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06年7月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存档 | ||||||||||||||||||||||||||||||||||||||||||||||||||||||||||||||||||||||||||||||||||||||||||||||||||||||||||||||||||||||||||||||||||||||||||||||||||||||||||||||||||||||||||||||||||||||||||||||||||||||||||||||||||||||||||||||||||||||||||||||||||||||||||||||||||||||||||||||||||||||||||||||||||||||||||||||||||||||||||||||||||||||||||||||||
---|---|---|---|---|---|---|---|---|---|---|---|---|---|---|---|---|---|---|---|---|---|---|---|---|---|---|---|---|---|---|---|---|---|---|---|---|---|---|---|---|---|---|---|---|---|---|---|---|---|---|---|---|---|---|---|---|---|---|---|---|---|---|---|---|---|---|---|---|---|---|---|---|---|---|---|---|---|---|---|---|---|---|---|---|---|---|---|---|---|---|---|---|---|---|---|---|---|---|---|---|---|---|---|---|---|---|---|---|---|---|---|---|---|---|---|---|---|---|---|---|---|---|---|---|---|---|---|---|---|---|---|---|---|---|---|---|---|---|---|---|---|---|---|---|---|---|---|---|---|---|---|---|---|---|---|---|---|---|---|---|---|---|---|---|---|---|---|---|---|---|---|---|---|---|---|---|---|---|---|---|---|---|---|---|---|---|---|---|---|---|---|---|---|---|---|---|---|---|---|---|---|---|---|---|---|---|---|---|---|---|---|---|---|---|---|---|---|---|---|---|---|---|---|---|---|---|---|---|---|---|---|---|---|---|---|---|---|---|---|---|---|---|---|---|---|---|---|---|---|---|---|---|---|---|---|---|---|---|---|---|---|---|---|---|---|---|---|---|---|---|---|---|---|---|---|---|---|---|---|---|---|---|---|---|---|---|---|---|---|---|---|---|---|---|---|---|---|---|---|---|---|---|---|---|---|---|---|---|---|---|---|---|---|---|---|---|---|---|---|---|---|---|---|---|---|---|---|---|---|---|---|---|---|---|---|---|
| ||||||||||||||||||||||||||||||||||||||||||||||||||||||||||||||||||||||||||||||||||||||||||||||||||||||||||||||||||||||||||||||||||||||||||||||||||||||||||||||||||||||||||||||||||||||||||||||||||||||||||||||||||||||||||||||||||||||||||||||||||||||||||||||||||||||||||||||||||||||||||||||||||||||||||||||||||||||||||||||||||||||||||||||||
早于10(未完成)或3(已完成)日的讨论将会由Jimmy-bot存档。 |
关于翻译条目
