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香港維基人佈告板/2007年11月


中原地圖實景圖

羅莽先生了結一個心願

多條香港電視新聞節目條目被破壞

多條香港電視新聞節目條目被IP用戶加上錯誤內容,因而引起編輯戰,請大家留意一下和回退錯誤內容。如果多次回退後還被加入錯誤內容,不應因此引起編輯戰,應到請求保護頁面中申請保護。 — Railhk0512 2007年11月10日 (六) 04:48 (UTC)

香港各區位置圖被刪

一些用於香港十八區條目的位置圖(例如南區),今天被維基共享資源刪除了。請問有誰有備份以便重新上載?如果沒有的話,恐怕要重新製作了。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11月10日 (六) 14:51 (UTC)

同類的事件已經一次又一次地發生,白白浪費許多人力物力。我覺得已是非常不可接受了。有沒有一次過解決的方法?可不可以把同類情況視為破壞?可不可以提醒相關人士不要這樣做(即使懷疑版權有問題也應該先知會條目編輯者、先把圖片轉移至中文維基中,而不可以在這兒隻言不發地刪除)?再犯的話可不可以施以懲處?縱然圖片不是我上載的,但這類事件,每次大家指出的損害是有目皆見的,卻仍一次又一次不斷重演,似乎已比嚴重還嚴重了。--小狼 2007年11月10日 (六) 19:19 (UTC)
我曾上載的地圖也在沒有通知下刪除,我不打算再做一次,因為太費時。HenryLi 2007年11月13日 (二) 04:38 (UTC)

荃灣官立中學

用於人物條目的香港旗幟可能消失

兩三個月前,我們才為香港旗幟的使用達成共識。不過,現在部份人士提議一刀切完全禁止在人物模板中的出生地及死亡地使用國旗(當然包括香港旗幟),並且正在表決當中。希望大家能夠到Wikipedia:投票/人物模板能否使用國旗#投票區投票表達意見。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11月12日 (一) 15:24 (UTC)


學苑》居然被以知名度和重要性來提刪

Category:香港公益金

教育局 vs 教育統籌局

香港人很少用外國品牌、藝人的中文譯名, 而是用英文...

在香港說話時(或者報章雜誌內容),咱們很少用外國品牌、藝人的中文譯名,而是用英文的。例子:
1. 歌手Avril Lavigne我們不用中譯名「艾薇兒」,而是直接用英文 Avril Lavigne。
2. 保養品牌Neutrogena我們不用中譯名「露得清」,而是直接用英文 Neutrogina。
3. 歌手Beyoncé我們不用中譯名「碧昂絲」,而是改用英文 Beyonce(e 上無一劃)。

但是在中文維基百科的繁簡轉換中,這些譯名還是沒有變回咱們慣用的英文──即是沒有照顧到咱們的語言文化。我提出動議,要求繁簡轉換的 zh-hk 接受咱們慣用的英文,不要沒頭沒腦的用台灣、內地慣用的中譯名,希望其他人不要回退咱們慣用的英文譯法。當然要以咱們的語言文為依歸,如果該中文譯名我們以慣用了,那麼也不需要用英文的。例如:McDonalds(麥當勞)等。我在互助客棧提出這建議,台灣、中陸的人說我要在這兒和大家先取得共識才行。詳細可參考 這裏

大家請在這裏發表一下意見啦!私は中国学の大師Hoinapbaktsyn2007年11月29日 (四) 08:45 (UTC)

