眾為反日本入侵而遊行請願,遭到段祺瑞政府打壓,清華學生韋傑三犧牲,20餘人受傷,是為三·一八慘案[52]

此期間,清華經費充足、園林優美,學習環境十分理想。1914年10月,美國建築師墨菲小丹納英語Richard Henry Dana Jr.為清華學校制定第一個校園規劃[53],佈置兩個學校:八年制的留美預備學校和四年制的綜合大學[54]。1916年,一院(清華學堂)大樓向東擴建。同時期建成清華「四大建築」:1916-1919年建圖書館體育館科學館,1917至1920年建成大禮堂,內外均採用西方古典形式,石板瓦坡屋頂、紅磚牆身、園拱窗、花崗岩勒腳台階,均有墨菲主持設計,建築原料從國外進口,耗費百萬餘元。1911年到1928年,除工字廳外,建築面積達45500平米,校園佔地約為1200餘畝[16][18]

學校對學生的要求高,在1911至1921年間淘汰率高達32%[55]。清華強調體育鍛煉,讓學生擁有強健體魄,自清華學堂初建即設立體操課,平時積極督促學生鍛煉,午後有一小時「強迫運動」,關閉宿舍、教室、圖書館,由專門人員督促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在中等科開辦必修童子軍訓練;在高等科開辦必修軍事訓練(兵操),由西點軍校畢業軍官擔任教官。要求學生畢業前必須通過五項運動最低標準(游泳百碼跳高跳遠擲鐵球),如有一項不及格則扣發畢業文憑,取消出洋資格。1912年10月,北京學界運動會舉行,清華、協和匯文三校得分最高,故清華發起三校「三角運動會」,成為北京最早校際大賽。[注 4] 1913年2月,清華派選手參加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第一屆遠東運動會」,開中國學校參加國際競技之先河,其中潘文炳更獲得個人總分第一[56][57]

學校不乏各界名人學者前來演講,1914年11月5日,梁啓超先生來校演講,以「君子」為題勉勵學子應當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完全人格。其引述《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勉勵學子(之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被定為校訓),還對清華學子以及厚望[55]:「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之俊秀,為師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遊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所謂君子人者,非清華學子,行將焉屬?」

清華學校的課程、教材等均仿照「美國學堂」,許多教師來自美國。1911年2月,共有17名美籍教師在清華執教,是清華第一批外籍教師,並承擔大部分教學工作。外籍教師在清華主導教學工作,一直到大學部創立,許多清華留美生返校服務,中國教師才逐步取代了外籍教師的優勢地位,成為教師隊伍的主角[55]。清華學校的體育兵操、課外活動等大多模仿美國學校;學校的行政組織形式,比如董事會、評議會、教授會等,也是仿照美國。英語是校內通用語言文字[55]英國哲學家羅素訪問清華時表示:「清華學校恰像一個由美國移植到中國來的大學校」[58]

國立清華大學時期

 
國立清華大學大門(今二校門

1928年1月11日,曹雲祥校長辭呈獲准,嚴鶴齡再次代理校長職務,1月14日到任,4月6日即請辭。外交部保定軍警執法處處長溫應星繼任清華校長。此時期北伐成功,6月北京政府被驅趕,南京國民政府掌控北京,6月11日,國民政府大學院、外交部致電清華學校原教務長梅貽琦,令其代理校務。22日,學生會發佈宣言呼籲改辦清華大學。8月,大學院大學委員會舉薦孫科任校長,孫科當即辭職;17日,南京國民政府會議批准由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外交部長王正廷議案,任命羅家倫為校長,29日,王正廷向羅家倫發佈訓令,任命其為「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張奚若錢端升起草學校規程,力爭添加「國立」二字,9月5日大學院正式發佈《國立清華大學條例》,18日,羅家倫宣誓就職並宣佈國立清華大學成立,任職期間,羅家倫對學校組織結構大加整改[59][60]

原隸外交部清華董事會隸屬問題再次突顯,大學院與外交部爭奪清華管理權,最終會同管理,併合組董事會治理。後於1929年4月,經羅校長努力,董事會集體辭職,清華直屬教育部。1929年4月30日,國民政府行政院決議,將清華基金轉由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管理,「清華校務及游美學務基金保管委員會」在南京開會通過。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北平落入閻錫山之手,校內親閻錫山勢力醞釀「倒羅運動」,再加上羅家倫長期與學校師生意見不合[61],5月20日,清華學生代表大會提出「請羅家倫自動辭職」議案,22日,羅校長辭職離校。後閻錫山指派與其同為山西人的清華校友喬萬選為清華校長,但是遭到清華師生以反對軍閥力量把持校政為由,拒絕喬萬選。6月25日,喬萬選企圖以武力接收清華[62],清華學生護校糾察隊率領學生阻擋,並迫使喬萬選簽字保證「永不任清華校長」。清華校務暫由校務會議維持,清華進入長達十至十一月的無校長時期,期間主要為葉企孫馮友蘭負責[17][63]

 
停在大禮堂前的單翼教練機
1936年航空工程組殷文友、張捷遷設計
 
第一個航空風洞

1931年4月3日,國民政府教育部訓令任命吳南軒為校長,16日到校,20日宣誓就職。後因「獨攬大權、蔑視教授人格」被教育部質問,於6月請辭並斷絕學校資金、暗示武力解決。學生會召開全校學生緊急大會,斥責吳南軒,成立護校委員會。教授會成立校務維持會向教育部請願[64]。7月3日,教育部迫於壓力,批准吳南軒離校,委派翁文灝代理校務。9月24日,教育部電准翁文灝因事請假,由葉企孫代理校務。由教育部長李書華推薦,10月14日,教育部訓令任命梅貽琦(時任清華留美學生監督處監督)為校長,12月3日歸國到校就職,在校長就職典禮上提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的理念,此理念對清華有着深遠的影響[17][65][16]

梅貽琦校長終能獲得清華師生的充分支持,在任期間長達17年,為清華最久任的校長,且對學校建設貢獻巨大,確定了其著名學府之地位,而梅貽琦也因此被稱為清華永遠的校長[66]。他的辦學理念「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而謂也,有大師而謂也。」的闡述廣為推崇。此時期,梅校長大力延聘名師,讓此時的清華園名師雲集,如文學院的馮友蘭朱自清聞一多陳寅恪吳宓金岳霖等;理學院的葉企孫吳有訓周培源陳省身等;法學院有陳岱孫。在治校理念上,確立了「民主治校原則」,也稱為「教授治校」,清華的教授會、評議會、校務會以及各種專門委員會,多由教授擔任[16][65][67],讓教授能積極參與學校事務[68]

從1928年至1936年期間,學生大量增加,不算研究生的話,學生人數從400人增長到1223人,並於1928年秋首度招收女生15名[注 5][69][70],並逐步增加到100名以上,還擁有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的留學生20餘人。由於報考人數激增,入學錄取率依舊下降,從23.1%下降至8.2%,競爭激烈。學校考試嚴格,淘汰率很高,平均淘汰率為27.1%,理學院工學院甚至接近70%,學生學習格外刻苦緊張。由於清華學生學習較好、外語水平較高,就業出路較為寬闊:出國留學政府機構或私人企業、中學老師、改行,其中較多畢業生成為教職員工,佔34%。至1929年夏,最後一批留美生出國,結束留美預備部。1933年,教育部令清華大學從全國招考「留美公費生」,最初招3屆,每屆25人,後決定續招3屆,每屆20人,卻於1937年停止。故共舉辦4屆,錄取93人,其中清華畢業生39人。留美公費生由清華留美經費撥付費用,一般留學兩年。自1935年起,留美之前還將在國內考察學習半年至一年[67]

學校強調「通才教育」,文學院培養「知識廣博」「中西兼重」,理學院工學院注重基礎研究,法學院則更重視與國計民生的聯繫和實踐。學校重視科研,至1935年6月共設立10個研究部(全國共27個),又相繼成立幾個特種研究所。此時期,學校培養大量優秀傑出人才,並在航空算學物理化學農業文學歷史等各領域成為全國學術中心之一[67],並產生許多科研成果,挼在在自然科學方面,熊慶來的熊氏無窮數[71]孫光遠微分幾何的研究、吳有訓對X射線的研究[72]趙忠堯γ射線散射的研究[73]、周培源對流體力學湍流的研究、黃子卿在等張比容測定的研究等,在當時都是中國一流研究;在工程方面,機械系教授王士倬建造了中國第一座航空風洞;人文方面,朱自清的散文、聞一多在《詩經》、《楚辭》的研究、俞平伯關於《紅樓夢》的研究、王力聲韻學訓詁學的研究等,在學術界影響深遠[68]

 
告全國民眾書

1935年秋,在日軍危及華北之時,部分清華學生成立北平國立清華大學學生自治會救國委員會[51]。12月6日,北平學生自治會聯合發表了《北平各校通電》,號召抗日[74]蔣南翔草擬清華大學救國委員會《告全國民眾書》,喊出:「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75]。12月9日,一二·九運動爆發[76][77],清華學生趕往西直門燕京等校學生會合進行遊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等口號。[78][79]12月16日,更大規模遊行展開。次日,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頭版頭條刊登報道:「5000中國人奮起反對日本統治,警察擊倒60——北平學生被打,『貞德』被捕」,其中將清華女學生陸璀譽為「中國的貞德[48][80]。1936年2月19日,參予學生運動的救國會與學校教授會為了上學期期末考試補考問題發生對立,教授集體辭職。22日,由學生會與用功讀書學生組成之護校團發起挽留教授。23日,梅校長自南京回校,處分救國會帶頭分子,並慰留所有教授。29日,冀察政務委員長宋哲元派兵進入校園逮捕二十一名左派學運學生,後經校方多方奔走,獲得保釋。12月,西安事變爆發,校園左右派學生對立。28日,由潘光旦教務長宣佈解散校園一切學生運動[47]

長沙臨大、西南聯大時期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

1935年,北平的局勢日益危急。為了防止突發的不利情況,清華大學秘密預備將學校轉移至湖南長沙。當年學校撥巨款在長沙嶽麓山山下的左家壠(今址為中南大學)動工修建一整套的校舍,預計在1938年即可全部完工交付使用。1935年冬,清華大學又從清華園火車站,連夜秘密南運幾列車圖書、儀器等教學研究必需品到湖北漢口暫時保存,隨時可以運往新校址[81]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至28日北平淪陷[82]。8月,清華大學奉令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在長沙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任命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三校長為臨大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共同治理校務[83]。10月25日,臨大開學,11月1日上課[84],設4個學院17個學系。至11月20日,在校生共1452人,其中清華631人,教職員共148人,其中清華73人[85]

1938年1月,南京被日軍佔領,中華民國政府遷都重慶武漢危急,學校不得不遠遷雲南昆明。2月,第一學期結束後,器材書籍已陸續分批運往昆明,全校師生分海陸三途進入雲南[86][87]:一、海路:女同學和體弱男同學,自長沙粵漢鐵路廣州,以廣州珠江對岸之嶺南大學為招待站,然後分批自廣州乘船經香港、安南(今越南)海防,再由滇越鐵路,分3日抵達昆明。二、陸路(桑東旅行團):沿湘桂公路桂林,經柳州南寧安南。三、陸路(滇旅行團):派陸軍中將黃師嶽擔任團長,率領284名男生、11名教師、幾名教官與醫生,於2月19日自長沙出發。由長沙至湖南益陽搭船,再由益陽步行經過湘西常德抵達沅陵,由沅陵芷江晃縣乘卡車快速通過,再穿越雲貴高原貴陽平彝曲靖),直達昆明。長途跋涉3000餘里,於4月28日抵達,歷時68日,實際步行40天[88][89]

1938年4月2日,教育部轉知:奉行政院命令,並經國防最高會議通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領導行政體系沿襲長沙臨大,並依據照國民政府1938年頒發《大學組織法》施行。設置常務委員會為最高權力機構,由清華校長梅貽琦任主席。由於北大校長蔣夢麟和南開校長張伯苓同時在重慶任職,而梅貽琦常駐昆明,則成為實際管理者[87]。1938年5月4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昆明、蒙自兩地開課,其中兩學院在蒙自上課。8月23日,文、法學院遷回昆明,不久新設師範學院。9月28日,日軍飛機轟炸聯大教職員宿舍。1939年10月4日,各學院集中至新校舍後開學。[注 6][86][88]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門