相当兴奋的, 十分优秀的User:Lecter相当高明的翻译了许多政治性的条目,不管质量或份量都是上上上等。不过,我发现内容涉及中文使用者地区的内容却相当匮乏,视点也多西方国家。个人认为如果加上去,他的所有条目几乎都达到特色条目,甚至完美条目的水准。然而我曾经不自量力尝试去增删改正里面内容,却遭其他维基人回退、反对、移除或将我内容另立新条目。不同条目不同地方踢到两三次铁板后,我就不做了(我很懒)。我比较不清楚;想问的是:在原来翻译作品加些中国或台湾地区的描述,是属于地区中心吗?可否这么做?如此完整性高的作品,维基看法是鼓励其他用户(尤其像我这么能力差的)增删改吗?我看到如日文维基的特色条目“铅笔”绝多是日本地区描绘,但是也没人说这是地区中心,而中文维基的简略看法是?而最后,我想请教一下各位先进,关于翻译加入中文使用区内容的这方面,中文维基的方针是什么?-winertai 03:58 2006年6月29日 (UTC)
- 其他的部份我不清楚。单单就“如此完整性高的作品,维基看法是鼓励其他用户增删改吗?”回应:即使是特色条目,也都会在模板上加一句:“不过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请勇于更新页面,作出您的贡献。”可见不管作品的完整性已经多高,继续更新也绝对是被鼓励的。--mingwangx (talk) 05:19 2006年6月29日 (UTC)
- 不是说不能加入地区内容,而是说这些地区内容应该拥有各自的条目,某种制度或某种观念的主条目应该尽量保持世界性的观点(除非它本身就是地区性的,比如三民主义),如果要在主条目述及某些国家地区时应该以其发源地、主要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地区优先。举例来说很多国家都有投票制度,但我们不可能把一百多个国家的投票制度都写进去,所以主条目应该只针对投票方式的差异、发展历史、普遍问题等等。又比如这些制度大多是在西方国家诞生和发展,之后才慢慢流传到其他地区,那么发展的历史也应该以西方国家为主。举个例子,现在选举这个条目完全是中文世界地区中心,里面那些内容应该分割至台湾选举或香港选举的,主条目应该是针对“选举”在全世界的整体历史、影响、普遍争议等,目前我便正在改写这个条目。有时候翻译的英文条目可能看起来较偏向西方国家观点,但换一个角度想,如果那个英文条目比其他语言的还要丰富详尽,那可能也正是反应了现实世界的学术发展差距。Lecter 咖啡馆♨ 09:03 2006年6月29日 (UTC)
首先,我个人很钦佩Lecter的很多贡献,希望这一点不影响我发言的客观。任何条目都是允许更改的,即使是完整性高的作品的作品。另一方面,更改应当有一定的理据,不同的人会对某一段叙述有不同的角度,对该条目的必要性持不同的看法,所以,这一类问题应当是讨论与达到共识的问题。任何维基人可以修改,也会面临其它人对更改的撤回,应当以具体情况就事论事。— fdcn talk 2006年06月29日09:16 (UTC+8 17:16)
- 或许就是“主条目要不要加入地区内容”这点的看法殊异吧?我认为即使是制度或观念的主条目,在内容上还是要加点中文使用区的看法,不能单单只翻译自原本内容。因为在我看来,德文或者英文维基的所谓整体性,即使就是西方世界看法。以投票制度来说,如果不用很确切的香港、台湾,甚至中国大陆选举方式名称来对照,个人认为就是牵涉到“翻译名词”不一致的严重问题,另外一方面,又产生与其他原本条目产生混淆。例如投票制度就与复数选区单记不可让渡投票制内容,有程度的分歧。我再重申,这牵涉到方针问题,并非针对个人。我也希望能异中求同,让这些条目不致成为没有“中文维基骨头”的空壳。-winertai 09:24 2006年6月29日 (UTC)
- 我ㄧ直很佩服能翻译好条目的人。但我很赞同winertai的意见,加点中文使用区的看法,才有中文维基的特色,如果写的好,也许还有人会根据这些新加的内容,翻译回英文或德文版,补充他们所不知的。如果等到中文使用区的看法被英文版先写了,才要用翻译的,那实在是悲哀!!--Sangye 16:33 2006年7月5日 (UTC)
繁简转换请求新流程投入使用啦!
由于老版本的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积压讨论太多,导致检索不便。Ellery、Fdcn、我和其他几位维基人一起设计了全新的繁简转换请求流程。欢迎大家使用!
另外还有两点尚未完全确定:
- 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已处理页面目前尚未建立。在设计方案中这个页面应该有详细的分类以方便检索。希望大家能够根据以往的讨论,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分类原则。
- 繁简体转换请求的讨论页面中获得共识的转化应该怎样采用怎样的流程移入到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已处理中?我个人希望采纳删除投票中的技术,有“这个讨论已经结束”等模板。还请大家多提意见。
最后还请各位管理员多多关注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那里积压的未处理讨论太多。--Mountain 16:24 2006年6月30日 (UTC)
- 关闭请求的模板作了一对{{ConverH}}{{ConverF}},基本与delh类似。另外,繁简请求的期限有吗?从页面上看(当前请求),是一个月的样子,我个人认为不必设限期。— fdcn talk 2006年07月1日03:14 (UTC+8 11:14)
新流程投入使用几天,新提交的请求只有一个。是大家还不习惯这个新流程吗?还是新流程设计有缺陷,不够友好?--Mountain 04:13 2006年7月4日 (UTC)