  • 閣下提的三個例子,我只聽過Neutrogina。這應該是香港頗特殊的情形吧,用英文印象上會高檔一點,而且多數人都不介意。但不少維基人都同意,這是中文維基,這正是不應用英文的主要原因。我個人支持後者(即用中文),因為絕對遷就本地的需求並不實際,譬如閣下留言中的「咱們」可能都要改成「我們」,但很明顯是矯枉過正。我不知道這比喻是否適合,歡迎大家再發意見。-- Cosferia討論2007年11月29日 (四) 16:32 (UTC)
    • 我引用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中文維基所服務的是所有中文使用者,而不僅僅來自中國大陸、臺灣等等。如果文字帶有地域中心,其它地方的參與者和讀者在碰到這些文字時就會覺得很迷惑或困擾。我諗大家睇到譯名「耐克」(= Nike)都會覺得好迷惑或困擾。所以我先提出動議。當我地都覺得迷惑或困擾,編輯者唔知點編輯,睇果個又唔明,都幾大擠。至於「咱們」嘛....是我說普通話太多啦。私は中国学の大師Hoinapbaktsyn2007年11月30日 (五) 02:16 (UTC)
  • 這個很難說的。退一步就人名來說,我們可否說,我們因為沒有使用該人的 first name 作為中譯名字,就取消把他的 first name 譯成中文?-Hello World! 2007年11月29日 (四) 16:39 (UTC)
    • 例如英格蘭球星 david beckham,起香港講「碧咸」己經知道係講緊佢,唔駛講埋 first name 「大衛」。不過呢個係細節既地方,如果連大方向「准唔准用英文」都通過唔到,細節就更加唔駛講。私は中国学の大師Hoinapbaktsyn2007年11月30日 (五) 02:17 (UTC)
      • 一些外國人的中文譯名,我也看得一頭霧水。雖然說中文維基是給全球中文使用者看,但設置繁簡轉換,不就是為了解決各地使用名稱不同,避免編者創建重複條目,也方便讀者閱讀嗎?實際上,為數不少的條目已有「超出繁簡轉換範圍的全文手工轉換」。就以大衛·碧咸為例,各語言的版本是這樣的︰-{zh:大卫·罗伯特·约瑟夫·贝克汉姆;zh-hans:大卫·罗伯特·约瑟夫·贝克汉姆;zh-hk:大衛·羅拔·約瑟·碧咸;zh-tw:大衛·羅伯特·約瑟夫·貝克漢;}-,可見「超出繁簡轉換範圍的全文手工轉換」也是大家約定俗成的解決方法。因此我原則上支持Hoinapbaktsyn的建議,接受全文手工轉換以地區常用詞作為其中一種轉換方式。至於如何轉換,則應該以中英文並列的方式作為港澳地區轉換用詞,即上例zh-hk一項以大衛·羅拔·約瑟·碧咸(David Beckham)大衛碧咸(David Beckham)(中文用全名或最常見名稱,英文在後)代替目前的大衛·羅拔·約瑟·碧咸露得清改為露得清(Neutrogena)等等。—Baycrest (作客) 2007年11月30日 (五) 05:06 (UTC)
    • 我同意提出的原意呵,因為這就是香港的獨有文化,如果欠缺小了香港本土的文化,從而令香港人習慣的叫法、名稱等等都中國化要去香港化的話,那我覺得就是「維基百科對香港的文字獄」了。因此我勁度support有關條目要有香港的特色文化。不過,要注意的是要小心地改,否則會有很多無理的修改了。—AG0ST1NH0 家彥新聞 2007年11月30日 (五) 16:28 (UTC)
我覺得除非是非不得已(例如是專業用語),否則應使用中文。例如大家都知道星巴克是Starbucks吧?--minghong 2007年12月4日 (二) 17:48 (UTC)

我很理解有些同仁不喜歡太多英文出現在中文維基裏,但我很想一問的是:為甚麼中文維基要闢出那麼多不同的文字版本?就是要照顧到中文在各華語文化圈內表現出不同的言語、詞彙的差距吧。否則,何須設立許不同版本?

香港經百多年英治,是一個雙語文化根深蒂固的地方。固然,在香港,用英文的確給人高人一等的印象,這是事實。但我們用英文來標示某些機構、人物,是因為我們的習慣,即日常談話、傳媒資訊都習慣用其英文名稱而少用其中文譯名,並非故意要突顯我們港澳繁體版所用的語言是高人一等。正如上面的網友「國學大師」所說,只要是一些我們慣用其中文譯名的名稱,如「麥當勞」,我們依然會遵用其中文譯名,而不用其英文原名,但某些名稱「Neutrogena」、「Armani」等等,我們的確極少在日常生活裏用其中文譯名。所以,我有理由認為我們不是賣弄,只是照顧我們的地方語言文化而已。當然,有些例子,是中英文名似乎都各有捧場客,「星巴克」(Starbucks)、「崇光」(Sogo)大概是這類例子吧,這樣,由於我們始終是中文維基,就應取中文譯名為先。不過,這類例子頗難定奪,即以「星巴克」和「崇光」為例,也只是我個人的感覺是中英文「五五波」而已。

因此,原則上贊成「國學大師」的提議:港澳版對某些名稱應以我們語言文化的習慣作處理。如果大家有此共識才容後討論細節吧。

Scissorhands (留言) 2007年12月5日 (三) 10:11 (UTC)

返回專案頁面「香港維基人佈告板/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