1940年日軍攻入越南西南聯大準備前往四川,在四川敘永暫設分校。一年級新生及先修生在分校上課。次年夏,局勢穩定後,敘永分校結束。1941年,30餘學生應徵翻譯,為飛虎隊服務;1941至1943年有12名聯大學生被錄取為空軍飛行員[90];1942年,部分學生參與中國遠征軍作戰;1943年至1944年,400多學生應徵對日作戰翻譯;1944年,日軍直逼貴陽重慶、昆明,國民政府發動青年從軍運動。12月8日,聯大200多名從軍學生參加印度遠征軍,大部分在印度阿薩姆邦密支那的蘭伽(Ramgarl)學習汽車駕駛,隸屬輜重兵14團[91][92]

西南聯大期間,三校師生以「剛毅堅卓」的校訓為指導,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開展教學、科研工作。由於清華擁有庚款,戰前搶運了不少圖書、儀器設備,因此對聯大貢獻較多。由於北大並無工學院南開僅有化學工程系,因此聯大工學院基本上為清華工學院的延續。聯大規章制度也基本沿襲清華制度,時任聯大經濟系主任陳岱孫曾總結:「西南聯合大學校內領導體制和清華大學有相似之處。清華大學的領導體制,在西南聯大期間,仍然發揮作用,制度的延續性並沒有中斷。」[91]

西南聯大期間,清華還單獨設立清華大學昆明辦事處、清華大學研究院、清華特種研究所。研究院自1939年起逐漸恢復,設有文科理科法科3個研究所共12個學部,招收研究生。特種研究所為利用庚款基金利息單獨舉辦,包括農業航空無線電金屬國情普查五個研究所。1934年成立農業研究所,1936年於南昌成立航空研究所,1937年於長沙成立無線電、金屬研究所。之後均前往雲南昆明並成立國情普查研究所。其中航天、無線電、金屬研究所均直接服務軍事研究,研製軍用飛機軍事通信英語Military communications,研製出中國第一個電子管抗戰勝利後,各研究所併入相關各系[86][89][93]

 
一二一事件
 
1946年5月4日,西南聯合大學舉辦結業典禮,正式宣告結束

日本佔領期間,清華園遭到嚴重破壞,建築物40%以上損壞,各類設備全部損壞,未南遷圖書八成被損。1937年7月29日,北平失陷,清華園陷落,少量滯留教職工成立清華大學保管委員會保護學校。1938年9月開始,日軍開始強行搜查、搶奪清華物資。10月13日,日軍牟田口部隊強佔校園。1939年春,日軍野戰醫院152病院進駐清華園。佔領期間,以各系館為傷病住房,以圖書館為治療室、手術室,以體育館馬廄,以新南院妓館,殘酷屠殺留守教職工[94]

1945年11月25日,聯大雲大等4校學生自治會組織6000多人,在聯大校舍草坪舉行反內戰時事晚會,錢端升等教授演講。國軍第5軍士兵在牆外鳴槍威脅,並有人員切斷電源擾亂會場。後引起昆明學校聯合罷課,學生呼籲停止內戰、組件聯合政府。12月1日,在國民黨黨務主任李宗黃雲南警備總司令關麟征、第五十五軍軍長邱清泉帶領下,軍政部第二軍官總隊百餘人襲擊聯大、雲大等校,炸死4人,重傷25人,即為「一二·一」慘案。之後,罷聯舉行更大規模抗議活動,各校罷課、罷教、罷工[95]

國立清華大學復員時期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有關三校復校的佈告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兵團政治部佈告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三校開始準備復員。10月27日,陳岱孫前往接收清華園校舍並開始組織修繕。1946年5月4日,聯大結束,三校復員。10月10日,清華恢復上課。清華在戰爭傷痕下努力恢復發展,到1948年,校園面積擴大到1600多畝。相比戰前擴充了農學人類學氣象學法學航空工程化工建築等院系。但由於戰爭動盪、經濟崩潰,學校教學和學術研究只能勉強維持,眾多研究所未能招生。[96][97][98]

1948年3月28日,華北學聯舉行平津同學萬人營火晚會,成立華北院校自治會保衛自治權利聯合會,後被當局查禁。之後各校開始罷課、罷工。4月11日,由特務組成的「北平市民反罷課清共委員會」暴力攻擊北大師院,宣稱「下鄉清共」「搗毀清華、燕大」。清華教授會宣佈罷教,900餘名學生組織糾察隊保衛清華校園。5月30日,華北12院校學生在北大民主廣場舉行「反對美國扶植日本,紀念『五卅』大會」。6月4日,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聲明:「此舉對中美間的傳統睦誼有嚴重的損害,倘若繼續進行,可能致不幸之結果」,美國駐上海總領事卡寶德說中國學生是受美國「恩惠」得到教育,連日常所需糧食也是依賴美國的慷慨施捨。6月17日,清華大學包括吳晗朱自清等110名教師發表聲明拒絕美援平價麵粉[99][100]

1948年11月24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進攻壓力下,國民政府教育部督學來北平與清華、北大校長商談「遷校」事宜。並於12月14日、15日派專機接走清華5位老師[101]。12月13日,解放軍從南面進軍至北京西郊,繞開圓明園古蹟和清華、北大,從萬壽山以西繞行,並於次日佔領豐臺。時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於15日凌晨2時加急電令指示:「請你們通知部隊注意保護清華、燕京等學校及名勝古蹟等」。解放軍與國軍肉搏戰於學校牆外,不久國軍退守城內。15日,解放軍進駐海淀鎮,清華園成為最早被解放軍佔領並宣告解放的國立大學[102]。12月18日,解放軍第13兵團政治部在清華大學西校門及體育館前張貼佈告,稱[103][104][105]

為佈告事:查清華大學為中國北方高級學府之一,凡我軍政民機關一切人員,均應本我黨我軍既定愛護與重視文化教育之方針,嚴加保護,不准滋擾,尚望學校當局及全體同學,照常進行教育,安心求學,維持學校秩序。特此佈告,俾眾週知!
 
台灣清華暨西南聯大校友代表團贈紀念碑

梅貽琦校長於12月14日因公入,由於北京城內外交通中斷,留在城內。21日,國民政府派飛機運載梅貽琦等人前往南京。12月17日,第95次校務會議推舉馮友蘭為校務會議臨時主席,代理主持校務。19日,國民政府飛機空襲清華園,落炸彈4枚。1949年1月10日,清華大學被北平市軍管會接管[104][106]。1949年後,包括校長梅貽琦在內的部分人員隨國民政府遷往台灣。清華園及大部分員工、學生歸屬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為「清華大學」[107][108]台灣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於1955年由梅貽琦校長主持建立,次年由中華民國政府批准「在台復校」,沿用原校名。[109]

從1980年代開始,兩校各項交往日漸頻繁[110];1991年兩岸清華80週年校慶時,在陳省身的建議下[111],兩岸清華第一次正式官方往來[112];2001年兩岸兩校共慶90周年校慶,並於2011年百年校慶前後逐步開展各類教學科研合作與文化交流,「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104][113][114][115]

共和國初期

1949至1951年

1949年1月10日,清華大學正式被北平市軍管會接管,次日撤銷訓導處。清華同學組織上千人參加的「迎接解放人民服務委員會」開展宣傳工作。1月31日,眾多清華學生迎接華北野戰軍進入北平,2月12日,參與天安門廣場十萬人參加的「慶祝北平解放群眾大會」。3月1日,在清華大禮堂舉行了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全體盟員大會,3月15日成立清華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代表大會和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籌委會,成為全國第一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基層組織[103]。5月4日,成立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任命物理學家葉企孫為校委會主席,主持校務[116]

 
清華大學國徽設計組成員和各類設計方案合影
 
清華設計國徽模型
 
清華學生加入韓戰獎狀

1949年7月,新政協籌委會在《人民日報》等各大報紙上刊登《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的啟事》,清華大學營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被聘為國旗國徽初選委員會顧問之一。營建系林徽因等於10月23日提交了以為主體,以國名、五星齒輪、嘉禾為題材的紅綬穿璧國徽設計方案。1950年6月10日,全國政協常委會原則通過使用天安門圖形。6月12日,應周恩來總理邀請,梁思成召集營建系教授組成清華大學國徽設計小組,實測天安門城樓繪製形狀。6月20日,國徽審查小組最終選定清華大學國徽方案。6月23日,政協會議通過國徽方案,9月20日發佈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佈國徽圖案。此外,根據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關於在天安門前豎立紀念碑的決議,清華的梁思成、林徽因等人關於以碑文為主、浮雕為輔的主張被採納,並參與設計紀念碑[103]

1949年9月27日,清華師生在大禮堂集會迎接新中國誕生,從政協會議回來的吳晗傳達了當天決議。10月1日晨,清華師生到清華園火車站乘車進城,從西直門下車後,由馬約翰等領隊,軍樂隊、各院系隊伍前往東單廣場集合。下午三時,開國大典開始,清華方陣位於群眾遊行最後經過天安門。10月3日,陳毅前來清華視察,號召師生適應潮流、改造思想、加強業務修養。1950年,毛澤東手書6幅清華大學校名並擇其一作為清華大學新標識[117][103]

1950年6月,韓戰爆發。清華師生1500多人自願報名去前線參戰[118],最終50名學生投筆從戎,被批准參加軍事幹部學校[119]

建設多科性工業大學時期

 
 
清華主樓

1952年前後,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仿照蘇聯社會主義模式進行大規模的院系調整,清華的法學院、文學院、理學院、農學院、航空等院系被劃歸北京大學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校,北京大學等校部分工學專業劃歸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從一所全科目綜合類大學變成僅擁有建築土木水利機械動力電機無線電石油八個工程系的工程技術大學[120]。這一強制改革把人文教育趕出校園對清華發展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121],同一時候的三反五反開始控制教授們思想和學術自由[122]

1953年起,隨着中國開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過渡,清華和其他院校共同開始以「學習蘇聯先進教育經驗」為主的教學改革,主要措施是:明確各院校具體培養目的,改變系科,重新設置專業,指定新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採用蘇聯教材,學習蘇聯教學法,加強基礎課,開展實踐教學,聘請蘇聯專家講學等等[123]

清華各院系原本不設置專業,實行「通才教育」,大四才着重專業學習,「教育改革」中按照蘇聯工科大學模式設立專業,按計劃培養技術人才,到1959年共有32個專業。清華原本實行學分制,兼有必修、選修課,「教育改革」後實行學年制,要求必須完成教學大綱要求,不能自由選課,一般不能轉專業。清華學制原本四年,1953年5月,校長蔣南翔接連請示改革,最終經過批准,本科學制改為五年(建築學專業為六年,1955年始建的新技術專業為五年半)。「教育改革」中,各系逐步建立統一教學大綱,建立眾多教學研究機構,翻譯大量蘇聯教材,1954年全校388門課中,使用中蘇聯教材及參考書155種,俄文原版教材及參考書162種,只有一門課是中國自編教材。到1960年8月,先後聘請蘇聯專家62位[123]

20世紀五十年代,世界科技,特別是原子能工業快速發展。1955年9月,高教部派以清華校長蔣南翔為團長,清華錢偉長邢家鯉,北大周培源胡濟民等人組成的代表團出國考察蘇聯高校原子能專業情況。11月5日,蔣南翔完成《高等教育考察團訪蘇報告》,提出並逐步落實了設立新專業的計劃,在北大設立核子物理電子學無線電物理、放射化學專業,在清華設立實驗核物理同位素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藝學、電子學無線電物理、半導體電介質空氣動力學固體物理熱物理自動控制等10個新技術專業。同時調整招生人數,使1956年新設的工程物理系共招生540-600人,佔全校新生1/4以上。之後幾年,迅速獲得了核廢料處理的「721任務」、標誌工業製造能力的數控銑床、自行設計建設的屏蔽式實驗核反應堆、全國第一套電視發射轉播設備、第一台六階非線性小型模擬計算機、第一台三自由度飛行模擬實驗台電子管計算機911機、電晶體小型通用數字計算機112機等成果[124]