隐私政策改正
Wikimedia:隐私政策 (翻訳元: Wikimedia:Privacy policy=m:Privacy policy) was revised and the new version is now official, from July 1, today. You may want to help update Chinese version at m:Privacy policy/Zh. This policy is linked from every wiki pages, and explains how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treats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thus it is good for have a translation for all the users, even it serves only as reference, and translation itself isn't official. Thanks. --Aphaia 06:43 2006年7月1日 (UTC)
- 移动到Talk:突尼斯市
工作小组:小天使小组
我有一个工作小组的idea,以下是我的计画,如果有人有兴趣,我们就把它开成一个工作小组吧:
- 目的:组成“主动”协助维基人参与编辑与维护工作的小组,为有疑问的维基人解答问题。
- 成员:倾向由一般使用者,且有参与维护管理工作的维基人组成。
- 成立原由:目前许多维护管理工作,只做到“提报”的阶段,但是没有提醒被提报删除、侵权的维基人应该如何改进,许多协助维护管理工作的维基人也无暇再顾及辅导维基人。这个维基工作小组可由宣传激励工作小组分出,并将这个小组的link加在欢迎模板上,让新手有主动发问的对象。
- 服务对象:
- 新进维基人:如果发现他有被提报删除的情形,主动提供他如何改善内容、教他如何“提报保留”条目。解答相关编辑问题。
- 玩一阵子的维基人:主动提醒他除了编辑工作,还可以参与各项维护和管理工作。
- 鼓励这些使用过小天使的人,也成为别人的小天使。
- 可合并之计画:Wikipedia:新手上路
- 小天使奖励:小天使辅导的对象得到奖励或荣誉,小天使也可得光环一枚!(←这个可以稍后再讨论)
- PS:小天使的由来--台湾许多夏令营、冬令营都会让团员们互相抽签,抽到的名字就是你的“小主人”,而你是小主人的“小天使”,如果小主人在营队活动中不开心,小天使要偷偷地传纸条鼓励他。--KJ(悄悄话) 06:47 2006年7月6日 (UTC)
支持反对模板:结
投票模板用图片还是文字的讨论,现已移动到Category talk:投票模板。根据讨论大致共识,投票模板回复成文字编码形式。后来者修改模板时,请考虑上述讨论结果。-- tonync (talk) 03:02 2006年7月7日 (UTC)
Wikipedia:条目的所有权翻译完成
Wikipedia:条目的所有权翻译完成,对于这个从英文版引入的方针,有什么翻译上的错误,有什么不适合中文版的地方,请大家讨论,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成为中文版的正式方针。--用心阁(对话页) 03:26 2006年7月7日 (UTC)
- 非常钦佩您能将这么绕的文章翻译出来。第一段支配权看懂;第二段前半勉强看的似懂非懂,但从“说到这里,需要指出……”完全看不懂^_^|||;第三段看懂,但觉得很怪,既然“没有人拥有”,那为何又说“不妨拥有”?不管是条目或在讨论页,按了“编辑本页”后,不都是出现完全相同的声明?依GFDL条款释出。随后我依照指示进到使用指南,完全不知道我去那里作甚么?好像陷入危机迷宫里面,原地打转。最后那句“看前一位贡献者有否在该页面签名,来衡量在该页面签名是否适当。”那更奇了,前一位如果在条目中签名,我是不是该跟著衡量要不要签?我上个月就遇到这样的状况。真是惭愧,我到现在还是看不懂维基的方针,还是继续当维基新人吧Orz--Sangye 20:44 2006年7月8日 (UTC)
地名消歧义
我想问一问,坑口、葵涌和摩星岭有哪(几)个应该设消歧义?哪(几)个不需要?--✉Hello World! 15:00 2006年7月6日 (UTC)
- 根据不成文的共识,假如一个词语有3种或以上的意思,便需要另外建立一页消除歧义(问题只是在于使用平行还是非平行的消歧义)。坑口便不符合了,现在我先去改改。 -- Kevinhksouth (Talk) 14:31 2006年7月7日 (UTC)
- 我把坪石改了做消除歧义。--✉Hello World! 10:37 2006年7月9日 (UTC)
- 链入页面大多是关于香港的,因此建议不要另建消歧义、而在顶端加连去广东坪石的就好了。-- tonync (talk) 00:21 2006年7月10日 (UTC)
- 难说......所以我才贴在这里征求意见--✉Hello World! 15:24 2006年7月10日 (UTC)
- 链入页面大多是关于香港的,因此建议不要另建消歧义、而在顶端加连去广东坪石的就好了。-- tonync (talk) 00:21 2006年7月10日 (UTC)
原来香港有三个坑口。--✉Hello World! 07:32 2006年7月19日 (UTC)