左圖:60年代清華大學的實驗反應堆;右圖:自動控制系製作電子模擬計算機
 
《1960年校園總體規劃圖》

1957年至1958年春的反右鬥爭中,清華大學共有571人被劃右派,其中教職員222人,學生349人,約佔學生總數的5%[125]。1958年後,隨着大躍進的開展,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教育事業「大躍進」,提出「15年內普及高等教育」的「左」傾激進目標[注 7][125]陸定一劉少奇等也激勵每個省、每個專區、每個縣、每個鄉,都要辦起高等學校。與此同時,開展了更為深刻的「教育革命」,其中包括「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勤工儉學」和「教育支援農業」等工作,在此契機下,清華大學師生承擔了解決首都用水問題的密雲水庫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等實踐工作。1958年,機械製造鑄工焊接水工等專業上百名學生開展半工半讀試點。9月,237名師生前往河南河北參與採礦、化驗工作。10月24日,召開全校師生煉鋼動員大會,各單位開始大煉鋼鐵。1962年,近百名職工前往北大荒創辦克山農場,運回大豆80萬斤和十幾噸副食品[126]。1963年10月14日,1300多名四、五年級學生、200多名研究生和部分教師赴西郊上莊公社參加農業勞動3周。1965年9月1日,四、五、六年級學生和部分教職工共4000餘人分別到延慶懷柔平谷三縣和海淀區參加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一年。還有水利、土建、動力、電機等系師生200人組成水利工作隊分赴延慶懷柔等縣幫助農村進行水利建設[127]機械製造系四年級學生在畢業實習中,為瀋陽第一機床廠上海柴油機廠等單位完成200餘項中等複雜程度的技術設計工作[123]

 
紅線為原京張鐵路

從五十年代到文革爆發前,在蔣南翔校長的領導下,清華逐漸形成了「又紅又專」和「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特色。1955年,蔣南翔在《人民日報》發佈《共產黨員是先進科學家的光榮歸宿》一文,並推動知名學者、老教師劉仙洲梁思成張子高張維張光斗等30多人入黨。1961年,蔣南翔提出「兩個擁護和一個服從」(擁護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服從國家分配),4年後勉勵學生在政治思想上永不止步地「上三層樓」。1953年,清華率先實行「政治輔導員」制度,讓優秀學生黨員「雙肩挑」(一邊專業學習,一邊政治工作),延續至今。那時的清華被稱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126]

馬約翰等優秀體育教師的率領下,清華延續建校以來傳統普及體育鍛煉,1957年,蔣南翔提出「爭取健康地為祖國工作五十年」口號,激勵清華人至今。同時,從1954年起成立近40個不同項目體育代表隊,運動員超過450人,到1965年共培養國家級運動健將11人、以及運動員20餘人,在北京市高校運動會上連奪6次男子團體第一名和5次女子團體第一名。清華各類學生文藝社團迅速發展,學生藝術團擁有軍樂民樂弦樂合唱舞蹈話劇鋼琴口琴手風琴京劇曲藝地方戲舞台美術等13支隊伍,近1400人[126]

1958年至1966年,學校校園不斷擴大,根據《1960年校園總體規劃圖》,學校將擁有2.5萬學生和8500教職工,並將校園向南向東擴展。原貫穿校園的京張鐵路(地基位於今「學堂路」)東移800米至今五道口[128]。新建中央主樓、西主樓、東主樓、工程物理系系館精密儀器系館(9003大樓)、各類實驗室和校辦工廠。在昌平新建原子能研究基地(今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129]

文化大革命時期

文革前期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革紅衛兵運動萌發和誕生的搖籃[130],從20世紀六十年代初以來,附中的幹部子女以帶着「血統論」氣息的「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姿態,與學校共同提倡「階級鬥爭論」,強調家庭出身的優越感。1966年5月初,清華附中「預科65級一班」部分學生與校方產生嚴重對立。在五·一六通知的鼓舞下,他們貼出了大字報《最積極、最自覺地參加這場尖銳的階級鬥爭》,受到校方的阻止。5月29日晚,七八位高年級學生在圓明園遺址聚集討論,決定使用「紅衛兵」署名[131],意為「毛澤東的紅色衛兵」。6月2日,貼出「紅衛兵」大字報《誓死捍衛毛澤東思想、誓死捍衛無產階級專政》響應北大聶元梓大字報,引來各中學觀看和署名支持[132]

 
拉倒二校門後的碎片
 
正在被拉倒的二校門
原載《清華人》2009年第1期[133]

6月24日至7月27日,清華附中先後貼出「論無產階級的革命造反精神萬歲!」的三篇大字報。前兩篇被轉交毛澤東,毛澤東於8月1日親筆回復,對清華附中紅衛兵運動表示堅決的支持。三篇大字報被《人民日報》和《紅旗》全文刊出。[134] 毛澤東先後8次接見紅衛兵,將紅衛兵運動推向高潮並迅速轉移至大學生和社會人員中,紅衛兵開始進行「破四舊」「大串聯」,1966年8月24日下午,清華老校門——「二校門」被紅衛兵以「象徵」為由拉倒,原址於1967年5月4日建立中國第一座大型毛主席塑像,5月5日的《人民日報》報道這一「盛況」,並在全中國掀起了瘋狂建立毛主席塑像的浪潮[135][136]

1966年6月8日,以葉林為首的工作組(劉少奇過問,夫人王光美參與)進駐清華大學[137],將從校長兼黨委書記蔣南翔到各班主任、政治輔導員打為「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牛鬼蛇神」,接管清華黨委,對造反學生進行批評打擊。工程化學系902班蒯大富等激進造反學生受到衝擊,開始反抗。6月21日,蒯大富提出「炮轟工作組」,宣稱工作組不代表革命,要求奪權,史稱「6·21事件」。工作組對其進行批評、開除團籍並關押18天,將50多人打成「蒯氏人物」,打擊近500人,發生數起自殺事件,兩人死亡[138][139]。 7月,毛澤東回京,斥責工作組,支持造反派,並暗示與劉少奇的分歧。8月下旬,清華園中貼出批評劉少奇的大字報,10月,貼出「打倒劉少奇」的大字報[140]

1966年12月19日,經「無產階級司令部」授意,以打倒劉少奇等為出發點的清華最大紅衛兵組織、一統清華「文革」的「清華大學井岡山兵團」成立,蒯大富任第一把手,被稱為「蒯司令」[141]

 
清華主樓前萬人批鬥王光美大會

12月25日,在中央文革小組授意下,清華大學井岡山兵團的5000多師生開展「反劉少奇、鄧小平」遊行,將浪潮推向全北京,被稱為「一二·二五大行動」。[140] 1967年1月6日,蒯大富等人實施了所謂「智擒王光美」計劃,以劉少奇女兒劉平平受傷為誘餌,將王光美引出並扣押。[138] 4月10日,經「無產階級司令部」 同意,清華「井岡山」在清華主樓前召開了數十萬人參加、旨在揭露劉少奇的「批鬥王光美萬人大會」。300多個造反派組織參加,彭真薄一波陸定一等300多名老幹部陪斗[140][142][143]

1967年4月14日,因為內部對文革一系列重大問題存在分歧和論戰,井岡山兵團分裂為「兵團總部」(或稱「團派總部」,簡稱「團派」)和「四一四串聯隊」(或稱「四一四革命串聯隊」,簡稱「414派」或「四派」)。雙方對於成立「革委會」的革命群眾組織代表和革命領導幹部代表爭執頗大[144]

4月30日,「團派」召開擴大會議,宣佈成立清華大學革命委員會籌備小組,由蒯大富等11人組成。5月29日晚22時,「414派」成立「清華大學井岡山四一四總部」,與「團派」正式對立,其宣言指出「兵團總部已不是無產階級的代言人了。」「團派」屬於造反派,「414派」屬於造反派中的保守派,兩派之間矛盾集中於三個問題:如何理解「文化大革命」?如何評價「文化大革命」前十年?如何對待幹部隊伍?[144][145]

1967年冬,中共中央為避免混亂,要求所有大、中學校學生一律返回學校,進行「複課鬧革命」。1968年3月,「楊、余、傅事件」後,中央文革小組鼓動再次開展「反右傾」鬥爭,提出「對派性要進行階級分析」,清華兩派矛盾開始膨脹,小型武鬥不斷[146]

1968年4月23日至7月27日,清華紅衛兵兩派之間爆發了百日大武鬥,是北京最為嚴重的武鬥事件[146],動用各種棍棒、石塊、土槍土炮、化學劇毒弓箭、地雷手榴彈半自動步槍燃燒瓶、土坦克等裝備,針對大禮堂、 東區浴室樓、科學館等建築進行搶佔與爭奪。武鬥期間,共致使18人死亡,1100多人受傷,30多人終身殘疾,直接經濟損失1000餘萬元。其中最為慘烈的是,針對東區浴室的5月30日大戰,以及7月初,「團派」將「414派」部分人員長期圍困於科學館,武裝堵截出口,使用地震儀尋找並炸塌「414派」地道,放火燃燒科學館頂層,最終迫使「414派投降」[140][147][148]

7月27日,中共中央教育部實行軍事管制,意圖停止高校武鬥。同日,一支三萬多人組成的工人、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清華,由中共中央警衛部隊(8341部隊)副團長張榮溫率領。團派拒絕停止武鬥和交出武器,並且公然與工宣隊對抗[149],用長矛、手榴彈、步槍等襲擊工宣隊工人,導致5名工人被殺害,731位工人受傷,震動北京城,史稱「七·二七事件」。「七·二七事件」直接導致了毛澤東最終終止全國群眾武鬥,次日凌晨3點半,毛澤東林彪緊急召見包括蒯大富在內的「北京紅衛兵五大領袖」,針對清華「七·二七事件」要求迅速停止武鬥,歡迎工宣隊進入[146][150][151]

文革中後期

1968年8月,工宣隊開始着手以學習班、學軍、學農、學工等方式來「再教育」和「改造」當時在校的60屆到65屆大學生,事實上是逼迫他們進行「交代罪行」「寫檢查」「站隊」。同時,大批紅衛兵學生響應毛澤東「上山下鄉」號召,奔赴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1968年底到1969年初,根據上級指示,工宣隊使在校的60屆至63屆四屆學生集體「畢業」、分配工作(數百名因政治表現暫緩分配),留校的64屆、65屆進農場、部隊、工廠進行「鍛煉」,並於1970年夏「畢業」[151]

1968年底開始,在全國「清理階級隊伍」運動下,工宣隊對清華全體教職工、學生進行「人人排隊、層層摸底」的政治高壓運動,造成了多起自殺或自殺未遂事件,產生「非正常死亡」案例約16人[注 8][152]。工宣隊撰寫《清華大學貫徹執行對知識分子「再教育」「給出路」的政策報告》一文,被「無產階級司令部」作為北京「六廠二校」經驗推廣全國,作為文革「斗、批、改」典型,其中「再教育」指迫使校內的文革中被打倒高級領導幹部子女與父母「劃清」界線、「皈依」文革,「給出路」指對梁思成劉仙洲錢偉長等教授為代表的所謂「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進行批判和「養起來」政策,使其感到壓力的同時感到「出路」[151]

 
清華大學江西鯉魚洲試驗農場
原載《清華人》2009年第1期[133]

1969年5月至10月,學校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鯉魚洲建立「清華大學試驗農場」,先後5批2821名清華教職工下放勞動,當年確診血吸蟲病患者747人,懷疑患者1111人,次年確診患者總數突破千人,直到1997年清華醫療部門還在對血吸蟲病患者進行複查和治療[135][151] 。有人回憶:「在江西鯉魚洲清華大學試驗農場,勞動被當成對知識分子的懲罰,只有對工宣隊表現得俯首帖耳才算改造好了,完全是一種奴化式的改造。」[153]

1969年1月25日,以清華工宣隊為主成立清華大學革命委員會,1970年1月成立黨委會。1970年7月21日,清華工宣隊在《紅旗》雜誌署名發表《為創辦社會主義理工科大學而奮鬥》一文,提出「要始終以階級鬥爭為主課」等六條基本經驗,被推廣至全國高校,造成了嚴重影響[135]。始於1970年的清華「教育革命」體制一直沿襲到文革結束,完全依照毛澤東教育思想,包含以下方面:一、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工作(長期內清華由工宣隊、校黨委、校革委會並行掌權);二、原有教師邊改造、邊使用;三、開門辦學,校辦工廠,師生全面投入生產(事實上阻礙了教學科研);四、招收工農兵學員;五、廢除舊教材,參照蘇聯教材,編寫無產階級新教材;六、堅持群眾路線,堅持新教學方法(事實上是文革批判形式)[140]

1970年到1975年,清華進行了大規模的系科專業變動。1970年8月制定計劃準備設置三廠、七系、一連、一基礎課、兩分校,即試驗化工廠、汽車廠、精密儀器及機床廠;電力工程系、工業自動化系、化學工程系、土木建築工程系、水利工程系、工程物理系、工程力學數學系;機修連;基礎課;四川綿陽分校江西分校(江西鯉魚洲試驗農場)。到1972年,共設立10個系和四川綿陽分校。之後又建立大興農村分校和水利系三門峽辦學基地。學校開展各類老工人進修班(「上大學、管大學,用毛澤東思想改造大學」)、專業進修班、短期培訓班、「給工農兵送學上門」的辦學點,以及業餘大學[135]

1970年6月27日,中央批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關於招生(試點)的請示報告》,在四年正常招生停滯後,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根據毛澤東七·二一指示「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學制3年,招生採用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覆審,畢業後回原單位工作。10月15日後,全國各高校仿照實行。從1970年至1976年共招收6屆工農兵學員,最後一屆於1981年畢業[135]

70年代初直到文革結束,工宣隊採用「兩個估計」政策對待廣大知識分子,即:一、文革前十七年教育界是「資產階級專了無產階級的政」;二、教師隊伍包括中共建政後培養的大批學生,「世界觀基本上是資產階級的」,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出自1971年8月《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工宣隊始終以主宰者身份歧視、仇視、恐懼廣大教師,直至1976年10月,在每一場全國政治運動中,工宣隊都要開展對知識分子的「改造」,學校教師也一直在與之進行鬥爭[151] 。當時一名工宣隊頭目的會議講話發表為:「廣大知識分子……什麼時候思想平靜了,感到舒舒服服了,就要檢查自己是不是走上了回頭路了。」[154]

1975年,鄧小平開始主持國家工作,8月和10月,清華黨委副書記劉冰柳一安惠憲鈞和政治部主任呂方正寫信並通過鄧小平轉交給毛澤東,表示厭惡當時飛揚跋扈的清華第一把手「通天人物」遲群和第二把手謝靜宜(來自於工宣隊)。毛澤東將其看做對「文革」的翻案,開始批評劉冰等人及其「後台」鄧小平。11月中旬,演變為「教育革命大辯論[140][155]。 12月,演變為全國性「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在這場「文革」最後的運動中,由遲群把持的清華大學處於風口浪尖,全國數十萬人和中央黨政軍機關上千領導幹部前來清華「學習」「參觀」,清華幾乎停止正常教學工作,專門從事「批鄧」鬥爭。十個月中,貼出十數萬份大字報,劉冰被批鬥214次[140][156][157][158]

1976年3月31日,在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的背景下,遲群要求「清華不能有一個花圈送到天安門」。4月3日,三班學員以「清華大學部分工農兵學員」名義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白花,成為四五運動一部分。6日晚,遲群稱之為「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反革命進攻」。在中央的定性下,校內開展清查「反革命政治謠言」和逮捕「反革命分子」運動,到6月10日,審查100多人,校級隔離38人,報公安拘捕1人[158]

1976年10月,「四人幫」倒台,「文化大革命」結束[159]。10月6日,遲群謝靜宜被隔離審查(遲群於1983年底被判刑,謝靜宜後因揭發有功被免予起訴)[160]。10月16日,中共北京市委派聯絡組恢復整頓學校。1977年4月29日,劉達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次年6月,取消革委會,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開展了整頓領導班子、糾正冤假錯案、改善教職工隊伍結構等工作[161]

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初期

 
鄧小平聽取清華大學情況匯報紀錄

1978年2月,恢復高考之後招收的800多名新生到校。6月23日,鄧小平聽取清華大學情況匯報,並指示辦重點學校、擴大學校規模[162]。1979年,制定五年制教學計劃,更重視基礎訓練,增加選修課。1981年9月,正式實施計劃培養與按學分累計成績的方法。學校迅速恢復教學、科研能力,1978年恢復招收碩士研究生,1980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到1982年,在校學生數量超過8800人[161]。1978年-1982年,學校獲得各級科技獎、專利獎250項,一批科研項目獲得成功,如:新型焊接電弧控制法、紫外曝光精縮機、大規模集成電路、數字式電可控頻率捷變系統、20萬千瓦大型發電機組電子計算機模擬系統[161]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口號牆

1979年5月,72班團支部綜合意見提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多做貢獻」的口號。1980年4月17日的《人民日報》轉載化72班口號相關文章;1981年3月20日的《中國青年報》第三次發表社論《為社會主義祖國前途而奮鬥是當代青年最崇高的使命和榮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介紹化72班事跡。這句口號迅速被傳遍全國[163][164]

 
清華大學二校門

1981年10月,校長工作會議決定清華英文譯名為「Tsinghua University」[來源請求][165]。1982年7月,第六次黨代會明確辦學指導方針為「一個根本、兩個中心、三方面結合」。即: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學校即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學研究中心;教學、科研、生產開發及社會實踐相結合。學校的重心逐步從「階級鬥爭」轉移到教學、科研中[166]。1985年8月,第七次黨代會,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從現在起的十年,是把清華大學逐步建設成為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發展階段。」學校陸續撤銷綿陽分校水利系三門峽基地、團河農場、西山林場[167]

改革開放初期,清華確定了「理工結合,文理滲透」的發展策略,逐步增設眾多理科文科、管理學科等類院系[168][167]。理科方面,1979年成立應用數學系、1982年6月恢復物理系、1984年6月成立生物科學與技術系、1985年10月恢復化學系、1985年12月恢復理學院建制,周光召兼任院長;人文社科方面,1983年7月恢復外語系、1984年4月建立社會科學系、1985年3月恢復中國語言文學系;管理學科方面:1979年成立經濟管理工程系;1984年擴建為經濟管理學院朱鎔基任院長。其他方面,1984年建立研究生院、1985年成立中國第一個繼續教育學院[169]

文革結束後十多年,原二校門所在地的毛澤東塑像受到一些校友的批評,校方決定拆除毛澤東像,但同時決定在主樓大廳北牆上建立永久性的毛澤東青銅浮雕[注 9],以緬懷毛澤東同志。1987年8月26日,毛澤東浮雕像揭幕[170],8月29日,拆除在文革中砸毀二校門豎立的毛主席塑像。1990年3月底,校友會決定校友集資重建二校門,並於1991年80周年校慶前重建完成[136][171]。由於並沒有準確的原建築圖,復建的二校門是根據照片復原而成的[172]

1986年12月23日晚6時30分,受到八六學潮的影響,部分學生因民主主張在大禮堂前聚會,兩三千人圍觀,8時20分左右,近千人出西門進入北大人大上街頭聲援合肥上海的遊行[173]。次日,學校廣播指出學生行為「是一件嚴重的錯誤事件」。26日,北京市出台《北京市關於遊行示威的暫行規定》,限定遊行流程、秩序。29日,北師大部分學生遊行進入人大、清華、北大鼓動遊行[171][174][175]

1989年前後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清華大學校內出現輓聯標語大字報。17日上午,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出現署名「清華大學化學系」花圈。18日,從北大出發的遊行學生經過清華時,有近千名清華學生加入。20日,清華兩千多名學生前往北大圖書館回合,準備商討聯合行動問題。21日,約兩千清華學生與其他九所高校上萬學生一同由學院路天安門行進,前往天安門靜坐,並於22日上午參加人民大會堂胡耀邦追悼會,22日下午由學校派車接回。23日,3000餘人於主樓前集會成立「清華大學和平請願組織委員會」,24日起,多數同學組織罷課。24日上午,和平請願組織委員會兩名成員找到校領導提出與國務院負責人對話,國務院李鐵映同意並約定25日下午二時對話,「委員會」中途又提出外校代表參加、記者參加、協商對話方式等要求被校領導駁回,國務院領導如約到場,但最終和平請願委員會因內部分歧等原因未能到場,26日《人民日報》就該事報道又引起學生不滿。26日,《人民日報》發佈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學校當日發表《清華大學校務會議重要通告》,申明「學校不贊成罷課」,要求「同學們不要和校外非法組織以及某些面目不清、背景複雜的人發生聯繫,不要參加他們組織的遊行示威活動。」,同時,清華和其他高校幹部也認為四二六社論定性過高,不利問題解決[注 10]。27日,大量學生出校參與四二七大遊行,上午9時,與北大農大國際關係學院等校遊行隊伍匯合,此次遊行得到北京市民、各校教職工以及首都各大報紙的客觀認可。5月4日,約1000人前往天安門參加高自聯五四大遊行,主要以傳單方式宣傳反對腐敗、支持新聞自由,並宣佈5日北京各高校複課。13日,廣場發生學生絕食後,部分清華學生在主樓前集會,發表《清華民主宣言》號召支援,集會結束後1000多名學生前往天安門遊行,92人簽名參加絕食[176]。15日起,學生再次罷課。清華校務委員會主任張孝文發起北京10所高校校長的《十位大學校長的公開信》,呼籲學生停止絕食,希望官方領導人與同學們直接對話。18日,黨委書記方惠堅參加人民大會堂李鵬總理與學生對話會[171][177][178]

5月20日,國務院宣佈北京地區戒嚴[179],22日,2000名學生和少量教職工進城參加「高自聯」遊行,至26日,最後一批靜坐學生撤回。28日,500多學生參加「高自聯」的「全球華人大遊行」。6月3日,學生「籌委會」廣播台呼籲學生前往二環路堵截軍車。4日凌晨,戒嚴部隊開始清場後,清華在天安門廣場聚集的學生開始撤離[180],凌晨3時起,由校長、書記帶隊,學校派40車次前往各醫院查找清華死傷學生,傷者接回校醫院,死者回校收殮,最終查明清華學生在復興門等處共死亡4人[181][182],受傷19人[注 11][183][184]。當日,工字廳發生多起學生圍攻校領導事件[185]。5日,清華與其他各高校下半旗,部分老教授自發參加悼念活動,眾多市民湧入高校悼念。5日下午,學生「籌委會」 在西階召開各班代表會,號召繼續對抗。6日,校方發佈《清華大學校務會議重要通告》,要求遵守戒嚴令。7日,安排複課。10日,根據戒嚴部隊指揮部第12號通告,校方清理校內大字報、傳單。13日起,傳達學習鄧小平講話。21日,校方發出通告,要求「高自聯」「工自聯」「籌委會」「清華人之聲」廣播台等骨幹主動向公安部門交代情況[171][177]

7月10日,校黨委召開全校清查清理工作會議。8月1日起,學校在清華核研院召開黨政幹部會議,學習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精神,對此次風波進行反思,之後組織全校師生進行學習。9月22日,清華大禮堂舉行平息風波戒嚴部隊英模事跡報告會。1990年開展了黨員重新登記試點[注 12][171]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初期

 
清華科技園
 
逸夫圖書館
 
建築館
 
深圳研究生院
 
清華醫學部
 
環境節能樓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佈《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186],8月23日,暑期黨政幹部會上,學校提出:「到2011年,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爭取把清華大學建成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1994年,學校制定《清華大學「211工程」整體規劃》[187],1996年9月開始實施,總投資4.6億元(其中1.1億自籌)[188],到1999年基本完成加強理科文科經管學科建設、發展研究生教育、承接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建設清華科技園區、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等10項具體規劃。1995年3月,學校開始制定「九五」事業發展規劃,建設目標確定為:「到2000年,清華大學將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管理方面成為國際著名的、處於亞洲前列的大學,部分學科接近或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為實現學校總的奮鬥目標奠定全面而堅實的基礎。」2006年4月,清華通過「十五」「211工程」驗收[166][189][190]

1998年,中國共產黨總書記江澤民提出建設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目標,國家開始實施「985工程」。8月,清華最終制定《清華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規劃(1999-2001)》,即「985」計劃,並於2003年通過一期驗收[191]。2003年初,清華明確「三個九年,分三步走」總體戰略,即1994年至2002年,調整結構,初步向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過渡;2003年至2011年,重點突破,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2012年至2020年,整體推進,在總體上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平。最終到2050年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爭取達到或接近世界著名一流大學的水平[166]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召開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授予為「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3名科技專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其中14位專家曾在清華學習或工作過[注 13][192][193]