中正国际机场、台北松山机场
有用户将“中正国际机场”移动到“中正国际航空站”及将“台北松山机场”移动到“台北国际航空站”。请问大家认为哪一个命名较好?--encyclopedist (对话页) 18:29 2006年7月15日 (UTC)
- 外行人插句话,若机场还是军民合用,那么机场和航空站可以确定是不同的概念。--Jasonzhuocn...._交流 19:53 2006年7月15日 (UTC)
- 台湾是习惯将airport称作“航空站”的吗?--encyclopedist (对话页) 08:07 2006年7月16日 (UTC)
- 台湾一般习惯叫“机场”。--笨笨的小B | 茶饮 12:47 2006年7月16日 (UTC)
- 抱歉,没注地到‘场’跟‘厂’的差异,看来是不会冲名了(笑~)至于台湾这里的airport,与其说习惯叫‘机场’,不如应该说除了正式文件外,根本没人会用‘航空站’这个词汇。--泅水大象 讦谯☎ 16:34 2006年7月16日 (UTC)
- 个人看法,正式文件也是称台北松山机场首页或中正机场,而航空站是管理机场的官署名称。例如:民航局台北国际航空站是指管理松山机场的官署及管辖范围或区域名称。这样讲好了,例如立荣航空是驻于松山机场一个民营航空公司,而监督的官方单位是台北国际航空站。一般说来,每个机场都有个民航局航空站的官署建制列表及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建制表。这几年,航空站许多业务都民营化,例如某机场的原有航空站辖下“航空货运站”就全数民营化。-winertai 11:10 2006年7月17日 (UTC)
- 抱歉,没注地到‘场’跟‘厂’的差异,看来是不会冲名了(笑~)至于台湾这里的airport,与其说习惯叫‘机场’,不如应该说除了正式文件外,根本没人会用‘航空站’这个词汇。--泅水大象 讦谯☎ 16:34 2006年7月16日 (UTC)
- 原来如此。那么看来,以‘航空站’作为条目名称是万万不行了,因为条目介绍的范围涵盖整个机场的软硬体设施,而非主管机关的航空站单位。除非,该条目是在介绍民航局某某航空站单位的人事建制与历史演变。--泅水大象 讦谯☎ 12:53 2006年7月17日 (UTC)
- 不过现在比较棘手的是,民航局部分资料也是把机场统称为航空站,正如国防部把松山机场唤做松山空军基地,因此只能说台北国际航空站也是名称之一。(很像,总统府(组织)=介寿馆(建筑)=总统府(建筑),但这三种东西本质上不太相同)。我想原来移动名称的维基人也是著眼此点。然而个人认为不论是按照官方网站网页标示、还是各航空公司票证标示及一般说法,机场还是比航空站好很多。--winertai 16:12 2006年7月17日 (UTC)
- 原来如此。那么看来,以‘航空站’作为条目名称是万万不行了,因为条目介绍的范围涵盖整个机场的软硬体设施,而非主管机关的航空站单位。除非,该条目是在介绍民航局某某航空站单位的人事建制与历史演变。--泅水大象 讦谯☎ 12:53 2006年7月17日 (UTC)
建议被推荐新条目对话页加上模板
偶然参观粤语维基百科,发现该处被推荐新条目对话页都会加上模板,说明该条目曾被推荐,并于某月某日登上首页。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好,值得中文维基百科仿效,多出来的工序只是更新“你知道吗?”的管理员需要做多点,以及(如果有人愿意做)将过去的被推荐新条目加上模板。 -- Kevinhksouth (Talk) 08:49 2006年7月16日 (UTC)
- 难怪没有人回应我,原来这个措施有中文维基百科也似乎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看来我在提供建议前,要留意清楚了。 -- Kevinhksouth (Talk) 13:30 2006年7月18日 (UTC)
一起翻译Wikipedia:可靠来源
Wikipedia:非原创研究和Wikipedia:可供查证已经引入了中文维基百科,但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政策Wikipedia:可靠来源还没有被引入。维基百科的条目应该采纳可靠的已经出版的来源,Wikipedia:可靠来源提供如何鉴别来源的指引。删投上许多讨论和这个政策有关,所以希望大家一起翻译完毕这条政策。--Mountain 01:48 2006年7月18日 (UTC)
合理使用
英文版最新的关于合理使用的政策:Wikipedia:Fair use criteria,谁能帮助翻译一下?--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25 2006年7月18日 (UTC)
- 已经建立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并翻译了一部分,希望大家一块翻译。--用心阁(对话页) 02:25 2006年7月20日 (UTC)
- 在Nikopoley✪尼可波里的协助下, 翻译已经完成, 还需要校对. 另外希望能够进行讨论, 以便可以设定我们的合理使用方针的松紧度,而不是仅复制英文的方针. 还有决定一下该方针投入使用的时间. --用心阁(对话页) 10:00 2006年7月20日 (UTC)
如何为中文缺乏的概念命名?