為了邁向世界一流大學,清華復建、調整並新建了部分院系。1993年12月,清華恢復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建制,下設歷史系、哲學與社會學系、中國語言文學系等三個系,思想文化研究所、經濟學研究所、教育研究所、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等四個研究所以及一個藝術教育中心,聘請滕藤兼任院長;1994年,整合建立信息學院;1996年,整合建立機械工程學院;1999年,恢復法學院;1999年,併入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美術學院;2000年,整合建立土木水利學院建制,同年建立公共管理學院[168][194];2001年6月8日,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掛牌成立,[195]清華大學與新成立的深圳大學城合作,深研院成為清華當時唯一的異地辦學實體[196]。2001年,清華建立醫學院,同年工業工程專業從精密儀器系分離出來建立工業工程系;2002年,建立新聞與傳播學院;2004年,在工程力學系、宇航技術研究中心等基礎上建立航天航空學院;2006年,與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緊密合作辦學,成立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2008年,恢復心理學系,同年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邢賁思任院長;2009年,成立教育研究院生命科學學院,同年復建清華國學研究院,由哲學家陳來任院長[194][168]

 
清華大學研發的紅外線快速體溫計
 
清華簡當中的算表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測試樣本與平台

科研方面,清華在各領域的研究有所突破。2001年前後,工程物理系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核技術公司研製「同方威視」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批量裝備中國各地海關等處,並遠銷眾多國家[197][198][199]清華核研院於2000年12月建成世界首座模塊式高溫氣冷實驗堆,並於2003年1月29日成功實現72小時滿功率運行和併網發電,為中國安全民用核能與新一代核潛艇事業奠定了基礎[200]物理系與應用超導研究中心着手研究高溫超導技術,於2001年研製出340米系高溫超導導線,並建成產業化公里量級生產線[201]。2005年,與中國聯通合作在北京設立多處高溫超導濾波系統示範CDMA移動通信基站並長期穩定運行[202]。2003年非典期間,清華全校科研機構開展緊急非典科研攻關,生物系[203]環境系清華同方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等都在各自領域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204][205]清華同方還為附中附小建設網絡教育平台,並對外免費開放遠程教育[206]。2004年4月,由清華大學和航天清華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中國自主研製第一顆納型衛星納星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用於高新技術探索試驗[207]。2008年,校友向清華大學捐贈2388枚竹簡。清華大學成立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對其進行研究,經測定為戰國中期偏晚竹簡,大多為歷史類書籍,包括焚書坑儒後失傳的《尚書》,具備極高的歷史價值,稱之為「清華簡」[208]。2013年1月,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姚期智教授宣佈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量子路由器並在實驗室成功演示[209]。3月,薛其坤院士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楊振寧認為是第一次從中國實驗室里發表的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210]

2001年4月29日是清華大學90周年校慶日海峽兩岸北京清華新竹清華首次合辦校慶。4月22日,北京清華校長王大中率團訪問台灣,26日,新竹清華校長劉炯朗率團訪問北京。此外,兩校之間還舉行學生排球友誼賽等諸多慶祝活動[211]。清華的九十周年建校大會在新建成的綜合體育館舉行,江澤民朱鎔基胡錦濤黨和國家領導人、各界賢達代表以及各級校友出席,出席的校友中最早有1931年的畢業生。江澤民發表講話,激勵青年學子創造時代業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212]

然而清華在建設一流大學同時,也遇到一些困境[213]。學科建設方面,人文學科規模不大,醫學部分一直無法與協和合併[214];青年教師住房問題長期無法妥善解決,部分教師甚至要求時任校長顧秉林不尋求連任[215][216]。學生也發生一些突發狀況與事件,2002年2月23日,清華電機系學生劉海洋北京動物園硫酸潑灑黑熊,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校方組織宣傳募捐和教育心理方面座談討論,並表示尊重司法機關處理結果[217]

2005年初,教育部下達規定,要求全國高校BBS改為實名制校內平台。3月16日,擁有眾多校內外用戶的技術性兼交流性論壇——水木清華BBS被學校網絡中心強行物理屏蔽校外訪問,進站畫面聲明改為校內型。3月17日凌晨,站務委員會發佈公告,聲明水木BBS進入特殊時期,迫於校方壓力,「改變現狀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學生紛紛創作文章、詩詞、進站畫面表達傷感之情。3月18日中午,數百名學生自發地在大禮堂日晷處集會,共同祭奠水木清華。在重重壓力之下,4月19日下午水木清華站務委員會成員集體辭職,該事件被眾多國內外媒體普遍關注[218][219][220][221][222]。4月末,水木BBS原站務組於校外創辦水木社區BBS(後稱為「新水」,與校方掌控「舊水」相對應),由於眾多用戶發表個人版權聲明授權原版務人員任意使用其原創內容,水木社區擁有了眾多原有資料和老用戶。至今,新水擁有超過三萬的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而舊水最多僅有數千人在線[注 14][223]

百年校慶至今

 
清華大學校史館

2010年4月的校慶日上,清華啟動「百年校慶年」,由美術學院的百年校慶視覺形象系統設計小組發佈校慶標識,宣佈校內道路命名方案,開始在校內外舉辦各類學術活動、社會服務、校友互動等[224]。作為百年校慶和兩岸交流的一部分,2010年7月,北京清華大學新竹清華大學組成「兩岸聯合登山隊」向唐古拉山脈中段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東雪山出發,其中11名來自北京清華,6名來自新竹清華。18日14時43分,在兩名教練帶領下,6名隊員率先登頂[225]

2011年4月底,清華大學迎來百年校慶。4月24日上午,「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於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1965屆水利系校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北京大學、耶魯大學校長等各地著名大學代表,國內外知名學者代表,台灣新竹清華大學代表團,清華校友代表和師生代表,共8000多人出席大會[226]。校慶前後,胡錦濤(1965屆校友)[227]朱鎔基(1951屆校友、經管學院首任院長)[228]相繼回校考察訪談,學校先後迎接全球各地大學校長、世界知名經濟學者參與會議[229][230],清華校友、社會人士成立清華新百年發展基金支持清華發展[231]深圳大運會聖火採集儀式在清華舉行[232]

百年校慶上,胡錦濤提出新的建設一流大學計劃[233],稱為2011計劃[234],與985工程211工程不同,此計劃取消終身制[235]。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推出雙一流建設[236][237][238]。2016年,985工程、211工程相繼取消[239][240]。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佈雙一流建設名單,清華入選為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241],並且共有34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242]。2017年12月28日,清華正式發佈《「雙一流」建設方案》[243]。2022年2月11日,教育部公佈第二批雙一流名單,清華再度入選雙一流高校,一流學科為自主確定建設學科並自行公佈[244]

百年校慶之後,清華成立一些新的院系。2012年,清華撤銷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分別成立人文學院社會科學學院[245];同年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併入,改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246];2013年,成立材料學院[247];2015年12月,藥學院[248];2016年12月30日,地球系統科學系[249];2017年3月4日,臨床醫學院[250];同年6月30日,成立科學史系[251]。2019年4月2日,清華大學宣佈成立車輛與運載學院,簡稱車輛學院,並撤銷汽車工程系建制[252];21日,清華大學正式成立天文系[253]。2020年4月2日,因應新冠疫情,成立萬科公共衛生學院[254]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

百年校慶之後,清華在辦學上有所突破。2013年4月,美國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宣佈向清華大學個人捐贈1億美元,並籌集2億美元創建「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教育領域最大單筆捐贈之一,也是中國獲得的最大單筆捐贈[255],此項目在2016年正式招生第一屆學生,目的是專門培養未來的世界領導者[256]。2015年6月18日,清華大學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微軟公司合作創建的全球創新學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簡稱GIX)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正式啟動。這是中國大學第一次到美國辦學,建立了第一個實體校區教育科研平台[257]。2017年2月22日,清華與米蘭理工大學校長費盧奇奧·內斯塔英語Ferruccio Resta人民大會堂簽署協議,將在米蘭共同建設「中意設計創新基地」,這是清華首次在歐洲設立教育科研基地[258]

 
清華大學110週年校慶

百年校慶之後,清華在教學上進行一些改革。2015年,進行學分績改革,此年入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開始,學期成績從百分制改為等級制[259],在選課制度上,執行「候選隊列」方案[260],取消退課費,並延長退課時間,讓選課更有彈性,降低學生壓力[261]。2017年開始,清華實施大類招生與大類培養,將原本的本科專業分為16個大類,如此可以減少學生選填志願的盲目性,給學生更大的選擇自由權,且打破了學科界限,有利於培養交叉復合型人才[262]。2018年起,本科生中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程,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溝通能力、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263]。成立語言教學中心,以提升學生用非母語交流的能力,並從2019年開始,第二外語成為本科生的必修課[264]

註釋

  1. ^ 長期以來,清華校史、近春園遺址碑文均認為「近春園」為英法聯軍所毀,但1934年清華圖書館即購入故宮博物院編《文獻叢編》第18-21輯,詳細記載同治朝為重修圓明園而所拆近春園木料詳情。
  2. ^ 有「遊美學務處」建立於「6月或7月」、「六月初四日」等說法,但根據《遊美學務處為報宣統元年全年經費事致外務部呈文》,應為「六月初一」,即1909年7月17日。
  3. ^ 周自齊在1909年初授外務部右參議,署(「代理」之意)左參議,5月補任左參議,8月署右丞,不久改為署左丞。8月25日,兼任學部丞參上行走並出任遊美學務處總辦。此時,其職位有四:外務部署左丞、外務部左參議、學部丞參上行走、遊美學務處總辦,官品為候補三四品京堂。後於1922年代行中華民國北京政府總統。
  4. ^ 清華、協和、匯文(後協和、匯文合併,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加入)的「三角運動會」中,除第五次協和書院獲得第一外,清華均大比分領先,最後一次比賽中,每項比賽冠軍均為清華所得,清華得129分,高師得32分,匯文得10分。因清華優勢過大而最終取消。
  5. ^ 其中新生11名,有葉叶琴、黎憲初、李家瀛、尹萃英、沈勝、袁行義、沈諶、盧蘊青、吳靖、陳一德等,轉學生4名,分別是宋麗璟、馬靜蘊、趙奇和董粹,另有一說新生10名,轉學生5名
  6. ^ 西南聯大時期,畢業生分清華北大南開、聯大四種學籍,合併前學生擁有原校學籍,合併後招生為聯大學籍,其中清華學籍畢業生為723人
  7. ^ 1958年《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教育事業大躍進的目標為:「全國應在3年到5年時間內,基本上完成掃除文盲、普及中學教育、農業合作社社社有中學和使學齡前兒童大多數都能入托兒所幼兒園的任務。應大力發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爭取在15年左右的時間內,基本上做到使全國的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條件和自願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我們將以15年左右的時間普及高等教育,然後再以15年左右的時間從事提高工作。
  8. ^ 根據統計,清華文革期間非正常死亡總人數為52人。
  9. ^ 2002年後,浮雕像改為清華校徽。
  10. ^ 對於四二六社論,時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賀美英說:「社論把一些學生推了過去,絕大多數幹部、教師、學生從感情上不能接受,覺得中央的決定來得突然,定性有些一邊倒。」時任北大宣傳部副部長古平說:「社論採取一概否定和簡單化的做法,不實事求是。」,時任西南財大黨委書記王永錫說:「為什麼這次學生遊行,從教授、青年教師到幹部同情者比以前多了呢?一句話,共產黨確實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了。」
  11. ^ 此處死亡、受傷人數根據《清華大學志》大事記(2001年版,819頁),在1994年丁子霖教授出版《六四受難者名冊》中亦為4人,分別為段昌隆(化工系84級畢業生)、劉弘(環保專業88級研究生)、鍾慶(精儀系86級6班)、周德平(無線電電子學系碩士研究生,7月4日被校方確認)。但1989年6月底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李錫銘所做報告為清華大學死亡3人,可能由於後者統計時周德平尚未被校方確認。
  12. ^ 1990年, 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關於在部分單位進行黨員重新登記工作的意見》,清華試點黨員重新登記。全校正式黨員5125名,重新登記了5069名,31名未 登記(其中開除黨籍8名、聲明退黨18名、不申請登記3名、不予以登記2名),14名緩期登記,留黨察看1名,其他黨籍處分9名,因經濟問題未結尚待登記 1名。此外,在329名預備黨員中,24名取消預備黨員資格。
  13. ^ 北大官方宣稱兩彈一星功勳中有12名北大校友,清華官方宣稱有14名清華校友,但名單中均包括大量西南聯大師生。則若僅按照學籍區分,北大擁有4名畢業生,清華擁有8名畢業生,為王淦昌趙九章彭桓武錢三強錢學森王大珩陳芳允聯大清華學籍)、屠守鍔聯大清華學籍)。
  14. ^ 2005年分裂之前,水木清華BBS最高在線人數曾超過2萬人;2005年後站務組於校外獨立運營的水木社區(新水)於2010年4月19日在線人數突破3萬人;校方掌控後的水木清華BBS(舊水),截止2010年11月,最高在線人數為4781人。

參見

參考文獻

  1. ^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 清華大學. 2017-12-29 [2019-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6) (中文(中國大陸)). 
  2. ^ 2.0 2.1 2.2 苗日新. 清九代王朝熙春园(清华园)主人的更替.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校友通訊. 2008-06-17 [2010-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3) (中文(中國大陸)). 
  3. ^ 吳蔚. 明宫奇案. 北京: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3-03-01 [2016-11-21]. ISBN 97875162026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4. ^ 米家四奇與明末京城的文人雅事. 北京晚報. 2016-05-31 [2017-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中文(中國大陸)). 
  5. ^ 王曉軍. 西郊两座清华园. 中國華文教育網. 2007年8月22日 [2016-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中文(中國大陸)). 
  6. ^ 苗日新. 纪念熙春园·清华园建园300周年之四:咸丰二年御笔题匾《清华园》. 清華大學新聞網. 校史研究室. 2008-06-20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7. ^ 清华园. 清華大學校友網. 2004-04-13 [2021-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3) (中文(中國大陸)). 
  8. ^ 苗日新. 同治帝为慈禧40岁庆寿重修圆明园而拆毁近春园. 清華大學新聞. 校史研究室網. 2008-06-23 [2010-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3) (中文(中國大陸)). 
  9. ^ 苗日新. 纪念熙春园•清华园建园300周年之二:永恩寺的碑文也是熙春园的建园碑文. 清華大學新聞網. 校史研究室. 2008-06-17 [2017-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2) (中文(中國大陸)). 
  10. ^ 苗日新. 纪念熙春园•清华园建园300周年之三:熙春园第二任主人是康熙帝皇十六子允禄. 清華大學新聞網. 校史研究室. 2008-06-18 [2017-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2) (中文(中國大陸)). 
  11. ^ 11.0 11.1 11.2 張寶章. 圆明三园与圆明五园. 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 [2017-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2) (中文(中國大陸)). 
  12.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5 [2016-09-09]. ISBN 978-730-212-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6) (中文(中國大陸)). 
  13. ^ 人文清华.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培訓學院. 2016-10-17 [2017-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6) (中文(中國大陸)). 
  14. ^ 仰之. 1904年12月5日——中美外交官就美国退还庚子赔款谈判的起始日. 紫苑網. 2009-03-25 [201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中文(中國大陸)). 
  15. ^ 陳力俊.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增訂版】. 時報出版. 2022-09-13: 27–29 [2022-10-06]. ISBN 9786263358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4) (中文(臺灣)).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國立清華大學. 校史:北京清华时期. 國立清華大學官網.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0) (中文(臺灣)).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校史概略. 清華周刊. 1934, (13-14): 1–3 (中文). 
  18. ^ 18.0 18.1 蘭妮. 从建筑回想清华旧时光. 法制晚報. 2005-03-24 [2016-09-12]. (原始內容 (再版)存檔於2016-09-13) (中文(中國大陸)). 
  19. ^ 孟凡茂. 从时间细节考察美国第一次退还庚款的交涉过程. 清華校友網. 2010-12-31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3) (中文(中國大陸)). 
  20. ^ 20.0 20.1 李子遲. 清政府外務部與學部如何選拔留美學生?(清華百年演義3). 濟南出版社. 2011 [2017-03-02]. ISBN 97875488023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21. ^ 孟凡茂. 兼职总办 未任监督——谈谈清华学堂的创始人周自齐兼及清华学堂创办经过. 清華校友網. 2010-10-18 [201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3) (中文(中國大陸)). 
  22. ^ 22.0 22.1 22.2 黃延復. 清华园风物志.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 20–23 [2016-09-12]. ISBN 978-730-21155-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5) (中文(中國大陸)). 
  23. ^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675頁.
  24.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143 [2016-11-21]. ISBN 978-730-212-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25. ^ 清华学堂历史. 清華大學. 2012 [2016-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中文(中國大陸)). 
  26. ^ 鄧書傑 李 梅 吳曉莉 蘇繼紅. 新潮涌动(1910-1919)(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北京: 青蘋果數據中心. 2013-12-18 [2016-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27. ^ 孟凡茂. 清华学堂(1911). 清華校友總會.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16-03-20 [2016-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中文(中國大陸)). 
  28. ^ 28.0 28.1 金富軍. 清华校史连载之一:清华创办的背景与经过. 清華校友總會.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2-19 [2010-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9. ^ 碧水瑩荷. 遇到熱情洋溢的人. Hyweb Technology Co. Ltd. 2006-12-08 [2016-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臺灣)). 
  30.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学堂1912大事记. 清華校友總會.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9-06-22 [2016-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3) (中文(中國大陸)). 
  31. ^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17-60頁
  32. ^ 唐紹明. 唐国安和清华学校的创立. 清華大學校友網. 2009-05-27 [2019-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9) (中文(中國大陸)). 
  33. ^ 清華大學校史編寫組. 清華大學校史稿. 北京: 中華書局. 1981: 58 [2020-04-30]. NLC 0003037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34. ^ 苗日新. 康乾盛世的熙春园(今清华园). 清華校友總會.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04-17 [2020-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30) (中文(中國大陸)). 
  35. ^ 梁啓超.清華演講《君子
  36. ^ 似懂非懂. 風城. 新竹: Hyweb Technology Co. Ltd. 2006-12-08: 11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臺灣)). 
  37. ^ 高華. 清华历史上的校长更迭风波. 新語絲. 2003-09-26 [2017-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6) (中文(中國大陸)). 
  38. ^ 高華. 校史. 國立清華大學. 2011-04-01 [2019-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0) (中文(臺灣)). 
  39. ^ 清華大學校史硏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16–18 [2019-01-20]. ISBN 73021286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40. ^ 朱俊鵬. 清华校史连载之四:短暂而辉煌的国学研究院.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5-27 [2019-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5) (中文(中國大陸)). 
  41. ^ 史軒. 【校史连载之三】一波三折的改办大学之路. 清華校友總會. 2007-11-07 [201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中文(中國大陸)). 
  42. ^ 吳清軍. 清华传奇. 南文博雅. 2014-08-18: 3–4 [2016-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43. ^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643-659頁
  44. ^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2頁
  45. ^ 45.0 45.1 李沐紫 楊倩 劉兆祥 朔之北 許畢基 穆子月. 学府往事系列. 北京: 青蘋果數據中心. 2015-10-30 [2019-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46. ^ 張淑燕. 國學大師王國維沉湖是為了“殉清”嗎?. 人民網-文史頻道. 2011-12-28 [2017-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中文). 
  47. ^ 47.0 47.1 校史大事記-北京清華時期. 國立清華大學數位校史館. 2009-09-28 [2016-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4) (中文(臺灣)). 
  48. ^ 48.0 48.1 48.2 王向田. 五四运动在清华. 清華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9-28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6) (中文(中國大陸)). 
  49. ^ 清华学生国耻纪念会誓词. 清華周刊. 1919, (170): 1 [2018-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6) (中文). 
  50. ^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650頁
  51. ^ 51.0 51.1 史軒. 清华校史连载之九:波澜壮阔的学生爱国运动. 清華新聞網. 2008-10-22 [201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3) (中文(中國大陸)). 
  52. ^ 陳雲豹. 韦烈士紀念集. 清華周刊. 1926-10-29, 26 (4): 147–154 [2018-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6) (中文). 
  53. ^ 張複合. 北京近代建筑史.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95 [2016-11-23]. ISBN 97873020810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54. ^ 孟凡茂. 咏周诒春校长. 清華大學校史館. 2009-06-22 [2016-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3) (中文(中國大陸)). 
  55. ^ 55.0 55.1 55.2 55.3 金富軍. 清华校史连载之二:摇曳多变的清华学校时期. 清華校友總會.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2-19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56. ^ 馮茵. 卓尔超群的清华体育. 清華新聞網. 校史研究室. 2009-06-22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57.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8–10 [2016-11-20]. ISBN 978-730-212-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58. ^ 校史硏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208 [2019-04-05]. ISBN 73021286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59. ^ 孟凡茂. 关于国立清华大学的定名. 清華校友網. 2010-07-13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60. ^ 孟凡茂. 关于罗家伦长校清华——从一则史料谈起. 清華校友網. 2010-09-01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61. ^ 清華首任校長羅家倫為何先受學生歡迎後被學生驅逐. 鳳凰歷史 (中國台灣網). 2015-09-07 [2017-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2) (中文(香港)). 
  62. ^ 史軒. 清华大学初期的校长更迭风波. 清華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7-07-05 [2017-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2) (中文(中國大陸)). 
  63. ^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659-663頁}
  64. ^ 吴南轩:清华校史上最短命的校长. 人民政協報. 2011-09-29 [2016-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7) (中文(中國大陸)). 
  65. ^ 65.0 65.1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321-323頁
  66. ^ 吳清軍. 清华传奇. 南文博雅. 2014-08-18: 3–4 [2016-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67. ^ 67.0 67.1 67.2 金富軍. 清华校史连载之六:迅速崛起的国立清华大学. 清華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2-26 [2011-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中文(中國大陸)). 
  68. ^ 68.0 68.1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21–24 [2016-09-09]. ISBN 73021286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69. ^ 史軒. 清华园内第一批入校女生. 清華大學檔案館. 2009-05-20 [2016-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6) (中文(中國大陸)). 
  70. ^ 葉叶琴. 葉叶琴:我的生平自述. 清華校友總會. 2011-08-02 [2016-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6) (中文(中國大陸)). 
  71. ^ 中国数学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中國科學院數字與系統科學研究所. 2015-04-28 [2017-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3) (中文(中國大陸)). 
  72. ^ 楊艦, 戴吾三. 清华大学与中国近现代科技.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51–52 [2017-09-13]. ISBN 73021201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73. ^ 楊艦, 戴吾三. 清华大学与中国近现代科技.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363 [2017-09-13]. ISBN 73021201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74. ^ 蔣榮華. 抗日救亡運動的光輝旗幟. 清華新聞網. 2006-12-05 [201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3) (中文(中國大陸)). 
  75. ^ 朱俊鵬 李珍. “一二·九”重要史料“回归”清华园──清华大学获得《告全国民众书》传单复制件纪实. 清華新聞網. 2015-12-30 [201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3) (中文(中國大陸)). 
  76. ^ 於婷婷. 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 人民網. 2006-12-09 [201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3) (中文(中國大陸)). 
  77. ^ 劉蔚如. 清华大学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80周年. 清華新聞網. 2015-12-05 [2016-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9) (中文(中國大陸)). 
  78. ^ 何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01-01: p. 31 [2017-03-03]. ISBN 97872080579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79. ^ 中国现代史.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 1980-01-01: p. 51 (中文(中國大陸)). 
  80. ^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657頁
  81. ^ 蘇向東. 初迁长沙组临大(一). 文化中國-中國網. [2016-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9) (中文(中國大陸)). 
  82. ^ 肖名焰 王鴻良. 二十一天,北平淪陷. 人 民 網. [2016-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9) (中文). 
  83. ^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在臺建校60週年校慶. 國立清華大學數位校史館. 國立清華大學. [2016-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9) (中文(臺灣)). 
  84. ^ 《新清華》編輯部. 图说清华抗战那些事儿(二)辗转西南,离乱弦歌不辍. 清華新聞網. 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 [2016-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9) (中文(中國大陸)). 
  85. ^ 金富軍. 1937年前后的清华大学. 清華大學校史館. 文史春秋. 2014-07-09 [2016-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7) (中文(中國大陸)). 
  86. ^ 86.0 86.1 86.2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校史:西南联大时期. 國立清華大學數位校史館. 國立清華大學.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臺灣)). 
  87. ^ 87.0 87.1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29–33 [2017-08-06]. ISBN 978-730-212-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88. ^ 88.0 88.1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678-694頁
  89. ^ 89.0 89.1 史軒. 清华校史连载之八: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合大学(二). 清華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7-10-25 [2019-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3) (中文(中國大陸)). 
  90.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35 [2018-01-19]. ISBN 978-730-212-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91. ^ 91.0 91.1 金富軍. 清华校史连载之七: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合大学(一). 清華校友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2-26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92. ^ 沈克琦. 西南联大抗战服务的光辉一页. 清華校友通訊. 2005, (11): 72–74 [2018-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93.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33–35 [2017-08-06]. ISBN 978-730-212-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6) (中文(中國大陸)). 
  94. ^ 朱俊鵬. 日寇占领下的清华园. 清華校友總會. 清華大學檔案館. 2010-04-16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95. ^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689-692頁