最近编辑文章,经常碰到这个词语Voivodship (英语名称),是指中欧和东欧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如今只有波兰和塞尔维亚的伏伊伏丁那仍然用这个名称。汉语没有这个词语,只能称呼“省 (xxx)”。以后遇上这种情况,要如何处理?我建议在命名常规加入这个环节。--Gary Tse 12:47 2006年7月18日 (UTC)
- 看起来这个词在中世纪是相当于“诸侯国”、“藩镇”的意思。现代则应与“省”同级。-- 百楽兔 04:08 2006年7月19日 (UTC)
- 解释在这里[1]。--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6:02 2006年7月20日 (UTC)
- 我就是不懂译……--Gary Tse 07:36 2006年7月20日 (UTC)
- 解释在这里[1]。--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6:02 2006年7月20日 (UTC)
- 我不久会著手翻译这篇文章--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43 2006年7月26日 (UTC)
翻译其他语言的条目的版权问题
根据GFDL,是需要注明5名作者的。难道是因为同一个Project所以不用考虑版权问题?--Skyfiler 16:32 2006年7月19日 (UTC)
- 本来维基百科的法律缺失就很多,不过这个问题我想用跨语言的连结应该就可以应付了。-- 百楽兔 04:51 2006年7月21日 (UTC)
- 可以在参考文献中给出。--用心阁(对话页) 05:23 2006年7月21日 (UTC)
- 应否成为规则?--Gary Tse 14:19 2006年7月21日 (UTC)
- 日语维基是有这样的规则,英语维基没有。-✉Hello World! 17:21 2006年7月21日 (UTC)
- ja:Wikipedia‐ノート:削除の方针/履历情报の追补,懂日语的请看看究竟是哪回事。-✉Hello World! 13:17 2006年7月22日 (UTC)
- 应否成为规则?--Gary Tse 14:19 2006年7月21日 (UTC)
陈维英入祀孔庙可否放进首页的新闻动态
我刚才在新闻动态里加了一条“台北市政府通过陈维英入祀孔庙”。我还想更进一步把它放进首页的新闻动态,不过,由于新闻动态的标准是“世界性的,对全世界有影响力的”,这样一个地方政府的决定似乎是跟这个标准离很远,我不敢轻举妄动,先到这里问问大家。
孔庙已经有87年没有新人选入祀,以孔庙在世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我觉得这个新闻有资格被放到首页的新闻动态。不知道各位觉得如何?--mingwangx (talk) 03:04 2006年7月21日 (UTC)
- 个人认为,这条新闻似乎没有资格入。最重要观点是主角陈维英似乎没有一定知名度。又如,马树礼先生的过世新闻,我也认为弄上去有点...。我认为至少要CNN或国际通讯社显要报导的才可以算吧。像汉光演习就没有进入,我就觉得很遗憾。--winertai 03:44 2006年7月21日 (UTC)
- 反对入选首页新闻。首先陈维英的知名度仅限于台湾地区,其次台北市政府批准入祀的是台北孔子庙,因此该条新闻只能算具有地区影响力的新闻,但不适合入选首页新闻。--Hennessy 05:46 2006年7月22日 (UTC)
可否编写原住民和少数民族用户框
可否编写原住民和少数民族用户框或外籍心娘子女和闽南人--218.161.13.199 04:35 2006年7月23日 (UTC)凯萨基哆拉
关于照片版权
看了几个指引,仍然不明白自己拍摄公开展出的建筑模型在维基被允许吗?