  96. ^ 金富軍.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复员之后的国立清华大学.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3-07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中文(中國大陸)). 
  97.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39–41 [2017-08-06]. ISBN 978-730-212-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6) (中文(中國大陸)). 
  98. ^ 梅貽琦. 复原后之清华. 清華大學史料選編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4, 4: 33 (中文(中國大陸)). 
  99.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42 [2017-08-06]. ISBN 978-730-212-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6) (中文(中國大陸)). 
  100. ^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696-698頁
  101. ^ 新京報. 清华百年史图 为国为民的历史自觉 组图 (9). 人民網. 2011-04-19 [2018-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4) (中文(中國大陸)). 
  102. ^ 中國周刊. 1949新旧交替时刻 清华是首个被接管的国立大学. 新浪網. 2011-04-21 [2018-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4) (中文(中國大陸)). 
  103. ^ 103.0 103.1 103.2 103.3 金富軍.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一: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3-07 [2010-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中文(中國大陸)). 
  104. ^ 104.0 104.1 104.2 国立清华大学校史:新竹清华时期. 國立清華大學數位校史館. 國立清華大學.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臺灣)). 
  105.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43–45 [2017-08-06]. ISBN 978-730-212-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6) (中文(中國大陸)). 
  106. ^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698-701頁
  107. ^ 李木洲、劉海峰.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设立与分布 (PDF). 高等教育研究 (中國高教改革與發展網). 2014 [2017-08-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8-08) (中文(中國大陸)). 
  108. ^ 右灰編輯部. 中國有名的大學. Hyweb Technology Co. Ltd. 2006-12-08 [2017-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7) (中文(臺灣)). 
  109. ^ 新竹清華時期(1956-). 國立清華大學. 2008 [2016-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中文). 
  110. ^ 劉兆玄. 〈大學校園巡禮〉第18站:清華大學/大師的饗宴. 聯合報. 2012-06-19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6) (中文(中國大陸)). 
  111. ^ 陳力俊.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 Showwe Information Co Ltd. 2020-06-01: 221 [2021-03-16]. ISBN 97898698863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臺灣)). 
  112. ^ 《清華校友通訊》編輯組. 清华校友通讯, 第 24 期. 清華校友總會. 2020-06-01: 120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113. ^ 兩岸清華交流 研究生活力十足. 國立清華大學官網 (國立清華大學). 2006-09-22 [2016-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臺灣)). 
  114. ^ 本校與北京清華大學簽訂合作協議. 國立清華大學官網. 2010-01-04 [2016-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臺灣)). 
  115. ^ 郭少峰. 两岸清华大学将联合培养研究生 可获两校学位. 鳳凰網 (新京報). 2010-09-30 [2016-09-05]. (原始內容 (再版)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116.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206 [2016-09-13]. ISBN 978-730-212-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117. ^ 中国高校校名题字背后:毛泽东曾为清华北大题字. 中國新聞周刊網. 北京大學新聞中心. 2013-11-27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4) (中文(中國大陸)). 
  118. ^ 劉翼飛. 感悟百年清华首讲方惠坚谈清华传统. 清華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10-04-13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19. ^ 許諾. 沐浴新时代阳光 投身新中国伟业. 清華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10-04-13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20. ^ 史 軒.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二:面向工业化建设的院系调整. 清華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8-10-29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3) (中文(中國大陸)). 
  121. ^ 史 軒. 打破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院系调整. 鳳凰網文化綜合. 大學教育科學. 2010-02-03 [2016-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8) (中文(中國大陸)). 
  122.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54 [2016-11-21]. ISBN 978-730-212-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123. ^ 123.0 123.1 123.2 史 軒.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三:五十年代教学改革中的清华. 清華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3-07 [2013-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中文(中國大陸)). 
  124. ^ 金富軍.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四:蒋南翔校长与新技术专业设立. 清華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3-07 [2010-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25. ^ 125.0 125.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5: 490 [2016-09-12]. ISBN 978-750-730-22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3) (中文(中國大陸)). 
  126. ^ 126.0 126.1 126.2 金富軍.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五: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清華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3-07 [2010-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27. ^ 賀崇鈴. 淸华大学九十年.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1: 251–261 [2016-11-23]. ISBN 978-730-204-31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128. ^ 孫宇華 解紅岩. 清华园南北干道的变迁. 清華校友總會.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10-04-20 [2016-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29.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81 [2016-09-14]. ISBN 978-730-212-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130. ^ 劉 晉. 親歷:紅衛兵運動的興起 向毛主席告狀的下場. 人民網. 2011-04-02 [2016-03-05]. ISSN 1009-82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中文). 
  131. ^ 徐志高. 文革史稿:文革史料彙編 (3):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下). 北京: 世界華語出版社. 2016-05-16: 38 [2017-02-22]. ISBN 97819402661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臺灣)). 
  132. ^ 柳建輝. 关于“红卫兵”组织兴起过程中几则史实的补证 (PDF). 當代中國史研究. 1998, (04) [2016-09-05]. ISSN 1005-495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9-05) (中文(中國大陸)). 
  133. ^ 133.0 133.1 史軒.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清华大学. 清華人. 2009-08-20, (1) [2016-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34. ^ 唐少傑. 从清华大学“文革”个案谈红卫兵运动的失败、情结及评价问题(上). 社會科學論壇. 1999, (Z3) [2016-09-12]. ISSN 1008-2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5) (中文(中國大陸)). 
  135. ^ 135.0 135.1 135.2 135.3 135.4 金富軍.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六:“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清华大学.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3-07 [2010-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36. ^ 136.0 136.1 楊涵舒. 第一座毛主席像修建始末. 中國新聞周刊. 2009-12-07,. 2009044 [2016-09-05]. ISSN 1009-82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137. ^ 唐少傑. 一葉知秋: 清華大學1968年「百日大武鬥」.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85 [2016-11-22]. ISBN 96299612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香港)). 
  138. ^ 138.0 138.1 霞飛. 红卫兵“五大领袖”浮沉录之二:蒯大富. 黨史博採紀實. 2012-11-22 [2016-09-12]. ISSN 1006-8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8) (中文(中國大陸)). 
  139. ^ 紀希晨. 史无前例的年代: 一位人民日报老记者的笔记. 北京: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01: 66 [2016-11-22]. ISBN 7-80153-3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140.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唐少傑. 毛泽东与清华大学的文化大革命. 粵海風. 2001, (06) [2016-09-12]. ISSN 1006-71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3) (中文(中國大陸)). 
  141. ^ 蒯大富现身清华百年校庆. 清華大學新聞網. 名人網. 2009-03-07 [2016-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42. ^ 張絳. “文化大革命”中的王光美. 百年潮. 2007, (01) [2016-09-12]. ISSN 1007-42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43. ^ 紀希晨. 史无前例的年代: 一位人民日报老记者的笔记. 北京: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01: 79–83 [2016-11-22]. ISBN 7-80153-3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2) (中文(中國大陸)). 
  144. ^ 144.0 144.1 唐少傑. “文革”群众权力争逐的典型例证——清华大学1967年5月“革命委员会”成立流产记. 社會科學論壇. 2005, (11) [2016-09-12]. ISSN 1008-2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45. ^ 沈如槐. 清華大學文革紀事: 一個紅衞兵领袖的自述. 香港: 時代藝術出版社. 2004: 219–230 [2016-11-22]. ISBN 988-97331-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 (中文(香港)). 
  146. ^ 146.0 146.1 146.2 李玉琦. 清华园1968“百日武斗”记实 (收費). 中國青年研究. 1993, (06) [2016-09-12]. ISSN 1002-99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3) (中文(中國大陸)). 
  147. ^ 沈如槐. 清華大學文革紀事: 一個紅衞兵领袖的自述. 香港: 時代藝術出版社. 2004: 340–420 [2016-11-21]. ISBN 988-97331-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香港)). 
  148. ^ 孫維藩. 清华文革亲历: 孙维藩日记. 香港: 香港新世紀出版社. 2008: 251–256 [2016-09-09]. ISBN 978-988-172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2) (中文(香港)). 
  149. ^ 曉沖. 禍國的輝煌, 第 1 卷. 北京: 夏菲爾國際出版公司. 1999: 294 [2019-01-16]. ISBN 97896293803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臺灣)). 
  150. ^ 紀希晨. 史无前例的年代: 一位人民日报老记者的笔记. 北京: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01: 104–107 [2016-11-21]. ISBN 7-80153-3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151. ^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唐少傑. “文化大革命”时期清华工宣队诸问题述评. 社會科學論壇. 2004, (11) [2016-09-12]. ISSN 1008-2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9) (中文(中國大陸)). 
  152. ^ 唐少傑. 清華大學文革中的非正常死亡 (PDF). 2011-04-02 [2017-02-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2-23) (中文(中國大陸)). 
  153. ^ 賀黎,楊健. 无罪流放——66位知识分子在五·七干校告白. 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 1998: 6–7 [2016-11-22]. ISBN 978-780-14502-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2) (中文(中國大陸)). 
  154. ^ 清華戰報編輯部. 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 清華戰報. 1973-11-08, (77) (中文(中國大陸)). 
  155. ^ 余習廣. 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化大革命”上书集[M]. 湖南: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9 [2017-08-06]. ISBN 978-721-70063-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中文(中國大陸)). 
  156. ^ 清華大學報. 1978-10-28.
  157. ^ 紀希晨. 史无前例的年代. 北京: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06-01-01: 382–384 [2017-08-06]. ISBN 7-80153-3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 (中文(中國大陸)). 
  158. ^ 158.0 158.1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717-777頁
  159. ^ 歷史解讀 毛澤東一死 四人幫被擒 十年文革告終. 蘋果日報. 2009-09-26 [2016-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香港)). 
  160. ^ 文革干将谢静宜为什么在四人帮粉碎后被免于起诉?. 名人網. 2016-07-26 [2016-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61. ^ 161.0 161.1 161.2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七拨乱反正踏上新的征程. 校史研究室. 2016-07-26 [2016-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62. ^ 殷殷关怀润清华 切切嘱托催奋进——党中央关心清华大学发展纪事. 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 (新華網). 2011-04-26 [2016-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9) (中文(中國大陸)). 
  163. ^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781-785頁
  164. ^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人民日報 (人民網). 1980-04-17 [2016-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65. ^ 張清常. 比比看——“汉语拼音方案”跟罗马字母斯拉夫字母几种主要汉语拼音方案的比较. 世界漢語教學 (北京語言學院). 1990, (01) [2017-08-06]. ISSN 1002-5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6) (中文(中國大陸)). 
  166. ^ 166.0 166.1 166.2 校史研究室.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八:昂首阔步迈向世界一流大学.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09-17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67. ^ 167.0 167.1 王大中.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思考与实践——在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北京清華大學 (中國學術期刊).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68. ^ 168.0 168.1 168.2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61-81頁
  169. ^ 中國人民大學. 成人教育与其它类型教育.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1996: 15 [2017-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170. ^ 啟之. 水木風雨: 北京清華大學文革史. 北京: 獨立作家. 2014-03-01: 140–143 [2017-10-17]. ISBN 97898657290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 
  171. ^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807-827頁
  172. ^ 鍾志邦. 从南大到北大——讲不完的故事. 北京: 玲子傳媒. 2016-02-01: 164 [2017-10-17]. ISBN 9789814671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173. ^ 《內幕》編輯部. 《內幕》第84期: 貿易戰難題在細節 引渡戰精彩超想象. 香港: 內幕雜誌社. 2019-04-08 [2020-04-30]. ISBN 97819400635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香港)). 
  174. ^ 北京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北京市关于游行示威的若干暂行规定. 人民日報 (新華社). 1986-12-27 [2016-09-12]. ISSN 1008-32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75. ^ 个别人煽动北师大少数学生游行,先后冲进人大北大清华鼓动,但三校广大学生拒绝参加,北京市有关部门指出将依法追究主要责任者. 人民日報 (新華社). 1986-12-30 [2016-09-14]. ISSN 1008-32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76. ^ 車慕奇. 北京风波的前前后后: 一个知识分子的观察・思考. 北京: 人民中國出版社. 1990: 56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中文(中國大陸)). 
  177. ^ 177.0 177.1 張良. 《中国「六四」真相》. 明鏡. 2001-04-01 [2010-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5) (中文(香港)). 
  178. ^ 《人民不會忘記》編輯委員會. 八九民運大事記(四月十五日─七月十八日). 香港記者協會. 1989-07-01 [2010-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1) (中文(香港)). 
  179. ^ 張立憲. 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北京: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8-11-01 [2016-12-17]. ISBN 97875095101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中國大陸)). 
  180. ^ 鄭宇碩,羅金義. 那夜無星: 八九民運二十年顧後瞻前. 香港: City University of HK Press. 2010-05-01: 247 [2016-12-16]. ISBN 97896293717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中文(香港)). 
  181. ^ 周淑莊. 周淑庄的证词——“六.四”遇难者段昌隆的母亲. 天安門母親網站. 1999-02-02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31) (中文(中國大陸)). 
  182. ^ 丁子霖. 她们在哪里?——寻找刘弘、钟庆的亲属. 天安門母親網站. 2005-01-18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31) (中文(中國大陸)). 
  183. ^ 茅民(MAO Min). 复兴记(Fuxingji): The revival of China. 北京. 2014-11-20: 571 [2021-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1) (中文(中國大陸)). 
  184. ^ 六四部分死难者名单. 美國之音. 2011-06-04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6) (中文(中國大陸)). 
  185. ^ 賀崇鈴. 淸华大学九十年.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1: 373 [2016-12-16]. ISBN 978-730-204-31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3) (中文(中國大陸)). 
  186. ^ 中共中央、國務院.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1993-02-13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7) (中文(中國大陸)). 
  187. ^ 校史硏究室. 清华漫话, 第 1 卷.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118 [2018-08-07]. ISBN 73021286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7) (中文(中國大陸)). 
  188. ^ 985與211回顧. 清華大學發展規劃處. 2015-07-20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7) (中文(中國大陸)). 
  189. ^ 張莞昀. 我校圆满完成“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整体验收.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06-04-19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90. ^ 方惠堅 & 張思敬 2001,第845-849頁
  191. ^ 冬梅.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985计划”一期验收与“十五”“211工程”的全面启动.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03-03-28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92. ^ 楊振武. 1999年:中央表彰研制“两弹一星”专家. 人民網. 2009-07-27 [2010-11-05]. (原始內容 (再版)存檔於2015-07-02) (中文(中國大陸)). 
  193. ^ 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 清華新聞網. 新華網. 2001-04-28 [2010-11-05]. (原始內容 (再版)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94. ^ 194.0 194.1 邱勇. 学校沿革. 清華大學. 2016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30) (中文(中國大陸)). 
  195. ^ 历史沿革.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7). 
  196.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概述.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2001-06-08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2) (中文(中國大陸)). 
  197. ^ 清華大學. 同方威视集装箱检查系统批量装备我国海关. 清華新聞網. 2001-12-24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6) (中文(中國大陸)). 
  198. ^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行销五大洲. 清華大學新聞網. 新華網. 2003-02-18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199. ^ 劉冬梅. 加速器辐射源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系列研制及产业化成功启示录. 清華新聞網. 2004-02-24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3) (中文(中國大陸)). 
  200. ^ 溫紅彥. 200号,清华人的骄傲!. 人民日報. 2003-03-10 [2016-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201. ^ 左常睿. 我首个高温超导通信基地连续运行超3年,成为第二个将高温超导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的国家. 科技日報 (清華新聞網). 2009-11-08 [2016-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02. ^ 我国高温超导线材产业化水平迈进世界先进行列. 清華新聞網. 2003-12-16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203. ^ 彭科峰. 饶子和:好教练大都是好球员.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3-06-07 [2016-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0) (中文(中國大陸)). 
  204. ^ 於楊. 我校“垃圾焚烧”技术为抗击“非典”做出贡献.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03-07-18 [2016-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0) (中文(中國大陸)). 
  205. ^ 於楊. 7天研制出红外体温检测仪.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03-04-23 [2016-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0) (中文(中國大陸)). 
  206. ^ 冬梅,襄楠. 发挥科技优势 争分夺秒战“非典”.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03-05-19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07. ^ 奚啟新. “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升空. 光明日報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04-04-19 [2010-11-05]. ISSN 1002-366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08. ^ 趙婀娜. “清华简”有重大发现. 網易新聞. 人民網. 2009-04-25 [2010-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7) (中文(中國大陸)). 
  209. ^ 張克. 姚期智团队研制出世界首个量子路由器并成功演示. 科技日報. 2013-01-24 [2016-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中文(中國大陸)). 
  210. ^ 顧淑霞 劉蔚如. 清华薛其坤领衔实验攻克量子世界制高点 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杨振宁称赞这是诺贝尔奖级论文.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 2013-03-18 [2016-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11. ^ 吳薇. 两岸清华共庆九十岁生日. 清華大學新聞網 (環球日報). 2001-04-19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3) (中文(中國大陸)). 
  212. ^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新華網. 2001-04-29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13. ^ 清華校友. 致清华全体校友的公开信:吁请顾秉林不寻求连任清华校长. 博訊. 2007-12-20 [2018-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8) (中文(中國大陸)). 
  214. ^ 青塔. 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临床医学院 清华、协和为何终未合并?. 北京華媒康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017-01-07 [2018-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8) (中文(中國大陸)). 
  215. ^ 致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的公开信. 新語絲. 2009-03-26 [2010-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8) (中文(中國大陸)). 
  216. ^ 京華時報. 清华校长谈住房:清华教师买不起房 我也买不起. 搜狐網. 2010-03-06 [2018-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8) (中文(中國大陸)). 
  217. ^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对本校学生处负责人关于“伤熊”事件的采访谈话.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02-03-01 [2016-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18. ^ 金凌雲. 水木BBS调整为校内型 其他BBS站也已调整. 人民網 (京華時報). 2005-03-19 [2017-03-02]. (原始內容 (再版)存檔於2007-08-16) (中文(中國大陸)). 
  219. ^ 長平. 高校不应建立网络围墙. bbc中文網 (南方都市報). 2005-03-23 [2016-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1) (中文). 
  220. ^ 包麗敏. “活”在BBS. 中國青年報 (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 2005-03-30 [2017-03-02]. (原始內容 (再版)存檔於2017-03-02) (中文(中國大陸)). 
  221. ^ 鳳凰網. 清华学生聚众抗议校园网上聊天室禁外人登录. 明報. 2005-03-20 [2010-10-01]. (原始內容 (再版)存檔於2017-01-11) (中文(中國大陸)). 
  222. ^ China tightens rules for online chat rooms. Washington Times. 2005-03-18 [2017-03-02]. (原始內容 (再版)存檔於2017-01-11) (英語). 
  223. ^ 陳璐. 校园BBS落寞并未死去 "水木""日月光华"曾耳熟能详. 人民網 (中國青年報). 2013-06-06 [2016-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1) (中文(中國大陸)). 
  224. ^ 顧淑霞. 清华宣布启动百年校庆年 百年校庆拉开帷幕.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0-04-25 [2010-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5) (中文(中國大陸)). 
  225. ^ 两岸清华大学登山队6名队员成功登顶格拉丹东峰.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0-07-21 [2010-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26. ^ 盧小兵 程曦 陳卓琬 胡齊明.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0-04-24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9) (中文(中國大陸)). 
  227. ^ 周襄楠、胡齊明、程曦、陳卓琬、魏磊、呂露英、顧淑霞、李含. 传承百年精神 投身复兴伟业——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纪实.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0-04-21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28. ^ 呂露英. 朱镕基回母校与校友师生共庆清华百年华诞.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0-04-21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29. ^ 李含. 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在清华召开.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1-04-24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3) (中文(中國大陸)). 
  230. ^ 胡齊明. 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清华开幕.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1-07-05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31. ^ 崔凱. 清华大学成立新百年发展基金.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1-05-10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32. ^ 深圳大运会火种在清华大学成功采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11-07-22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33. ^ 胡錦濤.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華社. 2011-04-24 [2019-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中文(中國大陸)). 
  234. ^ “2011计划”. 學信網. 2012-03-23 [2019-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中文(中國大陸)). 
  235. ^ 袁勃、熊旭. 大学“2011计划”四年一评估取消终身制. 人民網. 2013-04-12 [2019-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中文(中國大陸)). 
  236. ^ 劉詩蕾. 教育部回应985、211废除传闻:拟年内启动“双一流”建设. 界面新聞. 2016-06-29 [2017-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1) (中文(中國大陸)). 
  237.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强调: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 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人民日報. 2015-08-18 [2019-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中文(簡體)). 
  238. ^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2015-11-05 [2019-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中文(簡體)). 
  239. ^ 王峰. 985、211院校提法将成历史 教育部启动“双一流”建设调整经费投向.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6-06-30 [2017-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1) (中文(中國大陸)). 
  240. ^ 韓雪楓. 985、211不再继续?教育部回应:年内启动双一流. 新京報. 2016-06-29 [2017-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1) (中文(中國大陸)). 
  241. ^ 張爍 董洪亮 丁雅誦. 137所高校入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7-09-22 [2017-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1) (中文(中國大陸)). 
  242. ^ 软科:10个数字解读“双一流”名单. 最好大學網. 2017-09-21 [2017-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4) (中文(中國大陸)). 
  243. ^ 徐靜. 《清华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精编版)》正式发布.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8-01-08 [2019-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6) (中文(中國大陸)). 
  244. ^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www.moe.gov.cn. [202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2). 
  245. ^ 林希. 清華大學成立人文學院. 多維新聞. 2012-10-20 [2017-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7) (中文(香港)). 
  246. ^ 五道口金融学院简介.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4) (中文(中國大陸)). 
  247. ^ 范 麗.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成立大会举行.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3-04-27 [2016-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3) (中文(中國大陸)). 
  248. ^ 劉蔚如. 清华大学成立药学院.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5-12-27 [2017-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7) (中文(中國大陸)). 
  249. ^ 清华大学成立地球系统科学系 地学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暨全球變化研究院. 2016-12-31 [2017-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7) (中文(中國大陸)). 
  250. ^ 馬海燕. 清华大学成立临床医学院. 中國新聞網. 2017-03-04 [2017-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1) (中文(中國大陸)). 
  251. ^ 悸寔 華山. 清华大学成立科学史系,同时启动筹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清華新聞網. 2016-12-31 [2019-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5) (中文(中國大陸)). 
  252. ^ 劉牧平. 清华大学成立车辆与运载学院. 新華網. 2019-04-04 [2019-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5) (中文(中國大陸)). 
  253. ^ 毛淑德. 关于我们. 清華大學天文系. 2020-03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8). 
  254. ^ 萬科贈股清華 設公衛學院 市值228億 高校史上最高金額. 經濟日報. 2020-04-03 [2020-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中文(臺灣)). 
  255. ^ 黑石创始人苏世民对华捐3亿美元办学. 騰訊財經9. 2013-04-22 [2016-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中文(中國大陸)). 
  256. ^ 清华苏世民书院:以培养未来世界领袖为目标 打造国际化人才. 清華新聞網 (新華教育). 2016-05-10 [2017-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5) (中文(中國大陸)). 
  257. ^ 中国高校首次在美办学 清华大学海外建创新学院. 2015-06-19 [2016-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4) (中文(中國大陸)). 
  258. ^ 劉蔚如. 清华与米兰理工合作在米兰建立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习近平、马塔雷拉共同见证协议签署. 2017-02-23 [2017-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1) (中文(中國大陸)). 
  259. ^ 馮文雅. 清华今年起改革学业评价体系 以等级代替百分制. 新京報. 2015-05-16 [2017-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中文(中國大陸)). 
  260. ^ 葉雨婷. 清华本科生选课将执行“候选队列”方案. 中青在線. 2017-12-05 [2018-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中文(中國大陸)). 
  261. ^ 雷嘉. 清华“退课新政”引学生争议. 北京青年報. 2015-03-19 [2017-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中文(中國大陸)). 
  262. ^ 清華大學:今年將全面實行大類招生. 新華社. 2017-05-21 [2017-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5) (中文(中國大陸)). 
  263. ^ 樊攀 魏夢佳. “写作与沟通”将成清华本科生必修课. 新華社. 2018-05-21 [201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中文(中國大陸)). 
  264. ^ 學在清華. 2018,我们共芳华,清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再出发. 清華新聞網. 2018-12-29 [201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中文(中國大陸)). 

書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