另外,管理员是如何确认图片侵权的,靠嗅觉?--Whw·talk 08:46 2006年7月23日 (UTC)
- 公开展出的东西如果是禁止拍摄的,即使是照片是自己拍的,多半还是有侵权之虑。-- 百楽兔 08:23 2006年7月27日 (UTC)
香港法例第528章《版权条例》第71条说:拍摄位于永久开放予公众的处所的雕塑品,不属侵犯版权。-- tonync (talk) 12:05 2006年7月27日 (UTC)
有关侵权条目
是否如果条目内容,与某网站或某网页的内容相同,就有充分理由证明该条目抄袭及侵权?可是,用户可将某网站或某网页的内容抄过来维基百科上,同样亦可维基百科上的条目抄到某网站或某网页去。虽然维基百科是以GFDL发布,但究竟应如何分辨是谁抄谁呢?--encyclopedist (对话页) 20:59 2006年7月26日 (UTC)
- 这一般是要靠比较建立的日期(适用于新闻、网路论坛等)。如果对方没有建立日期,我们就无法证明对方抄我们了。但假设我们在检查侵权一直以来都是有效的前提下,假如被指侵权的内容是很早之前建立,那么对方抄我们的机会很高。 -- Kevinhksouth (Talk) 03:03 2006年7月27日 (UTC)
- (:)回应
- 如果条目内容,与某网站或某网页的内容相同,就可以怀疑该条目抄袭及侵权,但为甚么排除了某网站或某网页抄袭了维基?
- 被怀疑侵权的编辑者必须提出证据证明自己并没有侵权。可是,维基百科的条目很多时都不只是一个编辑者的贡献,往往是一篇条目经过日积月累,不同编辑者不同的编辑而成。--encyclopedist (对话页) 07:31 2006年7月27日 (UTC)
- 回应如后:
- 并没有排除了某网站或某网页抄袭了维基的可能,只是证实这个可能成立的责任在把该内容编入条目的用户身上,如果他没有做这件事,那么这个可能就只是可能,没有任何意义。
- “维基百科的条目很多时都不只是一个编辑者的贡献,往往是一篇条目经过日积月累,不同编辑者不同的编辑而成。”这个状况我遇过。因而花了很多时间仔细地确认侵权内容的范围,还在历史里查了半天究竟是谁把有侵权疑虑的内容编入,然后到那位用户的讨论页去请求他说明。真的很麻烦。所以我曾经说过,抓侵权要动作快,否则一旦有人根据有侵权疑虑的内容加以编辑之后,会变得很棘手。(删除不是,不删除也不是。)--mingwangx (talk) 08:05 2006年7月27日 (UTC)
- 条目春秋时期中,在春秋时期#经济文化里有些文字与[2]相同,春秋时期#哲学思想里有些文字与[3]及[4]相同,不知道是谁抄谁。--encyclopedist (对话页) 08:27 2006年7月27日 (UTC)
- 找到了(呼~)!是Skybus于21:07 2006年4月18日编辑的。已经到他的讨论页中留言,如果他未能解释,就必须把这些内容移除。另外,我也到那个博客留言了,如果那个博客的作者说我们侵权,那我们就必须立即处理。在搞清楚之前,Skybus编辑的内容暂时隐藏。--mingwangx (talk) 09:51 2006年7月27日 (UTC)
- 在千丝万缕中找出源头,辛苦你了。--encyclopedist (对话页) 16:40 2006年7月27日 (UTC)
首页改版
已移動到Wikipedia:投票/首頁改版,歡迎繼續討論
“本图片不允许百度百科使用”
最近发现到一些上载到中文维基百科,标明是CC-by-sa或GFDL的图片。而那些图片在档案描述中,再加一句“本图片不允许百度百科使用”。我知道有些用户很憎恨百度,但这句字是违反用户自己标的CC-by-sa或GFDL的。-✉Hello World! 14:31 2006年7月29日 (UTC)
中文维基翻译项目
翻译请求里面的文章已经2000+了,不想想办法的话可能会愈演愈烈。我想能不能在中文维基内设立每周翻译(甚至每日?),以利于统一翻译的力量(我们有很强大的翻译队伍)来解决这一问题。有三个方案:
- 一是借鉴Wikipedia:每周翻译的模式,票选产生要翻译的文章(最好是在翻译请求或者维基百科需要翻译的文章中选取),然后统一力量翻译。
- 二是借鉴Wikipedia:小小作品提升工作小组的方式,列出所有的文章,由各人选择来翻译。
- 三是结合各主题和维基兴趣小组的力量,以分领域的方式分类并挑选合作的条目。可以在各主题内组织,也可以在一个统一的页面分类来组织。
这样可以大大增加现有条目的质量,因为这些需要翻译的条目大多是有人感兴趣,翻译了一半却力不从心的结果(个人猜测),说明它们都是有价值的。此外,也能结合现有的人手,因为翻译家们总是要找题材的么。如此可望一举两得,不知大家意下如何?--Demos(Talk) 12:52 2006年7月30日 (UTC)